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9日星期一

陳三奇:從跑業務到老闆的艱辛路

服役時,陳三奇擔任陸軍野戰師步兵營二級廠的車材暨保養士,從此跟車子結下不解之緣。退伍後,應徵三陽喜美的業務員。當時,一同應徵工作的有40幾個人,最後只錄取四人,擁有汽車維修保養底子的陳三奇是其中之一。
不過,一個月不到,其他三人都陸續離職,只剩他孤軍奮戰。新人進到一家公司,剛開始都會有茫茫然、不知客戶在那裡的無力感。陳三奇想了想,他知道市區的黃金地盤多被老鳥所把持,想切入並非易事。於是,他把目標轉向台中市區以外的南投、彰化及台中縣等無人開發的地區。
有了目標之後,陳三奇騎上摩托車,咬緊牙關,猛往這些所謂的「邊疆地區」鑽,一天跑上一、二百公里是家常便飯。結果,老媽看不下去,還一度私下打電話給公司主管,幫忙勸兒子不要上班了。
陳三奇拜訪客戶、行銷產品也有一套,他分析三陽喜美的客層,應以西藥房、文具店的老闆最多,因為這些客層知識水平較高,也有國際觀,比較能接受當時喜美車子沒有屁股(後車箱)的設計
為了和客戶建立溝通管道,陳三奇拜訪西藥房,先假裝要買「爽胃王」胃腸藥(當時一包約1.5元),到了文具店則是買原子筆或尺,藉此打開話題,結果家裡堆了一大堆胃藥及文具。好不容易挨到第40天,終於有一家西藥房老闆跟他買了第一部車。
擔任汽車業務一年半,陳三奇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不久就以30萬元在台中市忠明路開設電器行,販售家電及裝配汽車音響。當時業績雖然不錯,但因缺乏庫存及財務概念,一年半後竟以虧損80萬元收場。
第一次創業失敗,讓陳三奇了解,原來創業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必須作打下穩固基礎、做好萬全準備。擔任公司業務主管時,陳三奇開始學日文,為了速成,補習班下課後,他主動找老師到卡拉OK唱歌,還邀請他們到家裡吃飯,果然學習效果倍增。
華夏工專電機科畢業的陳三奇,了解自己對行銷並不內行,還利用空餘時間充電,包括參加東海大學高級企業管理師班等。只要下決心要做的,陳三奇都會盡全力完成。
近二年,國內景氣低迷,汽車銷售市場同步下滑。陳三奇認為,台灣車市已步入高度成熟市場,這是必然會遇到的瓶頸。元嘉的因應之道,就是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深耕客層,「以更精緻的服務,專心把客戶顧好」。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