近來嘉義縣政府為了搶救逐漸消失中的「柑仔店」,在全縣建置柑仔店。民眾記憶中的「柑仔店」,是孩子放學回家路上抽糖果、買零嘴,或幫媽媽買料理米酒、醬油,甚至是村民聚集講古、開講的地方,因早年這些雜貨店,大都以竹編的「篢仔」放置雜貨,而將堆滿篢仔的店頭叫「篢仔店」,後來才演變為「柑仔店」。
「柑仔店」是過去台灣地方小型商品交易的集散站,但隨著時代的演變,已經逐漸被超市、量販店取代,嘉義縣政府為了延續、傳承民眾古早的記憶,並讓古早味的老店獲得新生命,才建示範「柑仔店」,希望扮演傳統庄頭交易、社區聯繫及民眾搏感情的地方。
這兩家具有古早味的傳統商店,現今也因販售低汙染、可回收、少包裝的環保標章商品,並上網登錄為綠色商店,因而躋身環保綠色商店之列,為愛護地球、疼惜鄉土,盡一分心力。預估在將來具有很大的發展機會。
現在在被評為綠色環保的「柑仔店」購買三項以上環保標章商品,即可兌換環保局提供的環保餐具組一份,希望其他「柑仔店」也能跟進,為社區文化與特色產業注入生命活水,也為保護地球、提升大眾的生活環境品質而努力。這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其中可投資的價值並非沒有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