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8日星期四

有效詢問客戶姓名的話術

顧客最想聽到的聲音,就是自己的姓名。可是我們在做電話溝通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種狀況,顧客不願意把自己的姓名告訴你。為什麼呢?顧客有一種擔憂,有一種恐懼,害怕他一旦把名字告訴了你,你就會給他推銷某些東西,有可能你會佔用他的時間,有可能他有某些東西會被你知道,也就是說你可能會解開他的某些秘密。

是我們還是要知道顧客的名字。這裏有兩句話的話術,可以幫助你。假如我們在通電話,“這位小姐,我可以知道您的名字嗎?”“喂,小姐,您貴姓?怎麼稱呼您呢?”第一句話術是:“我可以知道您的名字嗎?”我發現第一次給顧客打電話的時候,特別是打陌拜電話,說這句話是非常貼切的。可以先稱先生小姐,請問我可以知道您的名字嗎?一般的人都無法拒絕你,不告訴你他的名字。除非他對你有特別的抗拒和擔憂。

第二句話,我們在跟顧客溝通過程中,我們說這句話:“這位先生(小姐),請問怎麼稱呼您比較方便呢?”“你叫我張處長好了。”“你叫我老李好了。”“叫我老王好了。”但之前也可以這樣說:“先生(小姐),請問您貴姓?”“怎麼稱呼您比較方便。”只要你運用這幾種詢問對方姓名的話術,對方一般都會很有禮節的回答你。

在這個部分,有幾個小細節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在第一次溝通的時候,可能有的顧客的名字會很難確定是哪個字。例如,有一次,我打電話給一個顧客,他說他姓“肖”,我說:“怎麼稱呼您呢?”他說:“我叫肖峰”。然後,我就按照他說的位址給他郵寄了一封信。大約過了兩個禮拜。突然他一個電話打進來說:“你們公司怎麼這樣不負責任。”我說:“怎麼了?”他說:“你把我的名字全寫錯了。”我說:“怎麼寫錯了?”結果他的名字不是這個“肖”,也不是這個“峰”,而是“瀟灑”的“瀟”,“風流”的“風”。本來我們寄一封函件是要邀請他來參加一個活動,結果把他整個名字都寫錯了,弄得我們處境非常尷尬。一個人名字被寫錯,他會覺得你非常不尊重他,他會跟你在感情上拉長距離。因此,每一次詢問顧客的名字,一定要仔細問清楚是哪個字,並準確地記在你的備忘錄上。“趙小姐您的名字叫趙……?”“淩志。”“請問是哪個‘淩志’?”“‘淩志汽車’的‘淩志’。”通常我在給顧客打電話的時候,我會給他講:“您好,這裏是新新網,我姓張,張可。”我會很清楚地告訴對方。

各位,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在電話中告訴給別人你自己的名字。一個聰明的、直接的電話行銷高手,會在第一時間,告訴對方他自己的名字。每個人都有一套介紹自己名字的方法。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告訴對方自己最動聽的名字。

現在我請你們放下手中的紙和筆,深呼一口氣,用嘴慢慢吐氣,必要時,可以閉上你的眼睛,深呼一口氣,慢慢吐出來,你的身體越來越放鬆,我要請你在大腦中想像一下,你自己的這一個名字,真好!想像一下你自己的名字,你的名字就是你身體的一部分,就是你整個生命的象徵。朋友,請張開你想像的翅膀:當你慢慢走進一個很寬敞的電影院時,你猛然看到一塊紅色的大大的投影布,強烈的燈光正照在幕布上。當你走向這塊投影布的時候,你發現這塊紅色的投影布上用一束強光打著兩個或者三個金色的大字,那就是你的名字,不管你的名字是什麼,那塊投影布上打得就是你的名字。那個金色的名字就是你自己。你看到這個金色的名字時,你突然發現,這個名字你曾經用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直用到現在。有多少人,多少次叫過你的名字,這個名字也許就是你生命的全部含義,也許就是你整個生命真正的意義。多少次你在電話溝通過程中,把這個名字告訴給對方;多少次跟別人交談時你遞過寫著你這個名字的名片,這個名字在你內心深處不斷共鳴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你的名字就是你整個生命的一部分。

你會發現你自己曾經有多少次沒有重視過這個名字,又有多少次沒有在自己的心靈深處大聲地呼喊過這個名字。你從內心深處從來沒有叫過這個名字,你從來沒有叫醒過你自己。現在我要請你在你的內心深處大聲地呼喊你自己的名字,每當你大聲呼喊自己名字的時候,你就會越來越愛你自己,每當你大聲呼喊你名字的時候,你就會越來越愛你母親、你父親以及你身邊每一個愛你的人。

因為這個名字讓你更加自信,更加強大,更加富有吸引力,更加富有吸引財富的能力。這個名字以後將一直跟隨你,這個名字一生將跟隨你,這個名字將隨著你的人生不斷永恆,她會使你變得更加充滿激情,更加充滿活力。因為這個名字,使你燦爛起來,輝煌起來;因為這個名字,使你更加富有神采,富有自信,富有快樂。這個金色的名字,就是你整個生命的內涵和外延,她就是你!

接聽電話禮貌秘笈

接聽電話禮貌秘笈
  • 要在電話的第二與第三聲鈴響之間拿起話筒,既可以放鬆一下神經,也可以避免給對方造成您就“坐”在電話旁的印象。
  • 不要忘記微笑,要知道對方雖然看不到,但可從你的聲音裏感覺到。
  • 在接電話時首先應進行自我介紹,如:“我是李明。”
  • 如果對方說出自己的名字時,一定記住,到時要直接去找他。
  • 說話要慢些,嗓音自然。將話筒與口保持1英寸距離,以避免呼吸和咳嗽等不應有的聲音傳入。
  • 儘量與通話者保持同樣的語速和語調,理想的速度為每分鐘80-100個單詞。
  • 通話時思想要高度集中,不要在談話時翻看書籍或報紙。
  • 只有在必要的情況下您方可打斷對方的話語。
  • 盡可能不去接另一條線路上的電話,更不能讓對方久等,更不能在此時去找筆和紙。所有必要的物品都應放在電話旁。
  • 最後,放電話時要稍等片刻,讓對方先掛斷電話。

打電話基本禮儀

(一)重要的第一聲

當我們打電話給某單位,若一接通,就能聽到對方親切、優美的招呼聲,心裏一定會很愉快,使雙方對話能順利展開,對該單位有了較好的印象。在電話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行為就會給對方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同樣說:“你好,這裏是XX公司”。但聲音清晰、悅耳、吐字清脆,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對方對其所在單位也會有好印象。因此要記住,接電話時,應有“我代表單位形象”的意識。

(二)要有喜悅的心情

打電話時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這樣即使對方看不見你,但是從歡快的語調中也會被你感染,給對方留下極佳的印象,由於面部表情會影響聲音的變化,所以即使在電話中,也要抱著“對方看著我”的心態去應對。

(三)清晰明朗的聲音

打電話過程中絕對不能吸煙、喝茶、吃零食,即使是懶散的姿勢對方也能夠聽”得出來。如果你打電話的時候,彎著腰躺在椅子上,對方聽你的聲音就是懶散的,無精打采的,若坐姿端正,所發出的聲音也會親切悅耳,充滿活力。因此打電話時,即使看不見對方,也要當作對方就在眼前,盡可能注意自己的姿勢。

(四)迅速準確的接聽

現代工作人員業務繁忙,桌上往往會有兩三部電話,聽到電話鈴聲,應準確迅速地拿起聽筒,最好在三聲之內接聽。電話鈴聲響一聲大約3秒種,若長時間無人接電話,或讓對方久等是很不禮貌的,對方在等待時心裏會十分急躁,你的單位會給他留下不好的印象。即便電話離自己很遠,聽到電話鈴聲後,附近沒有其他人,我們應該用最快的速度拿起聽筒,這樣的態度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這樣的習慣是每個辦公室工作人員都應該養成的。如果電話鈴響了五聲才拿起話筒,應該先向對方道歉,若電話響了許久,接起電話只是“喂”了一聲,對方會十分不滿,會給對方留下惡劣的印象。

(五)認真清楚的記錄

隨時牢記5W1H技巧,所謂5W1H是指①When何時②Who何人③Where何地④What何事⑤Why為什麼⑥HOW如何進行。在工作中這些資料都是十分重要的。對打電話,接電話具有相同的重要性。電話記錄既要簡潔又要完備,有賴於5W1H技巧。

(六)瞭解來電話的目的

上班時間打來的電話幾乎都與工作有關,公司的每個電話都十分重要,不可敷衍,即使對方要找的人不在,切忌只說“不在”就把電話掛了。接電話時也要盡可能問清事由,避免誤事。我們首先應瞭解對方來電的目的,如自己無法處理,也應認真記錄下來,委婉地探求對方來電目的,就可不誤事而且贏得對方的好感。

(七)掛電話前的禮貌

要結束電話交談時,一般應當由打電話的一方提出,然後彼此客氣地道別,說一聲“再見”,再掛電話,不可只管自己講完就掛斷電話。

2008年8月20日星期三

公共工程物料漲逾 10% 全額補貼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宣布,因營建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施工中的工程個別物料漲幅超過 10% 者,全額補貼,補貼金額達 171.16 億元,較舊政府承諾的 80 億元多出 91 億餘元,補貼適用期間自 2 月 1 日 至 12 月 31 日 ,明年 1 月 1 日 起恢復契約變更前的物價調整規定。

工程會主委范良銹表示,部分營造業者要求將補貼的整體物價指數門檻從 2.5% 降至 1.25% ,但經討論後,除部分因鋼筋、瀝青等材料占契約金額比率較大,且價格漲幅較大者, 90% 的案件工程物調合約都以 2.5% 計算,整體物價指數門檻仍維持原來的 2.5% 。

范良銹說,近來部分工程物料大幅上漲,對營造業者造成非常大的影響,部分工程合約未訂定物調機制,或已訂定但依合約條件計算物調金額,仍無法給予廠商適度的物價調整款,造成廠商虧損、停工,甚至倒閉,嚴重影響公共工程品質與進度。

工程會與相關單位討論後,決定施工中的中央工程有 5,271 件、地方有 4,966 件,可因物料上漲 10% 獲得政府補貼,其中中央工程將補貼 86.17 億元、地方工程補貼 85 億元,合計占 1,148 億元擴大內需方案總金額近 15% ,使公共工程得以順利興建。

億元保單 即將開放

金管會擬全面取消壽險、醫療險、傷害險、年金險等各險種的投保限額,重新檢討了保險數高保額上限規定,開放壽險公司自行決定,未來市場可能出現保額逾 1 億元的「億元保單」,高財富者投保將有更多選擇,也有利保險業者與銀行和證券業競爭財管理業務。

官員指出,這也可避免國人資金流向境外地下保單,把錢留在國內有效運用。

目前主管機關對於各險種都有最高保額上限,以壽險來說,主管機關便要求每張保單的投保上限不能超過 6,000 萬元。定下最高保額限制,主要是不希望保險公司承擔過大的風險,也防止民眾透過購買鉅額保單避稅。

在最低稅負制實施後, 3,000 萬元以上的保險給付必須要課稅,加上保險公司核保能力成熟,金管會近期因而評估修改「人身保險商品審查應注意事項」,取消各險種的限額,等正式發布實施,未來各壽險公司可自行決定保額上限。

根據現行「人身保險商品應注意事項」的限制,讓許多有錢人到國外購買境外保單,或者分散到各公司購買保單。

依據金管會調查,台灣壽險保單保額超過 3,000 萬元者僅一、二十張,顯示有錢人是透過其他方法購買保單,來迴避最高保額上限。

目前在醫療險的部分,規定日額型醫療險每日理賠上限不能超過 5,000 元;年金險的部分,每年給付金額不能超過 120 萬元;而傷害險的部分,身故與全殘保額同樣不能超過 6,000 萬元。

官員表示,過去這些規定有其背景,但保險市場發展日趨成熟,未來將不再限制保額最高上限,由各公司依照風險承擔能力自行控管,這也代表我國保險市場更成熟和開放。

綜所稅率21%以下調降 360萬戶受惠

行政院賦改會提出所得稅改革方案報告,除了將搭配調降營所稅率外,為呼應「富人增稅、窮人減稅」建議,綜所稅率廿一%(含)以下的三種稅率將全面調降,以照顧中低收入戶,將嘉惠三六○萬戶。

除了稅率的調整外,改革方案也將同時搭配調高綜所稅標準、薪資、殘障、教育學費等四種扣除額。

其中,為減輕受薪階級、弱勢團體及中低所得者租稅負擔,超過六成納稅人適用的標準扣除額,如單身由四萬六千元調高為六萬元、有配偶者由九萬二千元調高為十二萬元;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調高為十萬元;殘障特別扣除額調高為十萬元;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由每戶二萬五千元調高為每人二萬五千元等。

此外,調降綜所稅稅率分為四個版本。第一版本是調降綜所稅率為三五%(負五個百分點) 、二六%(負四個百分點)、一八%(負三個百分點)、一一%(負二個百分點)、五%(負一個百分點);第二版是調降綜所稅率三七.五%(負二.五個百分點)、二八%(負二個百分點)、一九.五%(負一.五個百分點)、一二%(負一個百分點)、五.五%(負○.五個百分點)。

第三版與第四版本,則呼應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富人增稅、窮人減稅」主張,綜所稅率二一%以下稅率,包括二一%、一三%、六%等三種稅率,全面調降,以照顧中低收入戶。

財政部指出,所得稅制改革方案,需凝聚社會共識,充分討論後方能定案。行政院賦改會副召集人曾巨威將提出相關的稅改報告說,促產條例在九十八年底全面落日後,將增加稅收一四八三億元,但這是以現行營所稅率廿五%估算而來。

其實,促產條例全面落日後,實際增加稅收僅八百億元,才能作為調降營所稅率、綜所稅率及調高綜所稅扣除額之用。

遊說法上路 採事前登記制

遊說法現已上路,採事前登記制,遊說者必須向被遊說的立委、政府官員所屬機關登記,報告遊說對象、內容、花費等,被遊說者必須按季將登記事項與財報公開,違反規定者,最高可處 250 萬元罰鍰。

立法院為因應遊說法實施,騰出一間辦公室作為各團體遊說登記的地方,希望將在密室遊說的晤談攤在陽光下。

台灣是繼美國、加拿大之後,第三個制定專法規範遊說的國家。法務部官員表示,現行法規依國情,先開放自然人遊說,未來再視情況調整,預料遊說法上路後,專業遊說也會逐漸增加。

遊說法規定,遊說者可自行遊說、或委託他人遊說,內政部也推出相關配套措施,其中,經濟部「公司行號營業項目代碼表」也增列「遊說業」專屬代碼,讓受委託遊說人員,朝專業化發展。

法務部表示,雖然遊說者可以直接與機關的決策者見面,但因為要經過申請登記等程序,成本也相對提高。

內政部長廖了以說,接受遊說七日內,應將遊說事項通知所屬機關專責單位或人員登記。若事前未登記、未經所屬機關核准的遊說案件,被遊說者應拒絕。

他說,遊說行為透明化,可以讓民眾了解「誰」在遊說;以及為「何事」進行遊說;究竟是遊說立法部門還是行政部門。遊說法規定,對於人民或團體的意圖影響法令、政策、議案等行為,都可以遊說;可以被遊說者則包括各級民意代表、各部會首長以及所有政務人員。

法務部解釋,新實施的遊說法,民眾或利益團體若對法令、政策或議案有建議,擬好研究書表,或委請相關專家評估鑑定,經過登記等程序,就可直接向決策者陳述意見。 這與陳情就有著很大的區別。

節能減碳 落實 10 萬屋頂太陽能裝設

經建會已彙整各部會關於節能減碳政策的方案,呈報行政院。在產業方面,將鼓勵太陽能發電,落實 10 萬個屋頂計畫,並配合面板產業,提高太陽能光電設備廠商自製率,形成完整產業鏈。

行政院將提出「節能減碳行動計畫」,把再生能源達成 15% 裝置容量的目標、鼓勵太陽能發電給予補貼等納入其中。

為發展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經濟部能源局長葉惠青表示,未來將補助太陽能研發投入更多資源,突破技術以降低成本,給予裝置太陽能光電板的消費者補貼,帶動產業產值每年可達 100 億到 200 億美元。

葉惠青指出,在旗艦計畫帶動下,預估 2015 年太陽光電產值可達 4,500 億元以上,可望提前達成目標。

葉惠青對於鼓勵太陽能發電的獎勵措施指出,除針對太陽能發電裝置投資費用補助半數經費外,等「再生能源條例」通過後,建立完善購售電機制,讓裝置太陽能光電板的家戶可拿到較好的價格。

官員說,行政院將從明年起,分三年全面更換交通號誌為 LED 燈。所需經費約 13.5 億元。由於地方縣市政府經費拮据,經決議,自明年度起分三年編列預算。

經濟部規劃, 2010 年開始執行白熾燈禁止生產的政策;預定 2012 年全面淘汰白熾燈,並逐步換用 LED 省電照明。

惠青表示,全國目前約有 2,200 萬顆白熾燈泡,年用電量約 10.8 億度;如果四年內全部汰換,初估每年可省約 8 億度電,減少近 50 萬公噸的二氧化碳,相當於造林 2,784 萬棵樹。

明年春節連休9天 端午4天

明( 98) 年政府行政機關放假日草案出爐,規劃全年總放假日為 110 天,是近 3 、 4 年來放假日最少的一年。

明年農曆春節,將自 1 月 24 日 放假到 2 月 1 日 止,長達 9 天,有助公務員及勞工規劃長假;端午節自 5 月 28 日 至 5 月 31 日 也有 4 天, 這 將交由行政院會討論確定。

另外,明年二二八紀念日、中秋節及雙十節都恰逢週六不補假,不少公務員大嘆「實在很虧」。

人事行政局長陳清秀邀集相關部會及工商團體討論明年政府行政機關放假日,據悉,工商團體對人事局草案有贊成也有反對,人事局長陳清秀表示,整體言並無減少工作時數,只調整工作天而已。

贊成人事局草案的工商團體較多數,主因工作時數未減少;反對者則擔心勞工會要求比照政府機關辦理休假。

陳清秀表示,政府只規範公務員,勞工部分由各企業自行決定。

「公務人員週休二日實施辦法」規定,明年放假的紀念日有:元旦( 1 月 1 日 )、和平紀念日( 2 月 28 日 )及國慶日( 10 月 10 日 );放假的民俗節日有:農曆除夕(國曆 1 月 25 日 )、春節(國曆 1 月 26 日 至 28 日)、民族掃墓節(國曆 4 月 4 日 )、端午節(國曆 5 月 28 日 )及中秋節(國曆 10 月 3 日)。而元旦雖適逢週四,但因非民俗節日不彈性調整放假。

來台投資3,000萬 可申請永久居留

內政部增列來台投資超過新台幣 3,000 萬元的投資移民,可申請永久居留證;並降低外人在台工作期間可取得永久居留證的門檻至五年,這是為鼓勵更多外國人來台投資及工作,促進經濟增長;新制現已上路。

投資移民取得永久居留權,在新制中分兩種情況,一是外籍人士在台灣投資超過新台幣 3,000 萬元;二是外人將資金存在政府指定的金融機構達 3,000 萬元以上者,都有機會獲得在台永久居留證。

移民署居留科表示,此次新制針對「投資移民」,希望提高外國人士來台投資意願,因此把原本須在台灣住滿七年,才能申請永久居留證,分別制定三年跟五年的申請資格,讓時程加快。

