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三聚氰胺”事件影響,使得中國奶業的龍頭企業蒙牛陷入了資金困境。
從銀行業內權威人士處獲得獨家消息,未來3個月,蒙牛還存在30億元的資金缺口用以支付奶農奶款,日前已向中國建設銀行申請了8億元貸款,剩下的資金缺口還將向多家銀行求援。
三聚氰胺撕開乳企資金鏈
根據蒙牛企業目前的生產、銷售恢復情況,蒙牛集團未來3個月約需要資金30億元,平均每月10億元,用於支付奶農奶款。蒙牛集團日前已經向中國建設銀行提出了8億元資金需求,期限1年,擬執行基準利率,擬採用的擔保方式為土地、房產、設備抵押,還款來源為銷售收入。”
據一位建行內部人士透露,目前蒙牛集團本部資產均沒有設置抵押擔保,該行將待上報總行授信審批時,進一步協商確定抵押品。
據透露,目前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已從自治區主席預備費中拿出1億元作為無息借款,給蒙牛、伊利兩家使用。同時對2008年9月20日至10月10日期間,蒙牛、伊利兩家企業為保證原奶收購而造成的損失,各級政府酌情給與一定比例的補貼。目前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已向中央政府提出申請,免征蒙牛集團、伊利集團未來四個月的增值稅。
不久前,三聚氰胺就像一場“瘟疫”一樣席捲了絕大部分乳品企業,蒙牛也未能倖免,據蒙牛新聞發言人透露,在三聚氰胺事件發生最開始時,產品銷售受到了嚴重阻礙,在9月19日的最低值,銷售量降低了90%以上。知情人士透露,“毒奶”事發後,蒙牛內銷外售數量均現大幅下滑,部分生產線停產,加之召回“問題奶”及消費者退貨,蒙牛銷售回款由原來的月回款30億元下降為月回款10億元,目前蒙牛已經出現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短缺現象。
此外,為保護奶農利益,減少奶農損失,相關部門規定,只要檢測合格的奶源必須予以接收——對以銷售收入為主要奶款來源的乳品企業來說,支付奶農的奶款也成為了負擔。
對於公司出現的30億資金缺口,蒙牛發言人稱尚不知情,未予置評,並表示這是內部的財務問題,目前還不方便向外界公告。
蒙牛公司在資金、行銷各方面都會採取相應的措施,以儘快走出危機,今後還將加強奶源的建設和監控。日前,為加強相關環節的檢測及檢控,蒙牛集團斥資8000萬元購入64台能快速有效檢測三聚氰胺的設備及藥品,增加對三聚氰胺的檢測,並實施“三重”檢測措施。
對於銷量能否恢復三聚氰胺事件前的水準,,目前為止蒙牛已恢復正常銷量70%至80%的水準,但其表示,這是整個行業的問題,市場的完全恢復要受很多因素影響。
據悉,目前蒙牛集團近50%的液態奶生產線已經開始運行,已逐步進入到全面恢復生產的階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