未來外籍人士在台投資 3,000 萬元以上的營利事業,並創造五人以上的本國人就業機會滿三年;或是將資金存在政府指定的金融機構達 3,000 萬元以上、且滿五年,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都可申請台灣的永久居留權。

移民署也放寬一般外籍人人士來台工作可申請永久居留證的門檻,由原本應在台灣住滿七年才可申請,降為五年,雖然如此,但每年在台居住時間仍應超過 183 天。

於來台工作的申請人條件,和舊制一樣,須年滿 20 歲、且從事白領工作的外籍人士。

2008年8月19日星期二

八項大宗物資,可望免關稅

財政部將會商決定,再度機動調降硬粒小麥等八項大宗物資關稅稅率。關政司指出,機動降稅幅度有可能達到 100% ,但需農工主管機關同意,若完全免除八項大宗物資關稅,估計全年的降稅利益達 5.2 億元。

機動調降硬粒小麥、其他小麥或雜麥、小麥粉、玉米粉、粗碾去殼之小麥及其細粒、粗碾去殼之玉米及其細粒、大豆(黃豆)粉及細粒與釀造或蒸餾之糟粕等八項大宗物資關稅稅率,是行政院於 2 月 6 日 宣布,降幅均為 50% ,為期半年,合計降稅利益為 1.3 億元。

為強化穩定物價效果,提升對特定進口貨物機動調整關稅的功能,財政部已研擬關稅法第 71 條修正草案,將大宗物資價格大幅波動時的關稅稅率或配額,得機動調整幅度擴大為在 100% 以內增減。

依現行關稅法規定,行政機關機動調整進口貨物關稅稅率或關稅配額,惟調整幅度須在海關進口稅則規定稅率或數量 50% 以內。修法後,機動降幅已可達 100% 。

財政部關政司已表示,為進一步擴大穩定物價的效果,將會在總統令公布施行新法規定後,會同相關機訂大宗物資調降稅率的幅度與貨物種類,包括機動降稅的期間也會重新檢討,並報請行政院核定實施。

5月核心物價 9年來新高

行政院主計處指出,在食物類價格飆漲的影響下, 5 月消費者物價漲幅高達 3.71 %,通膨數據雖未繼續升高,但衡量長期物價走勢的「核心物價」漲幅,卻已飆升至 3.23 %的 9 年來新高,顯示通膨壓力不容忽視。

主計處發布物價指出, 5 月底國內汽柴油平均價格雖調漲 13 %,但這個調漲效果對 5 月物價影響不大, 5 月的消費者物價漲幅非但沒有超過 4 %,更比 4 月略為降溫。

主計處還指出, 5 月份核心物價漲幅升至 3.23 %,並且連續第 3 個月升逾 3 %,創下 88 年 3 月以來新高,顯示長期物價走勢還在升高,值得密切注意。

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指出, 5 月核心物價創新高,顯示國內通膨壓力仍在,當前台灣的總體經濟問題,在防止通膨是最優先的工作。

胡仲英對於立院預算中心報告認為政府擴大內需會加深通膨的壓力表示,依經建會內部評估,擴大內需僅會提升通膨率(消費者物價漲幅) 0.03 個百分點,對下半年的物價影響不大,外界無需過度憂心。

網拍侵權 平台業者連帶負責

網拍侵權 平台業者連帶負責

本月初法國小鎮的法院以拍賣網站 eBay 允許網友在法國官網出售兩個愛馬仕仿冒手提包,又未能有效監督與制止,判決 eBay 須與網友共同賠償愛馬仕 3 萬美元,雖然金額不大,智慧局長王美花預料該判決會在全球產生連鎖反應,也凸顯了網路業者在提供平台之外管理責任歸屬的重要性。

網路平台興起,網路服務提供業者( ISP )保護智財權的責任問題也隨之而來,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目前傾向以「幫助犯」的概念修正著作權法,讓 ISP 業者與侵權的使用者負共同賠償責任,預料將對 Yahoo !奇摩、露天拍賣等平台業者造成重大影響。

智慧局長王美花表示,修正的 ISP 法案將規範提供連線服務、快速存取服務、資訊儲存服務與搜尋工具服務等四大類 ISP 業者,有些業者有綜合的業務,包括 Google 、 Yahoo !奇摩、 eBay 、 Foxy 等都在規範之列。

王美花強調,網路訊息不只有侵害智財權問題,也涉及毀謗、色情等,是跨部會的問題,一般認為應由 NCC 負責管理,但 NCC 目前在這方面的經驗較為缺乏。

王美花指出,目前大原則是參考美國「 Notice / takedown 」(通知/取下)的機制,一旦權利人通知 ISP 業者,該平台上有侵權疑慮的內容,業者就應該把盜版或侵權的內容取下,或關閉網站。

智慧局的態度偏向間接侵權,否則就是幫助犯;也考慮是否強制 ISP 業者在使用人多次侵權時,終止其服務。

王美花表示,因為「主動得知」,即權利人主張 ISP 業者要是得知侵權訊息,又沒有取下,就應該負責,難以認定與舉證,也擔心權利人動不動就指控 ISP 業者侵權,所以暫時不予以採納,也不考慮把刑事責任納入。

進口汽油關稅減半 徵收半年

財政部已正式公告,進口汽油關稅稅率,自 6 月 4 日 起實施機動減半徵收措施,至 12 月 3 日 為止,為期半年。鼓勵民間進口成品油,期達到穩定國內油價與油品供應的目的。

財政部指出,估計實施機動降稅半年,國庫稅收損失約 578 萬元。

財政部是依據關稅法第 71 條及行政院的指示,正式公告機動調降汽油貨品的第一欄及第二欄關稅稅率。之前汽油第一欄關稅稅率為 10% ,減半徵收後進口關稅稅率為 5% 。

依據財政部公告內容,汽油貨品第一欄及第二欄關稅稅率,自 6 月 4 日 起至 12 月 3 日 止機動調降,實施期間如遇稅則修正,機動稅率即會自動終止實施,改依修正後稅率課徵。

為穩定國內物價,財政部長李述德指出,租稅政策可以採取的措施,主要是相關稅費的減免,大宗物資已實施減免營業稅及關稅,成品油如汽油的進口關稅機動降稅,可達到油品自由化目的,鼓勵成品油直接進口。

勞保入國保 年資不受限

勞保入國保 年資不受限

行政院會已通過「國民年金法」修正草案,兌現馬總統政見,將農保與國保脫勾, 160 萬名農民 10 月 1 日不必納入國民年金保險;勞保實施年金制度前,可加入國民年金保險,不受年資未達 15 年限制,以化解 10 月 1 日前勞保的破產危機。

刪除農民強制納入國民年金保險規定;增訂勞工保險年金制度實施前,請領勞工保險老年給付者,均可再加入國民年金保險的但書規定。此兩項是「國民年金法」修正草案包括的兩大重點。

原規定國民年金制度開辦後, 10 月 1 日上路,農民強制納入國保,但農民反對納入國保。因為他們認為加入國保後,保費增加,生育給付減少,喪葬補助減少,覺得農保福利遠較國保優厚。

另外,「勞工保險條例」修正案遲未能完成立法,這攸關勞保實施年金制度,擔心 10 月 1 日前,可能引發勞保一次退風潮,因此政院決定修改「國民年金法」,化解 10 月 1 日前勞保可能破產的風險。

個人欠稅禁止出境 放寬限制

個人欠稅禁止出境 放寬限制

經政黨協商後確定,個人欠稅未逾 100 萬、企業未逾 200 萬元不再執行禁足令。估計現行 5.2 萬個限制出境案件,有近 3 萬人將可無條件解除出境限制。

不過,立委同意財政部執行限制出境的措施前,不必先移送法院等公正機關裁決並取得同意,以利稅捐機關執行限制欠稅人出境的時效。

財政部認為,此舉可以免去法院必須逐案審理執行限制出境案件的麻煩,也可提高稅捐機關藉由限制出境手段達成稅捐保全目的的成效。

欠稅人只要自行舉證無財產、無逃匿意圖,不必提供任何欠稅擔保品,就可以向法院聲請解除出境限制。立法通過的初審條文也准許這項條款,並適用於新法施行前所有欠稅境管案件。

欠稅人限制出境門檻,已有 20 餘年未修正。隨物價漲幅調整後,個人欠稅額由 50 萬元提高為 100 萬元、企業欠稅額由 100 萬元提高為 200 萬元;行政救濟中的欠稅案件,則由 75 萬元、 150 萬元提高為 150 萬元到 300 萬元。

住宅大補貼7月15日開始

住宅大補貼 7 月15 日 開始

97 年度「住宅補貼」大優惠出爐,符合條件的民眾租房子居住,可獲一年租金補貼 3 萬,貸款購屋、整修房屋,可適用 2.707 %、甚至 2.132 %超優利率, 20 年最多省息 60 萬,申請日 7 月 15 日 開始, 8 月 15 日 截止。總計有 5 萬人以上可獲補貼。

這項優惠方案是營建署推出,條件是年滿 20 歲才可適用,同時,家庭組成狀況,符合以下四種的其中一種,即可申請:

一、有配偶者,二、與直系親屬設籍於同 1 戶者,三、單身年滿 40 歲者,四、父母均已死亡,戶籍內還有未滿 20 歲的兄弟姊妹,或是兄弟姊妹已滿 20 歲,但是,仍然在學、身心障礙、或是沒有謀生能力,需要被照顧。

台銀人員指出,符合要求的民眾, 7 月 15 日 起,即可提出申請,拿到證明以後,就可以向銀行借錢買屋、修房子,或是由政府支付租金補貼。

各縣市名額不一,地方政府受理後,會依照一項評分表為申請人打分數,申請人數如果太多,就要依照分數高低排序錄取。銀行房貸主管說,條件這麼優惠,適用對象如此廣泛,前所未有,民眾一定要去申請試看看。

此次租金補助,一個月有 3000 元,最長補助一年,就有 3 萬元入袋。至於銀行貸款部分,打算買屋的人,貸款金額中的 220 萬元,可以適用年息 2.707 %的低利,最長可貸 20 年,省息至少 30 萬,如果符合特殊規定,利率降到 2.132 %, 20 年更可省息 60 萬。

另外,打算借這筆錢整修房子的人,最多可以借到 80 萬低利貸款,最長可貸 15 年,至少省息 23 萬。

這一次,辦理「購置住宅貸款」優惠,以及「修繕住宅貸款」優惠的金融機構,有土銀、合庫、臺銀、華銀、一銀、臺灣企銀、稻江銀、台北富邦銀、花旗(台灣)銀、基隆第一信用合作社、桃園信用合作社、台中市第二信用合作社、嘉義市第三信用合作社、花蓮第一信用合作社及花蓮第二信用合作社。

玉米黃豆進口優惠 延長半年

玉米黃豆進口優惠 延長半年

由於物價仍居高不下,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決定,進口小麥、大麥、玉米及黃豆的推廣貿易服務費,由萬分之四調降為零的措施,再延長半年到 12 月底止,以降低大宗物資業者進口成本。

穩定物價小組會議也決定,專案開放中國大陸飼料用玉米進口 6 月底到期,同步延長到年底。至於限期開放黑豆從大陸進口原在 7 月底到期,穩定物價小組會議決定全面開放。

主持會議的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強調,全球物價在去年下半年開始大幅波動,各部會處理物價問題不能再沿用以前的心態,必須有新思維。

會中邱正雄確認本月各加油站提貨量,尚無超量提貨,但 1 至 5 月,國內衛生紙的生產量與進口量,年增率分別達到 11.2% 與 35.4% ,消費者出現預期漲價而大量搶購,暫時性需求陡增現象,目前已要求經濟部協調廠商增加產量。

經建會指出,受國際油價、糧價及原物料價格飆漲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預測今年全球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上漲率為 4.7% ,是 1999 年 5.4% 以來的最高值。

經建會說,在東亞油品輸入國家方面,包括大陸、南韓、台灣、香港、新加坡等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皆創下多年的高峰,但對比之下國內物價相對穩定。

大學畢業生失業人數 創新高

大學畢業生失業人數 創新高

大學畢業生謀職已愈來愈難!主計處資料指出,今年一到四月「初次求職者」的失業人數高達七萬七千人,改寫歷年同期新高。

主計處預料,隨著暑假求職旺季來臨,失業率將緩步走高、進入今年失業高峰期。

全年前四月平均失業率為百分之三點八五,五到九月因為畢業生大舉投入職場,失業率將明顯攀升。一般認為,今年全年失業率,極有可能無法降到馬英九總統宣示的百分之三目標。馬英九競選政見「六三三」的目標,今年恐將全數跳票。

主計處官員分析,目前國內勞動市場有兩項隱憂要密切觀察。一是甫踏出校園的初次求職者失業周數,在四月分直逼三十周;二是國內失業人數中,有高達三成三、十三萬五千人是因為關廠歇業或業務緊縮,改寫近三年來新高,失業周數也從去年的廿四周升至廿六周。

官員分析,在景氣趨緩及通膨升高的雙重衝擊下,企業主為了降低成本,會緊縮人力需求,再加上國人實質所得因為通膨快速上升而明顯下滑,也使得民間消費心態保守,這對於下半年的就業情況就更加不容樂觀。

經建會表示,開放在即的大陸觀光客來台,每三位陸客來台可創造一個就業機會,如果下半年能有卅萬名陸客來台,應該能創造十萬個就業機會,有效降低全年失業率近一個百分點。

不過,相關官員也低調指出,即使真能創造十萬個就業機會,其中也只有六成左右會分配給失業者,降低失業率的效果沒有想像中顯著。

大陸油電價 大幅調漲

大陸油電價 大幅調漲

中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宣布,油電價格將大幅調漲,汽油、柴油價格每噸調漲人民幣 1,000 元,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 1,500 元; 7 月 1 日 ,電價平均每千瓦時也將上漲 2.5 分錢。

國家發改委指出,目前大陸原油需求有一半必須仰賴進口,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已經導致市面上銷售的成品油價格,反而低於原油的「價格倒掛」矛盾。

這種不正常的現象使得煉油企業生產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從而導致市面上油品供應短缺,部分地區再度出現民眾大排長龍等著加油,甚至部分加油站停止供應汽柴油的現象。

大陸這次汽柴油調整幅度約 8% ,平均每公升汽油約上漲人民幣 0.8 元(約合台幣 3.52 元),柴油每公升約上漲 0.92 元(約合台幣 4.05 元)。

此外,煤炭價格不斷飆漲,致使大陸華能、大唐、國電、華電、中電投等五大中央級發電集團公司,只有華能集團仍略有盈餘,其餘四大發電集團均出現嚴重虧損,難以繼續維持發電的局面,迫使大陸官方必須調升電價。

過,為避免油電價格同步調整衝擊一般民眾的生活,大陸官方也採取對農漁林業、都市與農村客運實行財政補貼等相應的配套措施。

人民幣將可合法兌換新台幣

5月核心物價 9年來新高

立院已三讀通過「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修正案」,明訂在雙邊貨幣清算協定或機制簽訂建立前,人民幣在台管理及貨幣清算,將由央行會同金管會訂定辦法管理。陸客若來台觀光,將可在入境後合法兌換新台幣。

修正後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 38 條明定,由金管會規定人民幣攜入的限額,超過部分,旅客應主動向海關申報,並由旅客自行封存於海關,出境時准予攜出。

此外,條文明訂,在簽訂雙邊貨幣清算協定或建立雙邊貨幣清算機制後,人民幣在台灣地區的管理準用管理外匯條例有關規定。人民幣出入台灣的辦法,金管會得會同央行訂定。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 92 條修正案則明訂,若違反規定進行兌換、買賣或其他交易,人民幣即可沒收,而金融機構及外幣兌換處違反規定,可處新台幣 30 萬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

據財金官員說,近日內將開辦的人民幣業務,央行可能祭出提高銀行開辦人民幣兌換門檻,以及限制實質需求者,才具有兌換資格的 2 項配套。

央行總裁彭淮南關注,開放後是否造成民眾瘋狂搶購人民幣,直說「真的會這樣嗎?」

據悉,央行會有合理的配套措施。同時,也會在實質需求資格上給予限制,像目前小三通模式,便是採取「設籍」、「大陸台商」等身分限制,憑藉「入出境許可證」或身分證,方能兌換人民幣。

若參考小三通模式規定,央行可能採取資格限制,若想赴陸觀光的旅客需出示機票,台商則需出具台胞證,方能至本島的銀行兌換人民幣,金額同樣以兩萬元人民幣為限。

淮南還指出,「原本的小三通辦法會修改」,也就是說,人民幣本島業務開辦後,小三通辦法也將統一適用「人民幣兌換及管理辦法」。

2008年8月18日星期一

退休的木匠

一个年纪大的木匠就要退休了,他告诉他的老板:他想要离开建筑业,然后和妻子及家人享受一下轻松自在的生活。虽然他也会惦记这段时间里,还算不错的薪水,不过他还是觉得需要退休了。生活上没有这笔钱,也是过得去的。

老板实在是有点不舍这样好的木匠离去,所以希望他能在离开前,再盖一栋具有个人风味的房子来。木匠然答应了,不过可以发现这一次他并没有很用心的在盖屋子。

他草草的用了劣质的技术和材料,就把这间屋子盖好了。其实,用这种方式来结束他的事业生涯,实在是有点不妥。

落成时,老板来了,顺便也检视一下房子,然后把大门的钥匙交给这个木匠说:「这间就是你的房子了,我送给你的一个礼物!」实在是太惊讶了!也有点丢脸!因为如果他知道这间房子是他自己的,他一定会用最好的建材,用最精致的技术来把它盖好。不过,现在他却因为自己的草率,要住在一个一点都不好的房子里面。

这就也好像我们,我们总是不用心的在经营我们的生活!我们总是等待反应而不做出行动,而让做出来的事情不太完美!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没有全力以赴的去做我们该做的工作。

直到我们看着自己的成品,然后发现自己将要住在自己所盖的房子之后,我们才感到震惊!如果,我们之前就知道,自己会生活在自己的创造品下,我们就不会这样了。

假设你自己就是这个木匠,想一下你的房子,每当你拿钉下钉子,放置木板,和竖一面墙的时候,用心一点。
就好比是在营造你的生活一样。即使你只会在里面住几天,为了那几天,都要做得好,住得有尊严。
一生成功与否,全在用心于每个当下与否。

摘自http://www.jiunk.org/archives/51

爱迪生不是不是一个人

如果没有爱迪生,我们的物质生活,也会万古如长夜吧。最近我看了一本《解剖发明家─爱迪生传》,对爱迪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出生于1847年的爱迪生,从小就很爱问「为什么?」然而,可能因为他的脑袋构造和别人不太一样,自小被视为低能儿,一生只上过三个月小学,还好他的母亲是一位教师,耐心的教导他,才使他变成「发明大王」。

葬礼之前才退休
他从12岁就当报童赚钱以维持他的化学实验室。此后爱迪生陆续发明了灯泡、留声机、电报机、电影机、圆形唱片、磁力析矿机、鱼雷机械装置、水底潜望镜、压碎机……。
爱迪生活得久,享寿84岁,曾有人问他:「何时会退休?」他回答:「葬礼之前。」他去世后,留下「两千项发明」的成果。每一项发明过程都是复杂的,以电灯来说好了,传说他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人类第一个灯泡。
有人研究过,一个人一辈子要完成这么多复杂的发明,实在不太可能,归功于爱迪生的时间管理必有独特窍门。也有人歌颂他的名言:「天才是九十八分血汗加两分灵感。」「生前不必多睡,死后必定长眠。」认为他是个不眠不休勤奋工作的代表。
没错,以上的描述都是对的。但却不足以说明爱迪生为什么可以完成那么多发明。事实上,他一个人是办不到的。
爱迪生是他所率领的研究团体名称。这个团体包含各行各业的聪明人。他们有不同国籍,这些人有博士、也有人完全没受过教育,爱迪生给每个人依专长取绰号,比如其中有一位纺织工人帕特罗,被称为「艺术」,因为他的手很灵巧。这个团体的人来来去去加起来有数百人,当时发明也赚不了太多钱,所以一年多发不出薪水是常有的事,但是他们仍然愿意跟爱迪生一起工作。
借重别人的专长
爱迪生很聪明,他甚至知道自己还不够聪明,所以必须借重别人的专长,把人放在最适合的位置。他也很擅长鼓励工作伙伴,有人形容他「个性像电灯一样,照亮整个房间」,人们都乐意跟一个会改变世界的人一起工作。
过去常有人自以为聪明,感叹自己是「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其实,做人,不是逢迎巴结,而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和一群人一起学习,尊重对方长处,攀登一个光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抵达的高峰。

摘自:http://www.jiunk.org/archives/47

2008年8月14日星期四

轉舵,除了紀律還要有能力……

2005年初,知名作家王文華辭職去MTV臺灣分公司副總裁暨董事長總經理職位,成為個人工作者。他的一段摸索自我過程很值得轉舵者參考……。

轉舵時會很多不確定的狀態,你必須建立起自己的生活模式,才能自處。有些朋友可能離職後,每天就睡到十一、二點,其實人還是要有事情做,我後來發明出一套方法,把自己當公司經營,每年給自己一個主題去實踐。

2005年,我的主題是「自己」。為了認識真實的自己,我去旅行跟感受,回到校園裡待一個月,跟著學生上課,去想當初最讓我快樂的點到底是什麼?我以為我對物質的需求很低,但當我坐上在大陸的火車裡,連站的位置都沒有時,這是最好的檢驗。你的感受會直接告訴你,你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當你收集了一百個喜歡與不喜歡,你就更了解自己。

轉舵其實一點都不浪漫。你必須要很有紀律,還要有能力。我現在一個人,不管我做的事情,或是我賺的錢,有50%是我在05年後新學習到的東西與資源,但是有一半是我之前累積的,如果在沒資源下就匆促轉舵,會死得很慘。

轉換跑道也很好心力,低潮的感覺,會像是午後的暴雨,忽然下,忽然停。以前我們都是靠著大公司的忙碌,來填補情感的空虛,當你沒有公司,自己絕對會有很孤獨的感覺,比如說,我可能找一些以前的職場朋友吃飯時,當他們回答,最近剛好要出國時,我就知道這是婉轉的拒絕,以前我也這樣拒絕別人。

不過,我現在已經找到了更聰明簡單生活的方式,狀態比過去任何時刻都好。因為做的事自己選擇的事情,一份工作有90%的內容是我喜愛的,這很棒。接受落差,讓我學會謙卑,更可以在不確定、不完美的狀態下,還能正面思考。

關鍵5年 看中國經濟蝴蝶效應

富強的背後《從工廠變環境公敵》
關鍵5年 看中國經濟蝴蝶效應
中國即將成為全不第一大2氧化碳排放國,
中國在生態破壞,也是全世界最嚴重的地方之一。
在這個崛起的大國旁,無論它繼續排放2氧化碳,
還是開始因應暖化危機,改變產業政策,
都會影響緊密相關鄰的台灣。
這個蝴蝶效應,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2007年3月,澳洲最大的運煤港之一—新堡(Newcastle),發生了嚴重塞港事件:大量船舶平均要等上3個星期,才能在新堡完成進港、裝煤。一艘菲律賓籍的船從雷達上看到,後面還排著4十哩長的船,相當於新堡到雪梨5分之2的路!就在新堡塞港的前一年,2006年4月十7日早上,北京天色昏黃,地面、房屋、汽車,甚至每一片樹葉,都覆蓋著厚厚的黃色浮塵,像是下了一整夜的「沙塵雨」。據測量估算,像場沙塵暴在北京降塵高達3十3萬噸,按全市一千5百萬人口計算,平均每人承受2十公斤。
每年春天,這些主要來自內蒙古阿拉善高原的滾滾黃塵,不只侵襲北京,近自日本、韓國、台灣,遠至美國西岸、歐洲,都受到「穿襲」。
也是2006年,深圳寶安區公明鎮有4十家台商企業,在短時間內默默的遷離了深圳,有的往內陸其他城市移動,有的乾脆歇業。他們是公明鎮「節勇防汚」政策列出「不受歡迎」、被近搬遷的一百6十家企業中的4分之一。這群台商,只是第一炮,後頭的還有更多。
隔著遙遠幾千公里,看似毫不干的3個事件,卻有著一條線把他們串在一起。這條線,叫做中國暖化。
中國2氧化碳排放量目前是全球第2大,經濟發展不斷消耗能源,導致澳洲塞港;暖化使北方降水減少,導致大片草原沙漠化。春天地表解凍,沙塵隨季風南下,台灣呼吸道病患增加3成;為了減低工業造成的2氧化碳與污染排放壓力,一波波企業開始被迫搬遷,台商也逃不了……。
中國暖化在全世界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連環效應,姑稱之為「中國蝴蝶效應」,上面的例子只是效應的一角。這隻蝴蝶拍動翅膀,你、我都受影響;它帶給全球的不只是生態上、健康上,更將是經濟上的連環震撼。
注意,沙塵暴不只侵襲你、我眼、鼻,未來更將襲你、我的荷包!
英國國會報告預言:
中國若缺糧一5%,全球物價將上漲
2004年由兩岸百位企業家發起成立的「阿拉善SEE生態協會」,一個關心內蒙古沙漠化的團體,現任秘書長楊平表示:「由於氣候暖化,降雨減少,導致居延海乾涸,原本就過度放牧的甘肅、內蒙古草原,沙漠化越來越嚴重。」他指出,祁連山冰川的融水比2十年前約減少十億立方米,而沙漠每年「長大」面積,超過3個台北市市,已經成為中國北方的沙塵暴,主要源頭。
唐朝詩仙李白的千古絕唱「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至海不復還」,上個世紀黃河還常鬧水災,現在每年在山東斷流約兩百天,只國為暖化成的乾旱,大量減少源頭之水。
根據中國國土資源部去年所做的一項調查,中國在過去十年間已經損失了8百萬公頃的可耕地,其減少的原因中,8成都是因為嚴重沙漠化。
去年中國西南伏旱,一些縣市最高氣溫達攝氏4十度以上。以貴州而言,旱情導致4百6十座小型水庫乾涸,2百5十9萬人飲水困難。田裡沒作物,連玉米稈都幾乎要燒起來了。
更可怕的是耕地減少、糧食短缺的蝴蝶效應。根據中國政府2006年氏完成的<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預計到2030年,中國西部將缺水量達兩百億立方米,農業產量將減少5%至一0%,中國人口卻達到頂峰,大約十5億。如不採取任何措施,屆時糧食缺口將達一億5千萬噸,將造成糧食危機。
英國國會2007年提出<全球暖化對經濟的衝擊>報告中,也以中國這份報告為基礎,預估若是中國糧食自給率降到85%,2030年全球約有3成5到4成的糧食,得要進口到中國。
要這麼大量運輸糧食,油價必將再漲,全球企業成本也會因為油價與運價上漲,而增加20%至50%,接著,全球物價必然應聲大漲。
事實上,生態脆弱的中國,也是全球暖化最大經濟受災國之一。

「氣象災害對中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占GDP(國內生產毛額)的3%至6%。」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指出,中國每年花在救災的經費,高達人民幣兩千億至3千億元。令人震驚的是,這個比率,比全國教育經費2%至3%還高。
氣候災害耗損國力:
直接經濟損失已占GDP的3至6%
但是,在全球暖化的災難裡,身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並非無辜者。由於經濟快速崛起,中國已是世界第2大的2氧化碳排放國,甲烷、氧化氮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全列。
自一992年以來,中國國內每年包括煤、石油、天然氣、水力、核能、風力的能源供給,開始趕不上需求,到了2005年,缺口飆高到需要進口一億7千萬噸的煤才能彌補。中國官方預測到2025年前後(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評估則是2009年),2氧化碳排放總量就會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位。
中國的崛起,還大量消耗資源,連帶影響到全世界可以減少暖化的林地面積。
2004年開始,一條由巴西經玻利給來到秘魯的高速公路,在全球沒有特別注意下動工了。這條公路預計將花費十3億美元、在2009年完工。最重要的是,這條公路將讓巴西,並承諾援助一百億美元的基礎建設。巴西建設公路,便可以順利將原物料及大豆等資源,從內陸運送到太平洋岸,加速供給中國的需求。
《金融時報》前亞洲部主任詹姆士•肯吉(James Kynge)在他的新書《中國撼動世界》裡寫道:「全球所交易的熱帶原木,每十棵就有5棵進進了中國……中國對大平的需求跟吳噬木材一樣令人憂心,巴西的農民看見有錢可賺,便迅速砍光一片亞馬遜雨林,種植大豆賣給中國。」根據統計,光是在2000到2006年之間,巴西就已經喪失了十5萬平方公裏的雨林,相當於4•2個台灣的面積!
面對我國所指控的「環境威脅論」,中國人很不以為然,:「他們自己先過上這種日子,中國只不過是追趕國家、模仿國家,」楊平忿忿的說,「我們處於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很難防御那些高碳產業向中國轉移,否則每年十億平方米那建築材料從何而來?」但中國的國際壓力,的確越來越大。
根據京都議定書協議:5年後中國將面臨巨大減排壓力
根據「京都議定書」協議,到20一0年,所有已開發國家排放溫室氣體,要比一990年減少5•2%。中國和印度等開發中國家在前8前沒有減排義務。但,20一2年「京都議定書」第2承諾期的談判,就不可能再如此輕騎過關。
關鍵時刻,就是這5年。
其實中國對面自己造成的環境破壞與能源危機,也已有了反省的聲浪。
在2004年4月召開的第3屆「綠色中國論壇」上,中國科技學院首席科學家牛文元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創造出的GDP中,至少一8%來自生態環境和資源透支。近5十年來,中國為自然災害付出了人民幣2兆5千億元(約合新台幣十兆元)的代價。
「中國近2十年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血本換資本的過程。」環境學者石磊在《明報月刊》2005年3月號中沉痛指出。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也曾一針見血表示:「中國用了世界3分之一的資源,卻只換得世界百分之4的產值。」
中國猛然的開始改變,而且十分戲劇性。
就在去年4月十7日,北京一夜降塵3十3萬噸的次日蠅國第6次全國環保大會開幕。從黃色沙塵中走來的溫家寶,在開場白中明白宣示今後環保和經濟並重、改變先污染後治模式、從法律面解決環境問題的「3個轉變」。
高能耗投資遭擋駕:
去年停批、緩批的金額就高達3兆
中國政府迅速將「節能、減排(2氧化碳)、降污」列為重點政策。在中國2006年開始的第十一個5年計畫「十一5經濟社會發展規畫」中,明確提出到20一0年的環境保護主要指標—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一0%、森林覆蓋率由一8•2%提高到20%。
僅一年,環保總局在環評這道關口,就停批、緩批對環境有影響的項目檢一百6十3個,投資額達人民幣7千7百多億元(約合新台幣3兆元),其中一半以上是鋼鐵、火電、石化等高能耗、高污染的專案。
中國的地方政府一向把招商引資當成重要政績,一年過去,原訂的目標雖然沒有實現,但中央堅持減排降污的強大意志力,已經在2007年帶出另一波蝴蝶效應。
光是一月十日這一天,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就封投資額達一千一百2十3億元的8十2個嚴重違反環評和環保驗收制度的鋼鐵、電力、冶金、化學等專案,實行停批、限批,並建議監察部門追究有關人員行政責任,更針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河北省唐山等4市,道次啟動「區域限批」政策,暫停該市所有新建項目的審批。8十2個被罰的項目中,上海米其林回力輪胎、宜興協聯熱電,還是中外台資的公司。
接下來,中國針對鋼鐵、有色金屬、化工、煤炭、電力、建材等6大高能耗行業,訂定新的能耗標準。其中包括化工、建築衛生陶瓷、電鍍5金等,都是台商家數或投資金額比例較高的產業。
在3月2十3日出版的《亞太經濟時報》現斗大標題:「建築衛生陶瓷被套上能耗『緊箍咒』」。
「其實,從去年開始,中國政府就把衛生陶瓷的外銷退稅,從一3%降到8%,降幅將近4成,」台灣衛生瓷器龍頭—和成中國公司總經理陳尚賢表示,這表示中國政府已不再鼓勵高能源耗產業出口。至於能耗標準,對於窯爐自德國進口的和成來說,「這個標準還碰不到我們,但顯然這只是第一期,到第2期、第3期,會越來越嚴苛。」所以必須持續把標準拉高,走在中國標準前面。
在江蘇的江陰,有幾家投資頗大的化工業商,例如EPS(可發性聚笨乙烯)年產量們居亞洲一、世界第2的見龍化工,投資上億美元;另外,還有投資千萬美元的永聯化工(台商與中方合資),以及投資額約5百萬美元的龍燈化工。
鐵腕執行「節能降耗」:光深圳就有8百家台商被近遷徙
但現在,江陰配合中央節能減排政策,對於可能造成重度污染的化工企業進柔性勸說及搬遷補償。永聯與龍燈已配合政府政策,雙雙遷往江蘇省在連雲港市專門設立的灌南化工區。
據瞭解,這應該只是江蘇化工業第一波遷移,未來可能還會有規模更大的台資企業被要求遷廠。
高能耗、高污染產業之外,深圳、上海這兩個台商聚集的大都市,更在這一波中國為降低能耗而「優化產業結構」的政策中,感到強大壓力。
然而隨著深圳以環保為手段,據估計,整個深圳光是被近搬遷的台商約就有8百家!
深圳作為台商西進大陸的第一站,其過去2十多年的經濟發展中,台商執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截至2005年底,累計已有4千多家台資企業在深圳發展,投資額達5十一億美元。
這些台商都是中小型工廠,剛到深圳時,確實享受到很多稅率、土地、勞力成本低廉的優勢,獲利豐厚。但是深圳漸漸成為中國南方面對國際的大都市時,許多都已經在中國安逸許久,現在卻突然面臨被迫搬遷,有人乾脆歇手,拿錢投資大陸和台灣房地產,許多家具業者則往原料產地越南跑。
深圳市台商協會常務副會長莊世良指出,深圳市政府曾下發一份「關於扶持外貿加工型港台資企業完成產業轉型」的條例,明文指出污染與高能耗兩條絕不寬貸。
「哦!他們執行能力很強。」莊世良說,深圳電力供應不足,高新科技、優秀產業可以豁免停電,但是高能耗的傳統產業,一定要有了有計畫出來,今年降一0%,明要降20%,否則,就要離開深圳。
「這些主動和被迫離開深圳的台商,都屬中、小型傳統產業,」深圳市台商協會榮譽會長、深圳金順台藝品廠董事長鄭榮文說,台商協會正協助他們,以集體遷移的方式,為大家找尋最適合的落腳地。
考察的地區,包括江西、湖南、蘇北等環保、工資標準還沒有那麼高的地方。目前江蘇省啟東市已經劃出一塊9百畝的土地,作為深圳台商工業園區,浙江省鎮江市丹徙區也跟深圳台商簽約,將設立工業園區,接受台商的整體搬遷。
新舊產業重新洗牌:連鴻海富士康也面臨轉型壓力
但,若中加國的環保政策更加擴大,這群台商會不會像蝴蝶大遷徙一樣,需要一直的往內陸移動,落腳之地越來越艱苦?誰也難預料。
其實別說小廠,連深圳的出口冠軍—鴻海集團的富士康,都面臨轉型壓力。2005年,富士康出口額為一百億4千萬美元,幾乎占深圳全年電子產品出口總量的5分之一;但深圳市政府卻也毫不特別給予優惠,一樣要求富士康引進部分研發環節,以技術含量較高的產業鏈取代部分勞動密集型加工生產。
「中國不只要做一個大國,她也要做一個強國,」莊世良對於中共的做法,能夠理解與支持。「一個地球如果不會進步,你在那裡也沒有什麼意義。」他認為,台商自己要升級,否則,到哪裡都一樣,最後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中國抗暖化動起來,「將引爆2十一世紀工業淘汰舊產業、新贏家出線的最大一波動能。」日本總和經濟研究所去年在胡「3點」之後,就提出了這樣的觀察。
在「十一5規畫」中,迴遷(循環)經濟、節約能源、環境保護等問題被放在每個國家戰略的高度。根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報告的分析,中國十一5計畫,將投資GDP的一•23%在節能、清潔等技術,預計將達到2 民幣一兆4千億元。
中國將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強長江、黃河等重要水源及沿線水污染防治力度。環保以及新能源等相關的設備製造商,在下一個5年無疑將獲得巨大的發展機會。
為了搶進中國的節能市場,奇異公司在2006年5月就宣布投資5千萬美元在中國研發綠能科技,其中大部分投資在奇異的上海研究中心。
「在暖化或抗暖化的兩條路上,無論中國往哪邊走,都是一條震撼全球經濟之路。」日本總和經濟研究所下了如此結論。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史登提到,全球暖化經濟代價超過一次與2次世界大戰。
在2十一世紀這場迫切的危機中,中國無疑是關鍵中的關鍵。

關鍵時刻中國正處在經濟與環保的交叉點,下一步走向哪裡?台灣必須特別關注。

鑽石業好發戰爭財

英國廣播公司(BBS)八月二十八日報導,南非在八月底挖出全球最大鑽石——據稱有七千克拉,是現有最大鑽石的兩倍,此事真假雖仍未定,不過卻成功吸引世人對鑽石業的注意。

鑽石業進來重放光明,彭博社(Bloomberg)八月二十八日引述的報告指出,二○○○年以來鑽石庫存量減少七五%,未來三至五年沒有任何鑽石新礦投產。中國、印度躍為鑽石需求成長最快的兩個市場,供不應求使鑽石今年上半年價格上漲八‧四%,多家鑽石業者如Aber Diamond、Shore Gold及Trans Hex Group的股價也在下挫五○%後開始反彈。

鑽石業再度發光主要因供不應求,但這種供給不足,卻似乎是鑽石開採業者可以造成的結果。兩位經濟學家Massimo Guidolin、Eliana La Ferrara的研究就顯示,非洲生產鑽石國家戰亂不斷,採鑽業者反而因缺少競爭對手而可維持壟斷。

以非洲西南岸的安哥拉(Angola)來說,此地為非洲第三大鑽石生產國,但長期內戰使當地開採鑽石成本相當高,採鑚公司得雇用私人武力以防範叛軍攻擊,每個月請這些保鏢保護一座礦就得花五十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六百萬元)。

戰火若能平息,業者就可省下這些成本,對公司股債應有正面助益,但事實正好相反:五年前叛軍首領Jonas Savimbi被安哥拉政府軍擊斃,雙方即簽署停火協議,然而和平消息傳出,投資人卻大賣這些採鑚公司股票,幾天內就讓這些公司股價平均下跌一二%

和平時期,反讓採礦權成本飆升

兩位經濟學者解釋,雖然正這些戰亂國家採礦成本奇高,但像Mano River Resources、DiamondWorks、Rex Diamond等公司多年來仍持續在非洲各交戰區開採鑽石,原因是有這些戰亂,其他對手就無法進入當地與其競爭。

如以色列鑽石大亨Lev Leviev,原本在安哥拉鑽石市場有獨占權,在和平即將來臨時,有六家公司想進入該國向政府購買開採鑽石權,其中之一就是幾年前因當地戰亂而推出的鑽石龍頭業者戴比爾斯(DeBeers)。然而如今Lev Leviev仍是當地鑽石市場最大業者,而且他仍持續運用手段排除其他對手。
和平另一個出人意外的壞處,則是讓公司買采礦權的成本增加。過去政府和叛軍作戰,因為急需現金買武器,因此對這些採鑚公司提出的不合理價格只能乖乖接受,但和平時政府卻可以慢慢和這些公司討價還價:二○○二年採鑚業者付給安哥拉政府的開採鑽石特許權費用,為三千七百五十萬美元,但一年後這個數字卻飆升到一億一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十六億元)

戰爭對當地人民是場災難,但對在當地已有獨占權的採鑚業者來說,卻是阻擋新競爭者的有效手段,此外戰時支付給政府的特許費用也較少,雖然研究並未證實這些企業會可以讓戰爭延續,但對股東來說,這卻是讓他們獲利的好方法。

採鑚業者固然可靠戰爭「火中取栗」,但若以為當前市場都是這些鑽石公司出售的黑心產品可就大錯特錯:據Diamondfacts.org的數據,如今全球鉆石九九%來自沒有戰爭衝突的地區,而鑽石也不見得是如好萊塢電影「血鑽石」(Blood Diamond)所描述,是當地武裝分子拿來買殺人武器的經費來源:非洲每年生產八十四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千七百八十億元)價值的鑽石,已有超過五百萬人因此收入而獲得適當醫療,非洲南部的波札那(Botswana)更因鑽石收入,使每個孩童到十三歲前都可受免費教育,因此即令有採鑚業者利用戰爭維持壟斷,也不應抹殺鑽石為這些窮人帶來的貢獻。

藍色大怪獸

有人戲稱:建築師如果想出名,就設計建造一座大怪物吧!建築師高松伸因為涉及ARK大樓,巨大渦輪引擎的機械怪物造型,使他名譟全球!而建築師渡邊誠也因為設計一座機械獸般的建築——青山製圓學校,令全世界建築界矚目。

九○年代,沒沒無聞的中年英國建築師威爾‧艾索普,竟然以一座藍色機械建築設計,擊敗同時參與競圖的高科技風格建築師——諾曼‧佛斯特爵士,嶄露頭角,過去不曾注意過他的業主們,開始找上門來。

位於馬賽附近的隆河河口縣縣廳大樓建築,建築師大膽採用鮮豔的藍色,用以與地中海的青空藍海相輝映,漂亮的青藍色,美化了附近工業用地的枯瘠,建築師有意將它塑造成一隻藍色的大鯨魚,居民卻稱它是「藍色大怪」。建築師艾索普曾經事師建築電訊學派,因此也著迷於機械美學的建築類型。

這座藍色的大怪獸擁有連續X型的腳,結構十分嚴謹,整座大樓機能簡潔清楚,有著明亮採光,似乎有意繼承現代建築大師柯比意的「馬賽公寓」精神。主建築旁的議會廳像是隻火星來的長腳怪物,又像一只巨大的瓦斯鋼瓶,等待著火爆議會不預期的發作。縣政廳建築地底下設置了地鐵站,地鐵列車為洽公民眾及公務員們帶來極大便利,也為這隻怪獸帶來可以移動的想象。

這種機械怪獸般的政府機關建築,在台灣不知會不會受到民眾歡迎?不過在台灣敏感的藍、綠政治環境中,可肯定的是:建築物強烈鮮艷的顏色,必會招致敵對黨派強烈批判吧!

鍋餅與餡餅

江浙人跟北方人一樣,喜歡吃薄麺皮夾餡做的鍋餅,一直以來,稍具規模的江浙式餐館,菜單里多半會列入鍋餅。大多數人最熟悉的,莫過於飽餐一頓後,點上一道裡層為棗泥或是豆沙餡的鍋餅,台灣人特別喜歡吃芋頭,有的店家還會加賣芋頭餡的鍋餅,又香又軟的鍋餅,跟豆沙小包或是棗泥包般,是廣受歡迎的甜點。

其實鍋餅也可以像韭菜盒子跟牛肉餡餅般,做成鹹的口味,菜肉鍋餅就是一例。江浙人把做菜飯用的青江菜剁碎,以棉布包緊了擠掉水分,加上碎豬肉末,調上味當餡,捲裹在長方形的麵皮裡,用文火慢慢煎熟,就是可餐可點的鹹菜肉鍋餅。

台北永康街商圈,是江浙菜館的頭號戰區,鼎泰豐、高記的業績光環,讓許多業者卻步,有名廚坐鎮的「福饗園江浙菜館」,依然擊起戰鼓,加入激烈競爭。除了幾道膾炙人口的招牌菜,菜肉鍋餅改良成的菇蔬芝麻餅,更能印證依據餐飲界行話「一家店的水準如何,光看點心就能明白。」

「福饗園」的菇蔬芝麻餅,選用了香菇、珊瑚菇、柳松菇、與杏鮑菇四種菇蕈以及切碎的青江菜及豆腐乾末,還有核果類的栗子及芝麻;為了提鮮,還要加上海鱸蝦為餡。餅皮因為融會了北方式水麵(水加麵粉)的做法,口感上較傳統江浙式鍋餅酥脆。

牛肉餡餅有如中國式的漢堡,它跟美式漢堡最近似之處,是夾在餅皮裡的內餡,全由攪碎牛肉煎熟,形成圓餅模樣。最不同的,是牛肉漢堡以圓麵包,來夾煎好的牛肉餅;而牛肉餡餅是將生的牛肉餡包入生麵皮中煎成。口感上,中國人的牛肉餡餅,餡中所含的湯汁,也較西式牛肉漢堡多。

台北市東豐街的「半畝園」,是家老字號牛肉餡餅店,單是賣餡餅、捲餅、小菜跟綠豆稀飯,能在仁愛商圈立足幾十年,成果相當不易。它們的牛肉餡餅,風味始終如一,咬下的一瞬間,飽含的湯汁快速流出,就跟吃胡椒餅一樣,吃牛肉餡餅的時候,總要防著滾燙的湯汁燙口。即便如此,卻是快樂滿足的負擔。

台灣近年來北方館漸趨沒落,想吃頓地道的北方菜,像樣的北方點心,誠非易事。打著北方館名號的館子,竟連鐵板牛柳、蔭豉蚵也赫然出現在菜單中,相較之下,「半畝園」的忠於本色,不改原味,格外值得老饕珍惜。

營收成長一成成本費用也降6%

不景氣導致消費減少,以及民宿興起,今年第二季,花蓮的六家大飯店總營收比去年同期下跌了○‧五%,但其中遠雄悅來大飯店的營收卻較去年同期減少了六%。

能有如此佳績,要歸功於總經理王慶祺在今年開始徹底執行的「日清日結」策略,籍由每天緊盯數字變化,即使找出有問題的環節,要求相關部門馬上改善。因此不但每天結算住宿收入、餐飲收入等數字,連每天的成本、費用都必須列在報表上。

為每日呈現各部門確實損益設計量身訂做的報表

「每日結算要有意義,前提是,消除預估值和實際值的落差,」財務室經理王雪慧表示。

為了讓主管們在隔天晨會上檢視所有營業數字,各單位必須明確列出當日的收入和支出,例如餐飲部,一改過去每個月底盤點食材的做法,當天取用了哪些材料,都必須一一列出,以便明確計算;而隨著旅客人數變化而調整的員工數以及他們的加班時數,人事部也必須整合客房、餐飲等部門,求得精確記錄,好讓原本該是月結的人事費用,能夠被切割成每日計算。這些原本月結的數字,要改成每日呈現,大概花了四個月才上手。

他們也量身訂做所需要的報表,以每日呈現各位部門的確實損益,遠雄悅來飯店重新設計報表,並由內部資訊人員自行改版電腦系統,整合各部門電腦作業。例如商品部的POS(銷售點管理系統)系統,是以條碼入帳,有別於其他部門的程式,因此剛開始運作時,總是抓不到商品部的損益數字,系統經過一個月的修改、測試,才成功讓商品部的數字呈現在報表上。

財務部門扮演整合樞紐

把關食材價格、找出業績異常

而原本被視為後勤單位、一個月才需要做一次報表的財務部門,也加入前場的戰線,甚至成為整合所有部門的樞紐單位。

財務部的同仁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三十分鐘之內上電腦系統抓取不同營運單位昨天的營運資訊,整理完這些資訊,以利王慶祺在九點半的晨會上與各主管一一檢討。

此外,財務部也要肩負檢驗數字是否合理的責任,王雪慧舉例,財務部必須每個禮拜確認一次市場價格,雖然採構食材的價格是按照合約價,但是像今年香蕉的價格大跌,即使香蕉採構合約是每季一期,財務部還是會提醒採構目前市場價的變化,請採構和廠商協調。

「有很多經營的問題,光看月報表,是檢查不出來的,」王慶祺強調。例如SPA部門的客人數應該要和每日住房人數有正向相關性,但是一開始每日報表上的數字卻沒有表現這個,正相關。
因此王慶祺立即召開檢討會探討原因,摒除客源屬性不同等外在影響因素,才發現按摩師原本的薪資結構設計錯誤,因為高低薪、低獎金,讓按摩師不會主動向客人介紹產品,甚至當天身體稍有不適,就干脆一天不接待客人。

王慶祺說明,唯有根據每天產出的數字,才能找出癥結,改善營運。現在按摩師就改成根據低底薪、高獎金的制度給薪,因此SPA的客次從平均每天七人,立刻拉高成平均每天十五人,「以前只看月報時,還以為SPA所能帶來的收益,就是平均每天七人呢。」

培養同仁跳脫只看營收的觀念

業務、主廚也學會計算收益

自從把當日的所有費用、成本都列入計算,員工們漸漸跳脫只看營收的觀念,例如業務部以往為求業績不惜降價,在「日清日結」實行後才體會,當客數超出一個區間范圍,清潔、服務等費用才會有增減。因此若以太低價招攬旅客,讓客數跳升至下個區間,反而可能讓公司賠錢;反之,若未達該區間費用所能承擔的最大客數,業務就可以促銷剩下的房間數,以求收益的最大化,銷售策略變得十分有彈性。

在「日清日結」制緊迫盯人的策略之下,各部門主管、主廚,一改往常聽命行事的作風,也會事前計算自己部門的支出,甚至在晨會上和財務人員討論晨報數字的精確性,「比起以前快樂工作二十九天,每月最後一天再來煩惱業績,你可以發現他們現在越來越有經營的概念了,甚至會跟財務的人argue(爭論)怎麼樣算比較對呢!」王慶祺語帶欣慰的表示。

濟貧比抗暖更造福人類

濟貧比抗暖更造福人類

溫度上升的危害,暖化論者說得頭頭是道,但對抗暖化究竟得花多少資源?效益是否大於成本?是否還有更能造福人類的事?暖化論者卻甚少提及,本欄最後一個全球暖化系列就來探討這個暖化論者「環保懷疑論者」、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副教授隆柏格(Bjorn Lomborg),2003年號召一群經濟學家(包括四位諾貝爾經濟學獎金得主)成立「哥本哈根共識」(Copenhagen Consensus), 該組織基於「資源有限,若我們不能每件事都做,該先做哪件事?」將全球各類問題排序後,結果最不需優先處理的正是氣候變遷問題。

哥本哈根共識認為,運用全球有限資源,最優先要做的好事是預防各種傳染病,如艾滋病防治計畫預計花費二百七十億美元,可避免在2010前多出二千八百萬名新患者,其效益將是成本的四十倍,隆柏格稱這計畫是「全世界所能做出的最佳投資」。

其他優先要做的好事包括解決營養不良問題,全球超過一半的人因日常飲食缺乏鐵、碘、維他命A等營養素致病,若將資源用於解決此問題,也可創造極大效益;或將資源拿來建立自由貿易體制,每年可為全球帶來二兆四千億美元利益;不然也可拿這筆錢來消滅瘧疾,提供蚊帳或治療藥物只花一百三十億美元,但其效益可達成本五倍。

哥本哈根共識將氣候變遷排在最後,是有為他們認為做這件事效益不佳。事實上減少各國排放溫室氣體的京都議定書,隆柏格計算每年執行成本達一千五百億美元(提供全球十億窮人缺乏的干凈水源只花兩百億美元),而且只能把溫度升高往後延六年。

延後六年升溫要花一千五百億美元

加拿大安大略奎夫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 in Ontario)經濟學家Ross Mckitrick也表示,京都議定書每減少一單位排放溫室氣體的成本(邊際成本)是呈指數性增加,但邊際利益(如果有的話)是呈線性增加,所以不論從什麼角度看,即使是最小規模的減排,所消耗的社會成本也會比效益還要大。

據世界銀行今年四月公布「世界發展指標」(WDI),全球每日生活費不足兩美元的有二十六億人,這些貧困人口面對的最重要問題,並非全球暖化,而是死於一些只要投入經費,就很容易預防的疾病。和對抗暖化這種「成本確定,報酬不明」的投資相比,隆柏格問:「我們是否能用不同的投資為世界做更多事情?」

2006年十月底英國經濟學家史登(Nicholas Stern),在鼓吹各國對抗全球暖化的報告中稱:只要每年花全球GDP(國內生產毛額)的一%、富國GDP的一.八%對抗全球暖化,就能避免未來GDP二○%的損失,看似成本低廉,但劍橋大學經濟學家Partha Dasgupta卻提醒:這個數據已是全球每年國際援助的七倍!

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謝林(Thomas Schelling)也說,依賴農業的開發中國家會受到氣候變遷加大影響,以開發國家與其每年花大錢對抗溫室效應,讓開發中國家可以在五十年後受惠,那何不把這筆錢直接來援助開發中國家,讓它們盡早躋身已開發國家而不用再「看天(氣)吃飯」?

在「京都議定書」問世不久,牛津大學經濟學家Wifred Beckerman就曾批評,為了一百年後人類的福祉,就讓現在的人們揹上沉重的負擔,實在沒道理,更何況一百年後的人類比現代人還要富有、收到氣候影響程度更小。在暖化論者極力鼓吹對抗暖化的必要性時,或許更應該說服大眾,為何要用有限資源來做這件效益不確定的事。

窺看林志銘虛擬世界裡的真實人生

獨特、唯一
窺看林志銘虛擬世界裡的真實人生
「這些只屬於自己的獨特經驗,在一口一口緩緩的啜飲中,我嚐到了何為珍貴、無法復製…」林志銘若有所感地說

一點創意,500萬人共築愛情公寓
穿越虛擬愛上你。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有個充滿溫馨與愛的社區,在這裡你可以親手建構一個家,家具你來選、窗簾你來挑、牆壁色彩你來設計…一點一滴慢慢建構,你終於有了專屬於自己的窩,於是友情開始來登門拜訪,愛情也跟著來敲門。這樣的空間深深吸引追求愛情的世間男女,而且超越實體世界距離的限制,目前兩岸三地已超過500萬人進往這裡尋找人生的真愛。
這個與一般交友網站截然不同,充滿創意而獨特的「愛情公寓」,正是由林志銘和三個創業夥伴一手打造。在這無限大、無限可能的虛擬空間裡,林志銘就像「愛情公寓」的包租公,更像是愛神邱比特,熱情地幫助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其實,我們就是現代版的媒人婆,網友結婚還會寄喜帖給我們呢!」依然不脫大學生氣質的林志銘開心驕傲地說。
相對虛擬世界裡清晰豐富的角色,林志銘在實體辦公室的角色就顯得平凡多了,舊公寓打通的大空間,連後現代也稱不上,身處其中的林志銘看起來和其他20多位工作夥伴根本沒什麼兩樣。

創業種子從虛擬世界發芽
談到當初為何大學一畢業就一頭栽進創業的地域裡,而且幾經失敗依然執迷不悟,林志銘有點答非所問地說:「我和張家銘(另一個創業夥伴)從高中時代就熱愛電玩『世紀帝國』,知道現在只要聚在一起,一定就是聯手和對方廝殺三天三夜。我們喜歡策略思考、全盤佈局,無論勝、負、成、敗都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感覺。」原來在虛擬世界當總司令、動腦筋、想策略的角色,和不迴避強勁對手,只想著如何出奇制勝的遊戲精神,都一一落實在他們現實世界創業、經營自己事業體的過程裡,對林志銘而言,虛擬的世界似乎比現實世界更熟悉、更真實。
不服輸 只臣服於理想
而在另一個虛擬的漫畫世界,林志銘也看到了自己,「其實小時候,我很少扮演『火車頭』的角色!」也喜歡看漫畫的林志銘說,最愛的漫畫人物是安達充《H2》(中譯《好逑雙物語》)中的男主角國見比呂。「我覺得自己蠻像那個高中生,看起來ㄋㄠㄋㄠ的,碰到女生就害羞退縮,但對打好棒球(追求所愛)一事,卻又如此執著。」林志銘坦言,在略顯清瘦、單薄的外表下,其實一點也不怕硬碰硬,蠻不服輸的。好像跌倒了還會很慶幸,因為摔跤了才有機會見到路上那塊石頭,至少,現在手上多了塊石頭、而非兩手空空!

改變的是外在 不變的是自己
從捧著嘔心瀝血的企劃案去尋找金主卻被狠狠K一頓,到現在國際投資公司爭相挹注大筆資金;從自家頂樓加蓋的小閣樓開始,一路走到事業版圖已迅速擴大到整個大中華地區,並雄心勃勃地準備進軍日、韓市場;從默默無聞、一文不值,甚至三餐不濟的窘境,到目前被稱為擁有1.2億身價的網路新貴…,透過大眾媒體和閃爍的鎂光燈看林志銘,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語。倒是在高中時就是同班同學,也是創業夥伴之一的舒雨凡眼中,林志銘卻是「從未改變」,「就像他那顆小虎牙,一直都長那個樣。」30歲不到,面對突如其來的羡慕目光和令人咋舌的上億身價,林志銘自己又如何看待呢?「沒什麼不一樣,下雨也一樣。」靦腆地笑一笑,看看周圍的人,仿佛這根本就是個不存在的問題。也許一直不變的、最根本的林志銘才是獨一無二,無法被取代的!

寫自己的故事,珍貴無法復製
無論在網路世界或現實世界都有一群好朋友圍繞著林志銘,「因為我有點熱血、又有點雞婆」、「可以幫助別人是我最大的快樂」,依然保有赤子之心的他把網友視為要守護的家人,工作夥伴是一輩子的朋友,很享受和他們相處的時光,「尤其是愛情公寓創業四人組聚會慶功時,我們不開香檳,我們喝威士忌,因為威士忌才是我們的語言。」林志銘表示純麥威士忌,單純又蘊藏著複雜而深邃的多層次口感,很像他們四個人單純的創業動機,卻因而一起經歷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波折,除卻「愛情公寓」之外,他們的背後有著更多不為人道的動人故事,「這些只屬於自己的獨特經驗,在一口一口緩緩的啜飲中,我嚐到了何謂珍貴、無法復製…」林志銘若有所感地說,他和夥伴們的故事現在才真正開始。

獨立專業經理人

在商周二十週年慶「客座總編輯」系列報導中,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是第一位登場的台灣國際級企業家。
一個月初,他與商周編輯團隊提出構想,計劃以「獨立專業經理人」(簡稱獨立經理人)為題深入探討。經過兩個月籌劃,就在張忠謀與本刊深入訪談前一週,台積電的大股東飛利浦(Philips)宣布了逐步釋出台積電持股的計劃,也一併辭去台積電董事。大股東逐漸淡出董事會,讓獨立董事過半,一直是張忠謀為記續經芝,而推動「公司治理」的目標。
次一週,三月中旬,商周轉隊與張中謀進行長遠四個小時的訪談,主題轉繞著「獨立專業經理人」。或許用訪談的方式,他仍無法就此議題進行完整表達,自承「很注重細節」的張忠謀,決定親自提筆,將他對公司治理的相關理念做通盤閱述。這是張忠謀繼一九九八年選寫自傳後,第一次親自提筆為媒體選文,且在三天之內耗費約十小時完成。他開玩笑的說,若是自傳下冊寫作也有如此速度,那幾個星期內應可完成自偉。以下為張忠謀親筆選文:
為何要談獨立專業經理人?
這個念頭的起源,我已在「客座總編輯的話」裏說了(詳見第十六頁)。有了這個念頭後,我又想起幾個連帶的問題。
第一個連帶的問題是:在台灣,企業經營權爭奪似乎是常態,,而在經濟先進國家,經營權爭奪卻非常少見。台灣經營權爭奪的起因,往往是一位股東投資二十幾個百分比、十幾個百分比,甚至幾個百分比,他就要控制董事會;控制了董事會,他就有經營權。
為什麼要經營權呢?我想動機不出於三:一、我(或我的人)有能力把公司經營得好,為全體股東創造最高利益。這是很高貴的動機,但是這個動機可以在我所建議的「獨立專業經理人」機制下求解答。
第二可能的動機是:有了經營權,我控制公司的資源,也就可以輸送利益給我別的投資的公司,或我自己。這個動機當然完全違背良好的公司治理,也完全違背獨立專業經理人原則。
第三可能機是懷疑或防禦性的:假使我沒有經營權,而是別人有經營權,那我就難保別人不輸送我的利益給他。這個動機在獨立專業經理人體制下,也不會存在。因獨立經理人不會偏向大股東,而是為全體股東謀利,懷疑與防禦的動機就不存在。
所以,我想如果獨立專業經理人在台灣變成常態,而不是例外的話,台灣企業的經營權紛爭該會少很多。
第二個我想起的連帶問題是:怎樣才能產生獨立專業經理人?其實要先產生好的公司治理制度,才能產生獨立專業經理人。
什麼是獨立專業經理人?
什麼是獨立董事?
專業經理人是專門經營一個公司的人,他可以是公司的大闆,也可以是大老闆聘雇的一個人。
獨立專業經理人,是獨立於大股東(大老闆)的專業經理人。通常,他是由獨立董事過半數的董事會聘雇的。獨立董事的意義是:獨立於大股東及經營階層,所以由他們過半的董事會聘雇的經理人,應獨立於大股東。
獨立專業經理人這我詞,是我想出來的。西方中有專業經理人(Professional Manager),但沒聽過獨立專業經理人(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Manager)。這是因為西方的專業經理人,大部分都是我所謂的獨立專業經理人。而在台灣的情形,很不一樣,許多專業經理人雖名義上為董事會所雇,但事實上是大股東請的。所以在台灣,獨立專業經理人不但是新名詞,而且是新現象。
大股東決定專業經理人有什麼壞處?
大老闆聘雇的專業經理人,即使大老闆不對他說,他也會知道他必須顧到大老闆的利益。這往往與專業經理人必須為全體股東謀最高利益的責任衝突。
全體股東當然包括大股東,但是大股東不應該期待高於他持股比例的利益。至於剛才我所說的衝突,當然有。假使大老闆要再開一家公司,要這家公司投資新公司,這個專業經理人能不投嗎?假使他投,他有顧全全體股東利益嗎?三星電子(Samsung)就是因為投資三星集團內別的公司,才被認為是公司治理不健全。在台灣,你現在就已經看見一大堆企業被檢調偵辦的事件了,而且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假使老闆要在公司裏用一個人,專業經理人能不用嗎?用的話,他是否顧全了全體股東的權益?假使老闆另有一個公司,與這家公司有業務往來,這家公司的專業經理人是否能完全為這家公司全體股東利益著想?
獨立專業經理人,一定會比老闆自己經營、或老闆雇一個專業經理人更好嗎?
當然不一定。事實上,老闆經營公司,尤其是中小企業,有許多很成功的例子。但從小股東立場,老闆自己經營,或雇一個專業經理人經營,就難免會有偏向老闆利益的懷疑。除了這個懷疑外,還有經理人才來源與接班問題。
老闆挑選經理人的圈子,往往是相當小的圈子:家族、或直接間接認得的人。因為老闆挑人,要挑他能信得過的人。信任往往比能力更重要。這樣一來,能挑人的圈子就小了。
獨立董事過半的董事會,挑選經理人的圈子就大得多了,全世界的經理人才都可考慮。當然,挑中的人也必須要能被信任。但是,董事會除了看候選人品格外,還有董事會建立的監督機制,確保經理人的行為沒有瑕疵。就像我剛剛所說,先要產生好的公司治理制度,才能產生獨立專業經理人。
有了獨立專業經理人體制,接班問題也比較少。正如政治威權體制下,領導者可能非常英明,但接班總是大問題。獨立專業經理人制度比較接近民主制度。
評量獨立專業經理人績效的主要標準為何?
這應該由每個董事會決定。一般說來,股東回收很重要。股東回收主要是一、股息,二、股價,而股價往往比股息更重要。股價往往要看整個股市的榮衰,但與公司的成長率和獲利率有很大的關係。
此外,公司的聲譽、員工士氣、市場占有率、公司是否善盡社會責任、有沒有找好人才、保留好人才、與董事會溝通是否順暢,有否忠心執行董事會的指示等等,都江堰是獨立經理人的評量標準。
事實上,董事會評量獨立經理人的標準,與老闆評量他所聘經理人的標準,可能只有一個大不同點。老闆的重要標準會是:這個經理人是否忠心於我,以及我的利益?董事會在評量獨立經理人時,就沒有這個標準了。
好的公司治理,才能產生好的獨立專業經理人,怎樣才是好的公司治理?
門克思(Robert Monks)與米諾(Nell Minow)合著的《公司治理》(Coporate Governance)一書,開宗明義的說:「公司治理是決定公司方向及表現的不同參與者間的關係,主要參與者是:一、股東,二、董事會,三、以CEO(執行長)為首的經營階層。」
良好的公司治理,第一步應有獨立、認真、有能力的董事會。獨立在這裏的意義,是「獨立於大股東,獨立於經營階層」,而忠於全體股東。獨立董事的獨立意義也如此。董事會應至少有過半以上的董事,是獨立董事。事實上,歐美許多董事會,幾乎除了CEO外,所有董事都是獨立董事。
為什麼要有獨立董事會?為了保護小股東權益。董事會不應讓大股東(們),拿到他們股權比例以上的公司利益;同時,除了透明的經理人報酬外,也不應讓經理階層拿到因為經營公司才能獲得的利益。
怎麼才是認真的董事會?嚴肅對待它的責任,就是認真。
董事會第一個責任是監督。它必須監督公司守法、財務透明、及時宣告重要訊息、沒有內部貪污等等。為了善盡監督責任,董事會必須建立組織和管道,例如:審計委員會、屬於審計委員會的財務專家、外部稽核師、內部稽核、內部檢舉管道等。
董事會第二個責任,是指導經營階層,在這點上,我很鼓勁一八六七年Walter Bagehot著作《英國憲法》(The English Constitution,闡明英國政府的運作過程,分析英國憲制如何運作成功,是政治學經典著作之一)中,關於維多利亞女皇權利的闡述。雖然現代企業董事會不是十九世紀英國女皇,現代企業經理階層也不是十九世紀英國首相,但Walter Bagehot的語言,仍可適用於現代企業董事會對經理人的指導關係上。Bagehot說:「女皇有三權:被諮詢、鼓勵、及警告」(the right to be consulted, the right to encourage, the right to warn,見左圖)。董事會在指導經營階層責任上,也有這三權。請注意,「被諮詢」是一個權利,也是一個責任,並不是「經理人不問我們也就算了」。為了執行這三權,董事會應花相當多時間聽取經營階層的報告,也應花相當多時間與經理階層對話。
董事會的權力,實際上超過於維多利亞女皇。維多利亞女皇不能雇免首相,但董事會可以雇免經理人。雇免經理人,也就是董事會第三個責任。
董事長的角色是什麼?
有能力的董事,推舉出一個領導人——董事長,就成為有能力的董事會。
怎樣是有能力的董事呢?我認為董事在他的行業的資曆成就,應與CEO在他行業的資曆成就至少相彷彿,或超過CEO的成就,不然,董事也很難盡我剛剛講的董事會的三個責任:監督、指導、雇免經理人。
董事長領導董事會。他不能命令董事們,也不能罷免他們。但他必須用他的智慧、判斷力、說服力,領導董事會。沒有領導,董事會就會「群龍無首」,也就不能盡他們對全體股東的忠誠之責。所以董事長的角色非常重要。
董事會是否該制定公司的策略?
許多國內、國外公司,都把制定公司策略做為董事會權責。我的想法並不如此。董事會既不能投入足夠時間,又無足夠專業知識,又無足夠資訊流(infornation flow),所以不應該制定策略。制定策略應該是以CEO為首的經理人的責任。
但是,策略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我曾說過:「對的策略是成功的一半」。經理人必須對董事會提擬策略,董事會必須判斷這是高成功機率的策略。董事會也必須經常檢討策略的進展,而且有需要時,敦促經理人做調整。在經理部門擬定策略時,董事會應該充分運用我剛剛所說的「指導三權」:被諮詢、鼓勵、警告。
與台灣其他大企業比、台積電的獨立董事報酬為何相對較高?
台積電的董事酬勞總數,不超過稅後盈餘的百分之一。在這總數中,經理人不拿,國內董事拿的都一樣,國外董事因為要長途飛來台灣開會,投入時間比較多,所以比國內董事拿得略多。
台積電董事會「認真、有能力、獨立」。每位董事都是一時之選,每位董事在他行業的資曆與成就,都可與CEO在他行業的資曆成就相比擬。對於這樣高品質的董事酬報,我有一個約略的衡量標準(rule of thumb):他們投入董事會事務的每天酬報,應與全時工作的CEO的每天酬報相比擬。這個大約定律,並不永遠都準,但長期看起來,也還差不多。
我研究西方式公司治理,已有四十年。四十年前,我就常常在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nents)董事會做報告,70年代和80年代,因為在德儀升級,更常常列席董事會。那時候德儀董事長海格底(Patrick Haggerty)不但是創新型的企業家,在公司治理方面也是創新者、改革者。
德儀早有各種屬於董事會的委員會,有一度甚至有兩種不同的董事(性質與國內常務董事不同)。海格底的創新和改革並不一定成功,但是我從他學到不少。離開德儀後,我又被邀為好幾個大大小小美國公司的董事。當然,做了台積電董事長後,我對公司治理問題有更多的思考。
光是良好的公司治理,不能使一個公司快速成長及獲利,正如光是一部好憲法,不能使一個國家強盛。但是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增加企業成長獲利、永續經營的機會,而且也往往能增加本益比,提升股價。

學臺積電分紅,賺百萬年薪

下田耕種能領薪水、又能分獎金?

斗南新佃農團隊,移植高科技分紅模式,用績效管理讓農夫躋身百萬年薪俱樂部。

一群年輕人為何愿意拿鋤頭、當佃農?關鍵之一就是,高科技的分紅模式被移植到馬鈴薯田。原來,到斗南當佃農,領的不只是薪水,就跟到臺積電上班一樣,有分紅績效制度。讓佃農跟專業經理人一樣,講績效也講管理,一年薪水加分紅獎金,最高年薪百萬元。

這套制度讓南臺灣只剩老人與小孩的農村,出現年輕的六、七年級生下田「荷鋤」,因為當佃農也可以有「錢景」。

時間回到半世紀以前,租土地來耕種的佃農,在民國三十八年「三七五減租」以前,佃農的收入有一半以上要給地主,大地主吃肉,辛苦終年的小佃農啃骨頭,世代貧窮。因為,他們沒有土地、沒有知識、沒有資金。

斗南農會總幹事張有擇顛覆這一切。他想,既然農會總幹事都能因為績效而分紅,為什麼農夫不能分紅?他研究五年,反覆改進後,革命性的將農夫的角色由一拆解為二:一種叫做機械耕作員,另一種較資深的是田間管理員。

田間管理員擔任「總經理」的角色,除了領固定薪水,還加上浮動分紅。農夫分紅?沒錯,你完全沒聽錯。這裡雖然不是新竹科學園區,不是臺積電,但是他們與科學技新貴類似。這套績效制度能被設計出來,臺大教授方煒佩服不已。

田間管理員好比總經理

分紅多寡得看耕地效能、產出結果

張友擇三大指標,評估田間管理員的分紅多寡:指標一:租地面積的擴張。首先,他們鼓勵田間管理員多去租地,每個管理員的額度為三十公頃,超出後即可按面積加點數(點數越多獎金越多),如果多承租一公頃可加一點。這有兩層意義:其一,因斗南新佃農團隊有四套自動化機械,租地面積越大,機器使用的效率越高。其二,避免吃大鍋飯的心態,這也類似保險公司業務體系的擴大徵員措施。
指標二:每單位農地的產出量。由於耕地多,不等於營收也能相對增多,因此,這項成績會反映田間管理員過去一整季的努力,專心照顧農作物,農作物的收成就會越多,偷懶則可能會毫無所獲。所以點數不僅可往上加,也可往下扣。例如這一季每分地(一分地約三百坪)標準可以產生三公噸的馬鈴薯,結果只收成了兩噸,田間管理員就可能被往下扣點數;反之,照顧的土地可以產出五公噸,則可往上加點數。

指標三:每公頃農地的成本控管。例如馬鈴薯的正常成長期,不需要太多人力,一般只有灌溉、施藥與除草等工作,一個田間管理員能管理正常農戶三十倍的土地,原因就是除草或施藥等雜事可以委外或外包給小農去執行,但是,委外之後如果沒進行控管,不良率就會偏高。因此,田間管理員越勤勞,不停的巡視農地,就能在小災害未擴大前及時處理,不致釀成大問題,成本就能降低。

收成季節來臨時,每位田間管理員的平均每公頃成本就被攤開比較,取出中間標準值。誰成本管理得好,就可增加點數。因此每個新佃農都有成本指數,每年都可以檢討,隨時要求成本不斷往下降,來提升績效,提高獲利率。

按點數領獎金

靠一套SOP,改變臺灣農夫面貌

綜合上述三項指標,去年年底結算時,斗南新佃農團隊第一名的田間管理員獲得點數六百多點,一點五百元,分紅績效獎金領了三十萬元,連同薪水,年所得破百萬,是一般農民的十倍。甚至比大學教授的收入都不遑多讓。

去年,領最高年薪的田間管理員姓沈,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都在斗南田間找地,承租的土地比其他管理員多了十幾公頃。他租地還有秘訣,一是土地面積要完整、二是土地周遭不能有休耕地或影響物,例如工廠或水池。

他的理由是,土地面積完整,耕作難度就低,成本就能少:土地周遭環境不佳,農藥跟除草的投入成本就多,所以,這些土地他寧願放過也不租。這些秘訣,被今年斗南新佃農團隊列為必要的作業方式,想成為百萬年薪田間管理員,如今也有SOP(標準作業流程)。

在高產出、高獲利的目標下,副作用就是濫用農藥與肥料,因此,斗南新佃農團隊又設計幾項配套。專設一位農藥配方專員,所有用藥都由他一個人管控,田間管理員跟他申請才能領藥。這麼做有兩個目的,第一是避免農藥濫用,第二就是確實做好產銷履歷,每個產品都有保證,用藥多少都紀錄,沒有人可以濫用,這也讓他們產出的胡蘿蔔與馬鈴薯等能順利進入要求嚴格的日本市場。

當然,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能分紅。由於務農需要專業知識,整個生產過程只有一個最終負責人,因此加入斗南新佃農團隊的年輕人需要按部就班,從機械耕作開始學習,接著學習農業知識。了解植物栽種與病蟲害防治,這些都需要時間養成,預估要三到五年以上,機械耕作隊才有機會變成田間管理員,享受分紅。

這套分紅制度,開始改變臺灣農夫的面貌。下鄉當佃農,如今也像創業,有自己的事業版圖、有機會追逐高成長與高獲利,這個夢想也讓原本只剩老人與小孩的農村,重新出現年輕人下由耕種的身影。

「請上座」的魔力

■ 編者的話

每個禮拜,《商業周刊》出刊前,我們都會有幾次的照片、版面會議。這一期的版面會議時,我有兩個震撼。

第一個震撼是看到我們的「男主角」陳士駿。嬰兒肥的臉孔、時下年輕人最流行的衝冠亂發,再加上左右兩隻耳環,樣子活脫脫就是個街頭嘻哈小子。但這位小子,一年八個月為自己創造了百億身價。
另一個小震撼,也是一張照片(見第114頁圖)。那是一間倉庫,裏頭淩亂的擺了幾張桌子、幾台電腦。但負責本期封面故事的曠文琪與林宏達告訴我們:每一張桌子就是一家創業公司!因為陳士駿,矽谷的創業夢又復活了。

兩張照片,同樣的矽谷夢;一個已經成就,另一群人還在努力。

編前會議時,每個人都很好奇:為什麼Google願意出那麼高的價錢買下陳士駿創業立的影片分享網站You Tube?他的發跡,道理何在?

不斷的拆解這位二十八歲小夥子的故事,我們發現,道理說穿了並不特別—他不過就是去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使用者不要收費、不要廣告、要很簡單、要很自由……,他通能去滿足,而且,不計一切代價。

不知為何,我腦子裡老是浮現另一個不是很對稱的聯想:記得許多年前,臺灣一些公務機關開始便民化,許多民眾走進戶政事務所,突然發現有人問候遞茶,「請上坐」,頓時因為愛到重視,感動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三千四百萬個使用者的網站,與台北某某區公所當然不能畫等號,但使用者需要被重視的感覺永遠是一樣的。道理大家知道,不計代價才難。

但在今日全球小人物撼倒國際大臣人的網路時代,「請上座」的魔力更大,抓住這個道理又認真去實踐,就有機會將影響力與財富演繹得又巨大又快速。

誰讓消費者為王,消費者就讓他為王。

同時也要告訴讀者的是,這一次的封面故事,事實得來不易。記者林宏達不斷的向陳士駿提出採訪計劃,才獲得首肯,得以進到陳士駿辦公室,做第一手的觀察採訪。在這之前,全球媒體只有《Time》雜誌得以進入他的辦公室。

歐盟中年危機,應優先提振經濟

年屆五十的人自然喜歡回想一下他們的成就,反省他們的失敗。即將在三月下旬,慶祝一九五七年於羅馬簽訂成立條約五十周年的歐盟亦是如此。歐洲各國領導人計畫在柏林舉辦一場大會,發表自命不凡的聲明。但他們的選民或許不買帳。
繁榮經濟須咬牙改變
工會及國家主義者首富其衝
事實的真相是,隨著歐盟年將五十,它也是深陷中年危機的泥淖。最大的問題首推經濟。歐洲經濟最近已經有所振作,但成績仍舊是令人惋惜的低經濟成長率及高失業率。這不能歸咎於歐盟(更該責備的是那些抱持國家主義的政府),但這使得歐盟難以激勵大眾對於明國的情感。
事實上,經濟病症不僅使得選民普遍質疑全球化(包括歐盟的擴大及單一市場計畫),而且是2005年法國與荷蘭反對歐盟憲法的主要因素。如果失業率是3%,法國選民或許會投下贊成票,但目前的失業率水準卻在10%。
鬱悶的心情是否意味著歐盟計畫已經失敗?其實根本這麼一回事,因為歐盟數十年的年輕歲月交出了亮麗的成績單。
羅馬條約之前的五十年,經曆了兩次世界大戰及一次經濟大蕭條。條約簽訂後,歐洲歷史展現了意想不到的和平有繁榮規模。
2004年,遭共產鐵幕分隔的歐洲大陸再度統一,整個過程也達到了高峰。多數歐洲國家現在都在歐盟占有一席之地。但現在和平被視為理所當然,少有再進一步擴大歐盟的熱忱存在;至於繁榮,對於歐盟提出的保證,年輕歐洲不遠比他們的父母親感到更大的確定。
歐洲政壇領導人齊聚柏林的兩大任務應該相當清楚。首先是振興歐洲經濟。欲達成此目標需要痛苦的改變:使勞動市場更具彈性、調整過度慷慨的社會福利,以及為商品市場注入新競爭,尤其是占歐盟全體國內生產毛額(GDP)三分之二的服務產業。
為了達成這些任務,意味著將正面挑戰工會及其他既得利益者,而且必須讓那些抱持國家主義的政府,支持而非破壞單一市場原則及競爭政策。如果抱持國家主義的政治人物,將經濟病症怪罪在歐元身上,進而痛擊歐洲央行,這對改變現實一點助益也沒有。
從政者的第二項任務是盡更大努力說服選民,他們已經受惠於歐盟的擴張。所有關於2004年納入中歐及東歐的分析均指出,不僅新國家因此而受惠,舊成員國的經濟也有所成長—事實上,這正是為什麼歐洲經濟近期復甦的原因之一。
全面開放勞動市場英、愛、瑞典經濟大成長
最明顯的證據是,經濟成長最醒目的三個國家,正是完全將勞動市場開放給新成員國移民勞工的國家:英國、愛爾蘭及瑞典。因此,任何進一步的擴大都可預期更大獲益。
經濟病症不但使得選民普遍質疑全球化,而且也是法國與芬蘭反對歐盟法的主要因素。
不過,柏林的聚會在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六個月一輪)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主持下,將專注於完全不同的議題:如何恢復起草歐盟憲法。
與其催生歐盟憲法
不如努力推行經濟改革
梅克爾已經將此視為他的第一要務。她的理由是,歐盟無法在缺乏憲法之下適當動作;大家的注意力應該放在已經批准憲法的十八國,以及準備通過的四個國家;而且除非憲法以某種形式生效,否則歐盟將無法重現它的活力,亦無法進一步擴張。
但她錯了。歐盟憲法是為了六個會員國,而非今日的二十七國所設計。儘管部分憲法條文確實對會員國有所助益,但究竟該如何處理憲法,目前並未達成任何共識。法國總統選舉以及即將逼近的英國新首相任期,更使得歐盟各國新條文達成共識,成為高度不可能的任務。
無論如何,即使沒有憲法,歐盟也順利運作。與二十七個會員國,而非六國或十五國達成協議,需要更長的時間,但這不一定是件壞事。到了2009年,關於歐盟執委會的規模,以及克羅埃西亞的入會投票與議會席次,確實需要新協議,但欲達成此止的只需要克羅埃西亞的入會條約。關於沒有憲法,新會員國就無法簽署條約的意見,是政治面而非法律的主張。這是不想讓地土耳其加入歐盟的人提出的,他們只是將憲法的不存在當作藉口。
幻想破滅的歐洲公民們對這些立憲議題不感興趣。關於布魯塞爾,他們關心的不是立憲而是簡單化,他們更關心其他急迫的決策事項。這些可能包括:廢除無意義的經濟與社會委員會以及區域委員會等組織;由歐洲參議院取代歐洲議會;以及交回更多權力給各國政府。但歐洲公民最想從歐盟獲得的是實質利益,尤其是經濟實益。
協助會員國恢復經濟繁榮的歐盟,或許也有能力更新點燃民眾對它的熱情。因此,經濟改革應該比憲法改革更容易推行。所以歐盟是否能解決它的中年危機?如果它能專注在最重要的任務,而非憲法上的爭吵,答案是肯定的。選擇介於改革復甦或衰退與腐朽之間。

影音傳播的新浪潮

影音傳播的新浪潮
MP3徹底改變音樂產業,只花了短短五年的時間。如今,新的一波變革浪頭,正來到影像市場跟前。

所有影像產業都將面臨巨大的衝擊:包括收看節目的方式、傳播影像的媒介、節目的來源和行銷手段等,都會越來越多元。

大家應該還記得,十五年前,看電視這件事情是按表操課,根據八點檔檔期,可以將每個人的共同回憶分出『星星知我心』世代、『瓊瑤』世代等,同一個世代的人有相同的八點檔回憶。但隨著有線電視的普及,有八、九十個頻道供消費者挑選,大家的收視『記憶』已經不再那麼一致。

這樣的分眾狀態,將隨著科技持續進步,消費者不再受限於有線電視的實體纜線或頻道,可以在不同情境下,接觸到更多樣化的內容。影像可以透過寬頻,在網際網路上傳播,或是透過無線通訊的技術,用電腦、手機、PDA(個人數位助理)接收節目。我們可以預見,消費者接受影像的行為將會有三項重大的變化。

第一個是觀看節目的『設備』會更多元。過去觀看影像的設備只能是傳統的電視機,現在的選擇更多,例如個人電腦,手機等:看電視的情境和看電視的工具會更加切割,分眾化。

寬頻網絡優勢將取代電視

以我為例,我從美國訂購了一個叫延伸器(extended)的設備,透過這個設備,你可以利用無線傳輸和電腦連線,在電腦下載節目後,直接在電視熒幕上收看。這樣一來,消費者不但可以享有比電腦熒幕更大的電視熒幕,在下載的同時,還可以檢查郵件時間運用更有效率,換言之,電視上所播放的節目,不再一定透過有線電視臺的纜線傳輸,而逐漸被網路所取代:而網路頻寬越來越大,在網路上搜尋到的節目數量會越來越多,消費行為會被牽引,觀眾將逐步厭倦電視臺給他有限且固定的選擇,轉而注意網路提供的多元節目。

例如當紅的電視影集『CSI犯罪現場』,第七季的節目去年已在美國開播,臺灣上映的時間延遲了四個月,DVD則要等六個月,但透過網路,觀眾可以直接向扶著制片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購買、下載到電腦,再透過延伸器傳送到電視收看。如此一來,有線電視很同意被網路取代。雖然,觀眾對於固定時段以及原創的首播節目還是會有需求,例如新聞、連續劇首播和綜藝節目等,但適合自選時間收視,或者有時效性的節目,就會受到沖擊。例如王建民球賽的實況轉播,電視臺時段不見得能完全配合,消費者的需求沒有被滿足,自然會導致其他設備的崛起。

配合媒介特性轉換節目形式

第二是傳播形式的『媒介』變化。傳播影像節目,包括寬頻網絡和行動電視等都是可能的管道。對於目前的業者而言,無窮盡的網路頻寬讓業者有更多機會去發展其他內容,但競爭也相對加劇;過去之邀抓住既有頻道,就能保有一席之地,如今,新的競爭對手可以透過不同傳播形式出現,稀釋現有業者的節目收視率。因此業者在製作影像內容時,必須慎重思考如何包裝,或是切割內容到屬性不同的平臺,盡可能觸及各種收視形態的消費者

現今多數業者的直覺性做法,是直接釋出上網播放的權益,讓觀眾可以直接在網路上收看。但這只是一種過渡形態,這種單純轉換播送媒介的做法,其實過於容易被取代,吸引力不會長久。

節目轉換到不同媒介,必須配合媒介特性調整。例如增加互動性,或是切割播映時間漲渡,甚或錄製不同版本,讓觀眾感覺有更多選擇。也可以善用各種媒介的特性,以相同班底、內容,剪輯不同節目面貌。例如在網路上,以藝人為主軸,向不同節目製作人交涉,整合出『明星集錦』網站,當觀眾點選這位明星,不只可瀏覽網頁文字與照片,還會有相關戲劇,音樂作品。

使用者自製內容蔚為風潮

第三個是節目本身的來源與包裝方式。無論是網站、電視臺或者有線業者,都要注意一個重要趨勢的興起:user generated content (使用者自製內同,簡稱UGC)。科技帶來的一個重大變革,就是壓低內容的『門檻』。最受歡迎的影像,不見得局限在千萬製作成本的影片的方式來表達自我,已蔚為成風。像是youTube My Space 皆是由使用者自製想像內容的絕佳範例。這個風潮必定盛行,未來會有更多人參與影像內容製作,不再讓傳統的製作公司、電影公司獨占市場。

這三項重要的變化,對於目前市場上的內容制作者與傳播平臺業者來說,各有不同的影響。

內容製作者的處境維艱,消費群眾正逐漸被稀釋,競爭門檻大幅降低,又必須投入同等資源以維持品質,利潤維持益發困難,調整心態是內同製作者的首要功課,得製作出不受單一市場、特定時間與特定媒介限制的多元商品。

而對傳播平臺業者而言,『平臺』定義正在顛覆當中。如何進入網站、寬頻、數位行動裝置領域,是未來一個不可忽視的挑戰。(口述整理 黃宥寧)

遠航換掌門人 載客可能變載貨

遠航換掌門人 載客可能變載貨
六月十三日,全臺灣共有近三百家公司同時召開股東會,最戲劇化的一場董監改選股東會,非遠東航空公司莫屬。遠航今年改選五席董事、三席監察人,當了十二年遠航董事長的崔湧,名下只有一百三十五張股票,但股東會前,他一派輕鬆,六月初,還陪著孩子出國,似乎一點也不擔心董監改選。沒想到,當天票一開出來,崔湧竟以0.5%的得票差距,最高票落選。當場重新計票一次,票數結果確認無誤。崔湧則是面無表情,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董事長寶座飛了。

遠航去年減資再進行私募時,崔湧刻意引進遠東集團資金,讓遠東集團成為遠航裡僅次於開發工銀的第二大股東,也成為保護自己董事長寶座的有力靠山。可惜崔湧以為有了遠東集團協助,大勢即可底定,委托書不必找太多,結果卻是,不僅崔湧沒選上,握有九%持股的遠東集團,甚至連一席董事都沒有。

據了解,由於開發工銀有意將遠航改變成貨運航空及私人飛機租賃公司,這個想法與另一大股東華航一拍即合。加上遠航現任董事、航空貨運業出身的遠雄倉儲前董事長林寶漳對貨協調,最後,這些原本支持崔湧的鐵票暗地結合,崔湧個人卻完全被蒙在鼓裡,以至於痛失江山。

蜜蜂戰術擴點 營收五年增四倍

蜜蜂戰術擴點 營收五年增四倍

二十三年前,一個離婚帶著兩個小孩的媽媽,以堅持天然成分、平價的保養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打出自己的保養品一國。
2006年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Week)選出全球Top 100品牌,第一名是可口可樂。但其中,也專文介紹一家未來值得關注的品牌Burt’s Bees。雖然今年預估營收二億五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八十億元),只有第一名可口可樂的百分之一,但因品牌擴展迅速,成為文章唯一介紹的「小」公司。「品牌擴張不只是大公司的專利……」美國《商業週刊》一開頭就級了這家公司這樣的開場白。
而且這家成立二十三年的保養品公司,幾乎不做任何廣告,卻能成為美國天然保健品市場中成為最快的品牌,五年來全球營收成長四倍,秘訣是什麼?
「We keep it very simple.(我們保持簡單)」Burt’s Bees 全球總裁約翰•理德羅根(John Replogle)說。他認為,保持簡單就能做出「great product(極致的產品)」。
所謂的簡單,首先是產品簡單。
任何Burt’s Bees 的產品上,一目瞭然標示出產品成分有多少比例是天然的。所有產品天然成分都在95%以上。然而為了「天然」這件事,創辦人蘿姍•昆比(Roxanne Quimby)卻是用相當複雜的程序確保產品95%以上天然。
傳統方式提練
堅持95%以上天然成分
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North Carolina)的Durham是Burt’s Bees的總部在廠,占地十三,六萬平方英尺(約合三千八百二十坪)。走進內部一看,地上一層全部都是用傳統的生產器具,「他們到現在還是用以前製作蜂蜜的方法來提煉蜂蜜。」代理Burt’s Bees的平珩國際總經理周克華說,他第一次進去工廠時,被眼前的景象大吃一驚:一個個穿著白色制服的員工手上戴著手套在一排排的機器下而工作,旁邊擺滿各式例如採蜂的網子與車子、以及碾碎果實的攪拌機等,而且還是一、二十年前需要的人力操作的工具。「他們除了輸送帶與攪拌器是自動的外,全部都是手動。」周克華說。
在一般保養品的「工廠」裡都已是由自動化機器代替,同時為了加強保存期限,一般不強調天然的保養品,會透過輻射原理殺死細菌,簡單一首程序只要機器就可以做到。但在Burt’s Bees劫難逃的工廠裡由於沒有這些化學品設備,過去二十年蘿姍與合夥人Burt Shavitz 一直都在研究如何讓產品放了一段時間後依舊不變質。
他們嘗試過相當多方法,從蒸餾、萃取、水解、冷凝等各種天然方法中去排列組合,外加用不同比例的天然成分去調配,終於得到可以延長保存期限的「神奇配方」。
另一個難題是如何調配出95%以上天然成分的保養品。
「如果產品調配出來沒有95%,立刻將配方丟掉重新設計。」蘿姍接受國外媒體採訪時表示,過去他們研發過上千種天然的保養品,雖然材料全部都是天然,但在合成過程中還是會出現化學反應,因此只要最後沒有合乎標準,即使香味宜人、成本便宜也不會推出,因此過了二十年後目前產品也才一百五十種。
這一百五十種產品配方,蘿姍還特地把它寫在筆記本裡放在公司的保險櫃,直到十年前電腦化,才把它輸進電腦裡保存。而且為了怕這最高機密被竊取,「全公司只有蘿姍有全部的密碼,連我都沒有。」理德羅根笑著表示。
除了強調天然之外,Burt’s Bees最初想要做的市場定位就是「人人買得起的天然保養品」(accessible brand)。然而聽起來簡單,卻必須從成本結構下手去改善。
國內代理美體小舖(The Body Shop)的美雅國際行銷副理鄒飛逯表示,一般強調天然的保養品,製造成本會貴上兩、三倍,因此售價普遍較高。
其實,Burt’s Bees的製造成本也是如此,但蘿姍當初訂售價,就要求比同業低三成左右。如此一來毛利也就會降低,理德羅根就解釋,公司的產品毛利比起聯合利華比同成低三成左右。如此一來毛利也就會降低,理德羅根就解釋,公司的產品毛利比起聯合利華平均少上三成。
定價比同業低三成
省房租、水電降低成本
但如此反而創造一個新的市場利基。過去,強調天然是昂貴且少數人能擁有的。但喜愛天然已經成為全球復古的趨勢,目前全美國有七千五百萬傾向樂活(Lohas)生活形態的民眾,約占美國總人數的四分之一。「這群消費者是渴望天然但又想要便宜購買的消費者。」周克華補充。
然而,售價越低、成本又高,如何不至於淪落虧損?蘿姍想到了一個好口號,「除了製造複雜,一切從簡。」
為了節省其他成本,蘿姍一開始創業就租緬因州自家附近一個破舊學位裡一間廢棄十五年的舊校長室,一年租金一百五十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千元),剛搬進去時,天花板漏水、地上有老鼠、松鼠,而她乾脆也住在裡面省房租,她也一樣要求省水、省電,依舊住在工廠裡。
當時在緬因州像蘿姍這樣賣蜂蜜蠟燭、蜂蜜手工品的人至少有上百個,但是都因人工成本太高,要做宣傳根本沒有費用,無法做大。
蘿姍也沒錢打廣告,她只好花了好幾個月,利用空檔跑到街上看誰在用保養品,結果發現許多人都會在餐廳做補妝的動作,因此她就跟當地餐廳談合作,讓她在店裡賣商品,開創了新的通路。
從此,Burt’s Bees 就把產品通路鎖定在每個人都會經過的地方,因此在餐廳、書局、便利商店,甚至是星巴克,都看得到這個以老爺爺為商標的產品。
避開一般通路
也避開與主要大廠的競爭
周克華說大彩妝集團一年花的宣傳廣告費用平均約占營收的10%到15%,但不打廣告的Burt’s Bees只有1%到2%左右。要如何打出知名度?Burt’s Bees用的是「蜜蜂戰術」,到處布滿通路,讓每個人到哪都看得到產品。
理德羅根解釋,他們從來不自己租或買店面,也不設立旗艦店或專門店,「因為太花錢了,而且這也不是我們的專業。」他拿來開發一百個新的通路點,因為沒有進入一般休養品的「正常」通路,使得Burt’s Bees雖然也有設專櫃,但投入金額太高的「專賣店」,還是興致缺缺。
目前保養品的趨勢就是走向天然,去年全世界最大彩妝品牌歐萊雅(L’oreal)宣布以六億五千兩百萬英鎊收購美體小鋪,就是著眼於未來強調天然的保養品市場。
根據Datamonitor預估,2008年全球化妝保養品市場規模高達一千七百八十億美元,其中強調天然成分的市場最快。「由於歐盟也開始推廣天然有機和產品,未來商機只會越來越大。」代理天然有機保養品的自然映象臺灣區總經理賴映羽說。加上崇尚天然生活的樂活族群估計每年以20%的人口數增加,未來的市場潛力無窮。

新產業趨勢預測

《獨家專訪》未來研究院董事長坎頓趨勢商機大預言:
80%賺大錢商品還沒有被發明出來!
你相信在網路上所看到的衣服,可在兩小時內量身訂制,從家庭奈米盒中跑出來嗎?你所意想不到的奈米技術,即將掀起比網路更大的革命!
採訪整理•賀先蕙


歇頓小檔案
現職:智庫未來研究院(Institude for Global Future) 董事長兼執行長、西北大學凱活格管理學院(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資探研究員
經歷: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顧問、小布希白宮顧問
成就:連續獲邀《財星》千大公司商業顧問,並為《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美國新聞與世界聲報》撰文。


《超限未來十大趨勢》的作者詹姆斯•坎頓(James Canton)是美國、新加坡政府和全球企業如摩托羅拉等奈米科技和未來趨勢顧問。他相信瞭解未來將是日後企業勝出的關鍵。而奈米技術,更是繼網路之後的大商機。以下是我們與坎頓的採訪摘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有很多複雜的因素不但會影響今日世界,也正在塑造明日世界。我寫這本書是讓人們對接下來的事情有更好的準備。因為很多趨勢是非常複雜、難以理解的,我希望人們可以瞭解這樣的趨勢,進而為自己或企業塑造更理想的未來,更有競爭力。
未來有很多新的挑戰是我們必須共同面對的。《超限未來十大趨勢》這本書很大一部分,是在說明不論是社會安定,氣候變遷、經濟繁榮等等,都是全人類要共同面對的。
問:但要競爭對手彼此合作,應該很困難?
答:沒錯,所以我才呼籲一個新的合作世代。在諸多改變同時快速發生的狀況下,如果沒有政府間、企業間的深度合作,我們將無法面對未來例如巨型城市快速成長的趨勢。
全球未來將會有一百個有一千兩千五百萬人口,的巨型城市,而未來三十年人口可能會成長到八十五億。這些都是挑戰。我們該怎麼控管這些趨勢?這八十多億人口,大多將遷移到城市,而大多城市都們於海岸邊。但是海岸邊的城市卻是全球暖化下最脆弱的一環。
但對企業來說,這卻是代表地質工程(geoengineering)、替代能源、清潔科技(cleantechnology)的大量商機。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商業界最令人興奮、也最有活力的時代。
問:除了合作 外,對個人和政府來說,該如何自我準備以面對未來?
答:對對想要成功的企業來說,重點是創新。我在《超限未來十大趨勢》中所提到的創新有四類,奈米科技、網路科技、生物科技和神經科技。這四類科技將是塑造未來世界的關鍵科技。
而奈米科技讓我們能在原子的範圍操控事物,這將會比過去網路的發展更重要。這代表的是一種材料科學的大革命。
問:所以日後的奈米科技將如同今日的網路科技對我們一樣熟悉?
答:它會比網路科技更大,你將會在家裡有一個奈米科技盒子,可以根據你的需求組裝服裝!
問:怎麼運作?
答:當你在網路上看到一件你想要的件仔褲或是T恤,你可以輸入尺寸,電腦便幫你拍照,將你的尺寸和樣貌輸入到這件衣服上,你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喜歡。然後用信用卡或是電子錢包付帳。電腦再把這個設計的資料透過網路輸到你家裡的奈米製造箱。
不要用傳統製造方式來思考!想想我們是將原子聚合在一起。兩小時內,你就可以擁有這件衣服了。
在奈米科技下,我們可以在原子的程度操縱物體,我們可以製造食物、衣服、藥物,這些所有領域都會因奈米科技而有革命化的進展。它將會比網路造成更大一波的革命。
問:所以這就像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答:完全正確!就像你的曾祖母,如果你解釋網路的概念給她聽,我不覺得她也會認為這是一個革命化的進展嗎?
問:在書裡,你提到了氫氣能源。所以你認為奈米科技將比這些來的更具影響力?
答:毫無疑問!事實上,我認為,沒有奈米電池或是儲存模式,我們將無法得用氫氣的效率。奈米是製造人類頭發十萬他之一的事物,所以如果我們可以把現在的大引擎縮減到奈米等級,體積卻更小的引擎。
如此一來,我們今天的網路革命的視野絕對比奈米科技速寫為的革命要小。但跟量子技術比起來,奈米技術卻又顯得微不足道。我們今天對於量子的認識非常有限。
但如果我是企業家,我想要探索新的商業機會,我絕對會想,「量子科技到底是什麼?」因為這會帶來新的電腦儲存技術、新的計算能力、服務、設備等等。你知道,八〇%未來五到八年內可能會賺錢的服務和產品都甚至還沒有被發現出來。這就是未來改變的速度!
所以如果我是一個為未來做準備的企業家,我一定會致力於建立一個內部的智庫,他們只需要一件事:思考未來創新的趨勢,找出利用這些趨勢的方式、讓自己變得更具競爭力。
而如果我是創業家,我更會利用時間參加各種商業展覽,跨出自己所不領域創新。
問:但台灣企業規模相對小,可能並沒有能力成立智庫來注意這些趨勢,該怎麼辦?
答:這無關乎大小或規模!這關係的是「聰明」(smart)。
問:什麼樣的聰明?答:正確的聰明!正確的聰明—包括各種如何培養正確視野的「未來睿智」(future smart),能不能預先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趨勢,然後可以綜合各種機會,在市場上利用這種的趨勢改變。
這無關乎規模,那樣的年代已經結束了,死了!這是一個「聰明」是關鍵的世代!如果你的商業模式是根基於傳統製造,那麼你一定得假設,別人在某個地方,一定可以用更便宜的成本製造出來。這不是一個永續的商業模式。你一定得考慮「聰明」的商業模式是怎麼樣的、我們該如何預先得知下一個趨勢?
問;那你怎麼觀察這些別人不太會注意到的具體而微的趨勢呢?
答:我有自己的智庫。我們有自己的電腦系統、網路系統來監測各種趨勢,我們也用電腦做模型的推估。
我替全世界各重要機構和政府做顧問,我對的機會比我錯的機會高,但我能夠所有事情都預測正確嗎?但我願意承擔風險,告訴他們什麼是下一世紀的新趨勢!

電信業者要學扮生活大師

電信產業的變化有多愉?那個用呼叫器找人、用電話線撥接上網、行動電話像水壺一樣大的時代,也不過是十年前的事情。如今行動電話幾乎人手一支,光纖線路拉進了家裏,高速無線網路與3G/3‧5G訊號覆蓋大半個台灣,這些十年前難以想像的電信服務,現在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變成大多數人的生活必需品。

那還有什麼值得期待的?

如果單純從提供訊息、溝通服務的角度來看,電信產業已經變成是一個成熟而飽和的產業。與其追尋新技術,電信業者現在更應該要想的是,怎麼樣讓電信服務突破生活必需品的框架,改變既有的模式,進而提升生活的便利性與品質,而不再只停留在通訊的層次。通訊的價值不再只是通訊,光是在聯繫這件事情上做到最好,已經是不夠的了。電信業者的思維模式必須要有所改變。

手機可以付款、看電視、當看護變成提升生活品質的工具

有幾種正在浮出檯面的新形態服務值得參考。

台灣剛剛出現手機直接付款的服務,把信用付款的概念,與SIM卡、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等技術結合起來,在超商或零售點購物時,不用再刷卡或付現,只要把手機拿出來,輕輕晃一下就可以完成付款的動作,消費資料還會每個月彙整起來,統計在手機的賬單上,一目瞭然,就像把信用卡綁進手機裏一樣。

台灣電信業者也開始透過影音串流的技術,提供在手機上看電視的服務。手機電視要能夠普及,首先必須要有一個足夠吸引人、並且有時效性的內容,在這一點上,王建民算是台灣手機電視業務的重要推手。

再來是所謂的遠距看護,其他國家已經有業者在推動。消費者可以簡單安裝幾個綱路攝影機在客廳、小孩房或長輩房裏,並且選擇一個攝影的間距固定自動回傳影像到指定的手機或電腦上。只要花二十秒的時間上網,就可以了解家中長輩的狀況,確定他們是不是平安。攝影機甚至可以裝在安親班裏,隨時掌握照顧小朋友的狀況。

從這三個例子可以看出來,電信服務完全可以超越傳遞資訊的範疇,變成另外一個提升生活品質的工具。要做到這一點,也不需要其他破天荒的技術來支持,現有的技術已經十分足夠。

真正的問題是,怎麼去推動這些新服務,創造新的使用習慣?如何跨業結合?麥肯錫認為,電信業者有幾件事情是需要特別留意的。

第一,要突破本來只是追求基礎建設、追求覆蓋率的業務模式。市場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缺乏創新的服務,終究會面臨營收衰退的問題,這是電信營運業者未來關鍵的挑戰。過去電信業者建置的是通訊綱路,現在則得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活綱路上。從前的電信業者比較像是工程師、把功能做出來就好了,未來的電信業者應該要像是設計師,產品服務不只是要堪用,還得為消費者設想生活中的需要,更貼近消費者的生活。

第二,是跨業結合。以往電信業者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綱路布好、不要斷訊就行了,這也是從前我們對於工程師的心態與基本要求。但今非昔比,新的服務可能涵蓋許多不同領域,必須與銀行、電視台、超商零售點或其他各式各樣的產業合作,每個合作對象,都是新服務的重要環節,必須要有完善的協同合作機制,才能夠真正創造出服務的價值。

第三,心態問題還是最重要的。以前我們常問候人的一句話是:「吃飽了沒有?」但現代人要的,絕對不只是吃飽而已。從確保通訊順暢、到能為消費者的生活創造新價值,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通訊順暢只會讓消費者不罵人,但為消費者設計新服務、提升生活品質的電信業者,卻會讓消費者者愛上它。

未來不能只滿足基本通訊需求必須創新服務、創新需求

未來的電信產業,本質上已經不再只是滿足客戶的基本需求,而是要藉著更貼心的新服務、創造出新的需求,要更具備創業家的精神。

這種轉變當然會是一種挑戰,電信業者要放下焊槍和螺絲起子,改變成為一個生活大師,要從自助餐的伙房,變成飯店大廚,這種心態轉換不會是容易的事情,也不光是訂定業務指標、調整公司組織那麼單純,但是非做不可。

最後,對於消費者而言,這些又代表了什麼?

我們知道電信業者會不斷嘗試推出新的服務,去改變我們的生活。而消費者的參與和回應越多,電信業者就能讓服務更精準、更貼心。自己的生活,畢竟只有自己最清楚,在這樣的轉變過程當中,若你我都能多試試電信業者端出來的新菜色,加速他們的創新,最終也才能夠成就雙贏。

解讀商場:不講道義講道理

一個能力非常傑出的總經理,道德操守、待人處世也都很好。但他的公司卻一直績效不彰,我嘗試協助他找到問題,我發覺他是一個孟嘗君型的老闆,手下能人異士極多,他也都待若上賓。可是這些能人異士各有脾性,不易駕駛,為了留下這些人,這位總經理煞費苦心,設計了各個特殊規劃,讓他們能留在組織裡工作。結果是他周全了每一個能人異士,但扭曲了公司制度,也扭曲了自已,公司變成了一輛奇怪的拼裝車,沒有效率,甚至隨時可能解體,一個傑出的總經理從此走不出經營的困境。

另一個很傑出的中階主管,在公司發生了一個災難之後告訴我,他其實很早就發現有問題,但他不願事先提醒我,因為這樣就是打小報告,沒道義。聽了這話,我七竅生煙!

說別人很容易,自己也是類似的問題。許多老同事,因為共事已久,有時候我明知有問題,但也不忍心嚴厲處置,總是想盡辦法周全,維護他們。結果是一個人的問題,變成組織的問題,而且大家都知道,是因為我心軟。剛開始還能體諒,協助我幫助他們,但日子一久,變成「爛好人」,最後還是要處置,但組織已經愛到傷害。我的心慈手軟,變成組織共同的災難。

我們都活在中國人的社會,「人情義理」是基本待人處世規則。前面這三個例子,其實也都在中國人所說的「人情義理」的範圍之內,某種角度,不但沒有錯,甚至還是好人的作為,我還頗以自己的道義作為自豪。那位總經理贏得寬宏的聲名,而那位中級主管則抵死不從,不做「抓耙子」,不做告密者。這樣的悲劇不斷的在中國社會上演,每一人也都因而付出代價。

我知道這種做法有問題,也開始改變,但始終進度緩慢,而且還頗留戀。一直到最近,我出版了《萍果日報》老闆黎智英的畫,畫中一句話宛如當頭棒喝:「不講道義講道理」。

黎智英說,任何地方,如果要講道義,他掉頭就走,絕不留下來。因為他只講道理不講道義。黎智英從街頭出身,街頭講道義,不講道理,只重個人利害,不問是非,常常會以私害公,成不了大事。

我終於分清楚道義與道理的差別,道理是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不會因對象、立場、親疏而使道理改變。而道義則不然,會因對象是誰,立場不同,而有不同的結果。道理放諸四海而皆準;道義則因人、因事、因地而不同。道理只問是非,只問黑白,不問個人利害;而道義只問利害,是非可以不分。

我不是是非不分的人,但因為心軟,面對老同事而心慈手軟,這就是只問道義,不講道理,變成是非不明的人。我現在很清楚,在組織中,只能直道而行,不可因人設事,因人而彈性調整工作邏輯,容忍任何個人的小缺點,到最後就是置組織的道理於不顧,都是因私害公。

義大利式聊天

義大利人愛聊天室有名的,加上義大利文可能較復雜,形容詞又多,往往用別的語言,三言兩語就說完了,可是義大利人開口,好像就得長篇大論才能說清楚、說得過癮。

在義大利旅行時,常常迷路找不到地方,看到路旁板凳上坐著兩位老先生,想向他們問路,而不巧他們正在聊天,等他們聊夠,他們才會發覺旁邊正站著一個等待救援的路人。包括警察在內,也是能聊得很,尤其是一男警、一女警一起出巡時,你簡直找不到插嘴的縫隙。

義大利人喜歡打手機的本領也不錯,聲音之大,絕不亞於我們。一直以為台灣是打手機最沒原則的地方,沒想到義大利人也有這個本領,不管是在火車上、地鐵裡、或是電梯裡,只要想打就打,且聲音之大,幾乎可以讓全車廂的人都聽到。

尤其是電梯里面,你都可以感覺到耳膜在振動。有一次電梯裡,我還真的聽到一位先生約以為小姐被拒絕,他一點都不覺得不好意思,聳聳肩,把電話給掛了,臉上還一副「妳還真不識抬舉」的表情。

也曾經在火車上,看到同車的一位旅客,坐在我後方,上車以後就開始用手機一通、一通的打,雖然義大利文懂不了幾句,但是聽了兩個鐘頭下來,大概也可以猜得出來,是個推銷員,他還真不把大家當活人!

在比薩的公車站對面,看到兩位警察正跟巴士司機在話家常,一談就是好幾分鐘,車上的乘客完全不以為怪,一位乘客媽媽還伸長了舌頭在逗她的小寶寶。

陶爸說:有時候覺得教育部長如果真的找不到事可做,為何不研究一下,如何教導大家使用手機的禮貌,也算好事一樁。

虛擬探險,蚊子窩變茶夜店

去年秋天,台南市海安路上現身一座動物+植物園。只不過,是虛擬的。是別名為「怪獸森林」的「二葉亭」生活茶飲。

當初,主人李森良首度踏進二葉亭原址,一棟荒廢已久、被拆一半的樓房裡時,還真覺得這兒是個生態池,青蛙正在其中撲通撲通的跳呢。現在,二葉亭主廳牆上畫著人與青蛙,就是記錄著盤古開店的故事。

二葉亭 人蛙一起喝茶趣

李森良不是台南人。但自從來成功大學念書、討了台南夫人、被在地美食「慣壞」之後,再也離不開古都,最後選在開放、創新的海安路上創業。二葉亭店址之所以被李森良和與他合作的台南市建筑時間劉國滄相中,原因之一,是外牆上本來就有藝術家李宜全以花草為題的精彩壁畫。後來,李森良也認養了這幅作品。

建筑師呼應戶外色彩繽紛的動植物主題,讓二葉亭內部全白,以襯出牆上真實或想象的動植物剪影。人穿梭其中,時而和剪影重疊,好似也幻化成怪獸了……。這般有趣,正是不想讓喝茶太嚴重的李森良想要的。

可以說,整棟「怪獸森林」就是一件裝置藝術。為了搭配建物豐富的空間變化,李森良也研發出層次多變的茶飲,其命名、外表就像調酒,內容則讓人喝了也不一定猜得出。如果你在台南的夜晚,想找家有pub氣氛又不賣酒、亦無lounge之做作的歇腳點,二葉亭大約就是。

從生態池到喝茶處,二葉亭的演化,正代表它所在的大街——海安路的蛻變。

曾經,台南人一聽到海安路就搖頭。這路上的地下街工程會有多難,但卻能弄得連續三任市長皆扯上官司,路兩旁的房子全削去一半,且至今這地下街中仍空一物,除了蚊子。

海安路 斷垣殘壁變展場

不過,就是有人能識出絕境中的生機。台南,剛好比新興城市更多老東西,可以讓有點子的人盡情玩變裝。三年前,出身「台灣第一街」——台南市民權路上世家的資深策展人杜昭賢,從舊金山修習攝影回來,一見到海安路上的斷垣殘壁,反應就是:多么渾然天成的戶外大型展場!

剛好,台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也有意願美化當地環境。於是,海安路上的老先生老天太,就常見到這位腳趾上涂擦藍綠指甲油、踩著厚底人字拖鞋、完全看不出年齡的怪怪小姐來敲門,還說要一群怪人來家中外牆「鬼畫符」,釘上一些圖釘、照片等等弄成的所謂「藝術品」。

無論如何,杜昭賢就是「魯」成了。她滿妙的,一開始先和住戶一起罵政府的不是,然後再讓這群長輩相信:雖然他們家很冤的被拆掉一半,但一樣有價值。連荒廢空屋的主人,她都去偷瞄信件收件人,再把它們偵探出來。海安路至今已有四期藝術造街計畫,前後在近三十棟民宅及街角推出各類作品,成為「街道美術館」,在台灣藝術界創下新記錄。

藍晒圖 藝術街景新地標

其中,最顯眼的作品——也是劉國滄創作的「藍晒圖」(海安路、和平街路口),本來純是幻想牆後空屋內景的一幅裝置藝術,後來杜昭賢和友人想乾脆將它具體化,做個閑置空間再利用的示範。
拜訪屋主無數趟之後,終於說服他同意將這棟老豪宅改裝成酒吧。屋主最後答應杜昭賢的理由很爆笑:「我看妳長得滿像我媳婦的,就租你吧!」

第一家新店「藍晒圖」已成地標,藝術街景也讓這條路活過來。商家陸續進駐,守著半壁的老屋主始料未及。隨著改變成為常態,海安路新聞漸少了。不過,可別低估這兒的創意繁殖力。上個月,街上又多了好幾項作品。現在,可是兩旁居民主動希望再多來點藝術家呢。

無知是福,多言賈禍

年輕時經常幾個好友夫婦一起出遊,其中一位是我的同事兼長官,他結婚時的總招待也是我,印象中,他們夫妻的感情一向很好。有一次我開車經中山北路,遠遠望見這位同事開車在前方,旁邊坐著一位女孩子,我直覺是他們夫婦,急忙加速上前準備打招呼。誰知車平行行駛時,我轉頭一望,發覺旁邊的女孩不是他太太,我覺得大事不妙,立即加速離去,希望他們沒看到我。

晚上回報社上班時,這位長官問我,下午在中山北路開車的是你嗎?我假裝一臉茫然:「我今天沒經過中山北路」,聽我這樣說,這位長官才放下心來。

到現在為止,我仍然不知道當天的劇情是什麼?那女孩可能只是同事或一般朋友,也可能是他的外遇女友,但不知道長官的隱私,對我來說是最安全的,尤其那如果是他的緋聞女友,而又被我撞見,我勢必捲入是非圈,任何的流言蜚語,我都難逃洩密、道入短長的嫌疑,極可能引來不測之禍。

從小媽媽就教訓我的姊姊們:「不窺人隱私,不道人短長」,媽媽說女人碎嘴是非多,因此她三令五申告誡姊姊,而我也聽在耳中,一輩子奉為戒律。

後來在工作中,我發覺媽媽的說法不公平,不只女人碎嘴,男人也不差。愛打聽隱私、愛道人長短的,幾乎人人如此,不分男女。而辦公室就是複雜的是非圈,許多人就在其中,不知不覺惹來大禍。

我發覺,知道有趣的事,如果不說出來,十分難過。尤其是同事、長官的隱私、緋聞、長短。每個人都知道不該說、不該談,但大家只要知道,都忍不住要說。結果是,每個人都找自己最好的私密朋友說,還要補上一句:「告訴你一個秘密,你不要跟別人說。」當大家都這樣,很快就傳遍了每一個角落,人人都成是非人,大家都說是非事。而倒楣鬼難免就會在傳言中,招致不明的禍事。

有了這樣的認知,要避免「多言賈禍」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無知」。無知可以讓你遠離是非圈,無知也可以讓你言行如一,只專注在工作上,不受蜚短流長的影響。

無知不只應用在窺人隱私上,也隱含了另一項工作中的本份.許多人對辦公室中的大小事都好奇,不論與你相幹或不相幹,都有興趣「探聽」,我用「探聽」這兩個字,指的是你要費心去打探、蒐尋,才會知道。也指的是與你不知道,別人不得拒絕,不需探聽。知道太多的事,一方面會讓你心思複雜,無法專注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會讓你捲入辦公室的是非。因此,和工作相關的事,我深入追蹤,徹底鍋知,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但不相干睥事,無知是福。

尤其是對老闆,你更要用行動表未,你不想知道太多秘密的本份,這是你被老闆信任的第一步。

惠普坐穩PC一哥,挑戰千億美元年營收

全靠補足菲奧莉娜沒做到的執行力

惠普的『後菲奧莉娜』時代,氣勢正如日中天。

他們並沒有用特別了不起的戰略

只是把最基本的執行力做扎實,但,什麼是執行力?

『現在是一個非常重要(Momentous)的活動與時刻……』。五月十一日,上海,個人電腦(PC)大廠——惠普(HP)首次在美國以外的地區舉辦群求新品發表會。惠普個人電腦事業群執行副總裁布蘭德利(Todd Bradley)對著臺下來自全球四十個國家,約四百位記者說著。

布蘭德利演講完畢,臺下掌聲齊起。臺灣筆記型電腦代工五大掌門人全部到齊,仁寶總經理陳銳聰搶先一步去跟布蘭德利攀話,前者一步開的空檔,維創董事長林憲銘也搶著跟布蘭德利說話。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帶著旗下的業務大將滿場飛,有記者請他談談與惠普業務關係時,一向快人快語的他說:『不能說,不能說,壓迫低調……。』

惠普剛提高對第二季營業收獲利預期今年,惠普不僅將蟬聯PC第一品牌寶座,更將挑戰以往IT產業沒有人能達到的關卡——一千億美元的年營收額。

驚人的是,自去年第二季起,惠普每季營收都在攀升,到今年首季已經達到10.7%,這已經兩倍於全球PC市場的營收成長率;其近期還又調升對第二季的獲利預估,每股獲利(EPS)將在六十四至六十五美分之間,教其先前預估的高出12%。

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以『Wind in its sails.』(勢如破竹),形容其正在打順風牌的旺盛氣勢。

惠普怎麼做到的?『我們只是很實際(Practical)。』布蘭德利對本刊記者說。現任總裁賀德(Mark Hurd)接受『富比世』(Forbes)雜志採訪時說,他只是補足前任總裁菲奧莉娜(Carly Fiorina)沒做到的事情,就是執行力。『沒有執行力,願景也只是虛幻。』賀德說。

要建立好的執行力,要怎么做『都在細節中。』布蘭德利說。

一, 周延的追蹤系統。周延的績效追蹤系統只是第一步。

舉例來說,惠普的總經理室辦研討會,要判斷這個研討會的投資報酬率(ROI),會以來了多少客戶做為結論。但現在,惠普還會要求負責邀請的行銷部門,透過問卷,把參與的客戶是否為重點客戶,這些客戶有多少比例接受到這個研討會傳播的訊息,給量化出來,並且追蹤出能開發的潛力客戶將帶來多少的營收規模。
這數字怎么算?惠普要求問卷要送到客戶服務部門,客服人員要再進一步過濾出有效具潛力的客戶名單,最後交給業務人員去追蹤。當午夜人員追蹤後,建立的名單,與個別可望帶來的採購量,才是真實的ROI數字。

但取得ROI數字,並非就是結束。『我們還會Track(追蹤),這可能是我們與別人的差異。』惠普台灣個人電腦事業群副總裁暨總經理陳敏宏說。『電腦賣掉,我們要問客戶買的理由:沒賣掉,我們還會最問出不買的原因。』惠普的系統設計,要求所有人再深入下去,不僅更有效率,還要比對手對看到一點。

第二步:確立游戲規則

二、清楚的游戲規則。要求員工徹底執行,惠普也會把游戲規則清楚表達,甚至連最模糊不清的道德準則,也不放過。

『假設,你隔壁的鄰居因為購買的惠普電腦壞掉,而來向你求助,你是幫?還是不幫?』惠普主管在一場內部分享會裡問大家。以前,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但透過會議,所有人攤開來討論的結果是:你不能親自去修電腦,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公司服務部門的業務,最好的方式是,你陪著他一起去維修中心。因為這是最好兼顧企業利益與個人利益的解決方法,也是最適用於惠普價值的方式。

第三步:落實績效獎賞

三、明確的獎賞報酬。惠普努力消減組織的灰色地帶,把繁雜組織簡化,也是手法,那可讓責任歸屬更容易。過去在菲奧莉娜時代,惠普的PC業務或是伺務器印表機業務,都是透過前端的客戶銷售部門進行。但是,當客戶不買單時,誰有能力判斷出,到底是產品不好,還是銷售不力?

賀德接任后大筆一揮,刪除了客戶銷售部門。現在的惠普事業群自行負責銷售,賀德還把權力下放,讓各事業群可以自行決定採購與行銷事宜,使得決策速度大增。厲害的是,惠普還有交叉合作的績效評估方式,當各事業群需要其他企事業群協助一起搶下生意時,不配合的事業群,在績效表現也會受影響。

當然,制度之是驅動執行力的方式。賀德上任後雖然裁員,但是透過明確的ROI制度,內部利益重新分配,表現好的部門,加薪速度勝過以往。

下一步:創新、效率與擴張

『下一步,科技產業的競爭不再是技術,而是效率、創新與擴張力。』布蘭德利指著這次推出的新品得意的說。如果說,過去一年惠普是在調整體質、讓步伐穩健,今年他們就是眼光放遠,準備大步跑。
在會場,大家第一次發現,原來惠普有五百人的實驗室團隊,已能針對從現在到2025年的應用趨勢做出規劃。他們推出名為Mscape 的新軟體技術,可以讓你不管走到哪裡,手上的GPS(衛星定位系統)裝置,不僅顯示出你的位置,還有該位置的相關影片,音樂,甚至是歷史。

布蘭德利說,過去惠普不談未來或創新,不代表沒有做。這原來是市場分析師最擔心的問題,惠普會因為太實際,之注意眼前的競爭,而無法看長遠。『我們看未來,還是很實際啊,這部衝突。』惠普個人電腦事業群行銷副總裁沙欣爾(Satjiv Chahil)笑著說。若要說惠普的實驗室與別人有何不同,那就是實驗室不是漫無目標的法相,而是先由行銷部門在全球調查消費者對科技的需求後,將訊息同時傳遞給實驗室,再去發展各種實現的方式。

原來,執行力與願景是可以共存的,只要你真能讀懂執行力是怎麼回事。

通吃製造、通路、品牌財的購併術

四年前,購併北美通路,一個月前,收購英國通路,緊接著,投資近兩億元的中國通路旗艦店在上海風光開幕,成霖在賺進製造利潤後,下一步要賺品版利潤!

用製造利潤收購通路,再賺品版利泣,已成為傳統製造業的新顯學!

四月十八日,臺灣、北京、上海與深圳等地超過七百位室內設計師與豪宅建商,群集成霖集團旗下的麗舍生活上海旗艦店。為了讓賓客體驗頂級廚具營造了來的生活品味,當天,麗舍還請來米其林三星主廚,舉辦豪華派對。

這座們對上海靜安區、占地一千一百坪的頂級家飾廚衛賣場,每月光是土地租金,就超過新台幣一百六十萬元。麗舍花了兩年、共投資五百五十萬美元,連同租金,投入資金近新台幣兩億元。
砸重金建賣場,成霖到底在打什麼算盤?

法人看好通路效益 每股目標價五十五元

在台灣,麗舍生活原本是經營二十七年的頂級廚具代理商,創辦人、現代執行長斯時夏齡看好中國市場發展,兩年前,開始佈局大陸通路,原本打算要在上海、北京、深圳開旗艦店,每家各投資兩億元。

不過,麗舍股本只有五億元,揮軍中國市場的龐磊資金成本不是麗舍可以負擔,斯夏齡的中國夢因而延宕。

直到去年九月,成霖集團大舉挹注資金,不但收購台灣麗舍生活八成股權,再針對麗舍的中國投資計劃挹注資金,合計投資新台幣四億八千三百萬元,不僅讓斯夏齡搶攻中國頂級客層的計劃終於實現,成霖更是一腳踩進中國家飾廚衛通路。

不只打造上海旗艦店,按成霖的計劃,三年後,,麗舍在中國要擁有三個旗艦店、並在六十個一、二級城市廣設據點,一年營業額將達到五十億元。

這個大動作讓成霖股價衝破三十元關卡,順利填權,從去年九月底的二十八.五元到今掉四月下旬最高價四十九.一元,七個朋股價漲了72%。外資卷商摩根大通和兆豐金控旗下的兆豐投顧,一致看好成霖跨足通路的效益,給予更高的目標價,股價上看每股五十五元。

法人如此看好成霖,因為跨足通路,讓成霖不僅可以增加製造利潤,還能賺進品版利潤。

成霖原本生產水龍頭,毛利不到2O%。介入通路後,改做高階產品,毛利甚至可以挑戰五O%。且因掌握通路,產品訂單可以直接轉往成霖製造部門,讓量產的經濟規模更大,製造利潤再向上墊高。

這個從製造出發,介入通路,兼賺品牌利潤的和策略,成霖董事長歐陽明是學自同樣出身台中的傳統製造業股王喬山。喬山就是從製造起家,跨足通路、建立品牌,再利用通路銷售自家的品牌產品,營業毛利因此從兩成跳升到四成以上,去年每股稅後淨利高達十一元,股價衝破兩百元大關,成為傳統製造業股王。

但是,要像喬山一要賺品牌利潤並不容易,拿下好通路是第一步。

四年前,成霖賺併美國通路商,取得北美、一千三百多個客戶、以及超過一萬個通路據點。接著,成霖在山東投資與建衛浴馬桶工廠,將原本在北美當地生產的訂單轉入集團旗下的山東美林公司生產,一年為成霖集團帶進超過新台幣三十億元的生意。

今年四月三日,成霖宣佈,斥資新台幣二十三億九千五百萬元收購英國廚衛通路商PJH。兆豐投顧研究員陳宜裏預估,目前賺錢的PJH,每年將成為霖貢獻每股獲利價格並不便宜。

設計生活,修車廠變家具店

以古蹟文明的台南,今日有個非常古蹟的「景點」是位於台南市區西南角落的家具街—金華路上的[森/CASA](編按:CASA在義語、西語中為「家」之意),令建築系師生包遊覽車而來。

森/CASA主人,是以清水混凝土建築設計及營造著稱的建築人毛森江。自學成功的他,之所以敢在滿街盡是傳統家飾的金華路上,自建屋舍,展售丹麥品牌Carl Hansen & Son家具,不只想賣桌椅,也想賣夢—一個讓生活空間更人性的夢。他可以選在古都台南起跑,不諱言希望帶給故鄉一點刺激。

在這片原為修車廠的狹長街屋基地上,擅長「第二自然」的毛森江,在門外廊頂開個洞,就是要讓人直接感受陽光、風與雨。在屋中浪費一塊挑高透明空間,只為圈住一方綠意。在迷你後院巧植單樹,叫一面灰牆不再只是牆,而寫意了起來。

甚至,偌大的空間不多擺產品,好讓人擁有呼吸的空間—這一切,都不是金華路傳統家具店會做的事。

而森/CASA的第一主角,丹麥設計大師威格納(Hans J Wegner)流傳半世紀的經典椅—Y Chair,一把將近三萬元的身價,也挑戰著當地人對家具的價值認知。

這椅子構造簡單,不上漆,坐墊還是紙織。但他體貼人體,仿佛五十年前就為現代長期久坐打電腦的人設計好了。

而為了讓無法天天買家具的人也能走進來,毛森江並引進年輕陶瓷家章格銘冶陶瓷、金屬、木材於一爐的精湛作品,以及來自日本京都開化堂、觸感極佳的手工銅製「御花筒」。這些作品和Y Chair說著同樣的話:為了讓生活,更美。

過過好日子的台南人,當年不就早已這麼做了嗎?

從超市噙淚推銷,到拼出億元業績

帶著美國戰功,李明星坐上天仁董事長大位

從超市噙淚推銷,到拼出億元業績

當年在美國,李明星流著淚、撿回一包包客人不要的茶葉,如今猶如在沙漠開花般,紐約天仁茶葉營業額大幅成長,李明星也帶著這份殊榮,接下天仁茶葉董事長的棒子。

被大陸媒體譽為「世界茶王」的天仁集團總裁李瑞河,一年半前屬意接班人乃是自己二兒子李家麟,但在六月十三日舉行董監事改選時,卻出現一位新面孔董事長,他是美國紐約天仁茶葉總經理李明星。

一直對媒體說「和諧交班」的李瑞河,直到被總經理室經理王文嫻說「其實副裁很難決定」,才吐露真心話。他表示,二十年前他就聽過一句話「企業會隨著年齡而老化,趕快把你的企業交給富有活力的年輕人吧!」當時他五十二歲,集團多角化經營相當成功,有證券、建設、茶商、旅行社、文物公司,他已在籌畫該何時交棒、如何交棒;但萬萬沒想到,四年後(1990年)爆發天仁證券破產,四十億元集團資產一下子蒸發掉四分之三,李瑞河遺書都寫好了。

三十億元的教訓讓他另尋出路,他在一九九三年進軍中國大陸,從零開始,如今在大陸的天福集團已展開了六百五十六家直營店。照理說,當年二話不說、陪同李瑞河到中國打天下的李家麟(現為大陸天賦集團總經理),理應在這個時機接下董座,但接棒前夕,李家麟卻對父親表示,中國實在是太多事要做了,無法分身,他向父親推薦集團裡另一位比他更有適任的人選,就是李明星,李瑞河才開始重新評估。

「接棒的人要有三個條件:學歷、門面、戰功。」李瑞河認為年紀也很重要,接班人一定要選四十五到五十五歲之間的人選,這時候人最成熟。如果拖,人就老了;如果慢接班,皆的人看到他身邊同輩的都當官、騰達了,他就不會有鬥志。

從基本工做起

第一份工作就是種樹

四十四年次的李明星符合李瑞河所有條件,他是美國克萊爾門大學MBA,身高一百八十五公分,最重要的是他在集團歷練的時間,甚至比李家麟還早;他的美國戰績雖然營業數字不到中國市場的三分之一,但他開拓的市場更為艱困。

時間拉回到一九七八年,李明星大學畢業第二天,即被堂叔李瑞河找進天仁集團。他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工廠外面種樹。接著,李瑞河安排他到粗製廠、精製廠各待三個月,然後到台北店面賣茶葉六個月。李明星隔年就要到美國深造,並在美國開展市場,因此基本功一樣也不能少學。

難叩西方大門

東方茶道老外不捧場

1980年他到舊金山讀書,一九八三年他開始賣茶。美國人向來喝的是全發酵的紅茶,對於半發酵的鐵觀音、烏龍茶、包種茶,或者是完全不發酵的綠茶不太熟悉,李明星以為大有作為,可以「造時勢」、在當地掀起喝中國茶風潮,想不到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他把茶葉拿到超市推銷,但光是要與負責人見面就約了三個月,結果,見面不到三分鐘,即被對方以「不暸解這是什麼東西,請回去吧!」的理由拒絕。努力了六個月,好不容易超市連鎖店的Safeway接受,對方允許他在週五、週六的早上十點到下午五點,在超市裡表演茶道。李明星的貨進不了超市的倉儲系統,於是每到假日,就要自己載貨,七、八家店一家家分送,然後與太太兩人,坐在很少會光顧的「東方食品架」旁,示範怎么喝茶。

買茶葉的人不多,一次,李明星空檔走去洗手間,沿路上,他看到那些本來要買茶葉的客人,把放進車籃的茶葉,一包包丟在別種商品的貨架上,丟得到處都是。他眼淚嘩啦的奔流不停,又怕人看到,頭壓得低低的,把一包包茶葉撿回來,心痛的感覺無人可說。兩天賣完後,還要給超市寫報告。

等到時勢造英雄

美期刊報導,掀起品茗旋風

隔年,堂弟李世偉前來接手舊金山市場,李明星轉調紐約。他帶著妻兒,開車八天到紐約找店,光是找合適的點就花了六個月。印象最深的是,他在華人街要找出租的商鋪,進去一家廣東人開的店問:「哪裡可以找出租的店面?」廣東人對著他破口大罵說:「我做得好好的,你這樣問是觸我霉頭嗎?唐人不識廣東話,啐!」

好在,紐約的生意漸漸上了軌道,平均每四年開一家店。他曾夢想「英雄造時勢」沒有成功,老天卻安排了「時勢造英雄」的機會給他。就在一九九四年五月三十一日,在紐約開第一家店的十年以後,美國醫學期刊《New England Medical Journal》發表了一篇綠茶有益身體健康的報告,在發表前三天,美國的ABC新聞及現場廣播,邀請全美國唯一相關業者李明星上節目介紹茶的好處,六月十五日,《紐約時報》更是在生活專刊的頭版,刊出半版李明星抱著茶桶的照片。這個機會,使得李明星在兩天內接了五百多通想來報名上課、學習喝茶品茗的電話,之後連續十天,他每天為這些人上課兩小時,才紓緩人潮。

到了2004年,待在紐約二十年的李明星開出第六家店,營業額也從二十年前的七十萬美元到二十年後的三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億元),成長三倍,有如在沙漠中開出的江河。

「時機成熟了,我要勇敢的交給年輕人,」李瑞河說著,他也期許李明星有「月亮當太陽、下雨當沖涼」的精神,成為天仁集團的下一棒,帶領集團再創顛峰。

堅持誠信經營 永慶房屋亮出成交價底牌

房地產市場熱呼呼,各房仲業者無不卯足全力,刺激廣大消費者的購屋欲望,但是畢竟買房子是人生大事,因為成交金額少則數百萬,多者上億元,許多人都抱著「多看、多聽、多比較」的態度來進行購屋決策。

同時,一般民眾購屋會要考量的因素相當多,包括格局是否方正?周邊環境是否便利?社區管理好不好?房屋所在的區域是否具有增值性?最後最關鍵的決定性因素就在於「這個價位是否會買貴了?」

用科技滿足消費者的內心需求

「價格永遠是消費者在決定購屋與否時,最inside的需求,」從事房仲業近三十年的永慶房仲集團董事長孫慶餘指出,長期以來消費者在買賣屋過程中,房價資訊的取得一直處於弱勢地位,對於區域行情總是不易獲得完整、真實的訊息。就算對於房屋本身已經有極高的購買意願,但成交的關鍵就「卡」在價格。

「將消費主導權回歸到客戶手上,」是永慶房仲集團董事長孫慶餘一向堅持的理念。再加上多年的實務經驗累積,他發現,成交價向來是房屋買賣過程中的「最後一道防線」,賣方、買方心中都有理想的成交價,而仲介業者就是要把雙方的心中的「低價」搓和,只要願意打破這道防線,成交幾率就會大為提升。

因此當許多仲介業者還在「車拼」,誰的房屋影音拍得好,誰的房屋資料最豐富時,向來以「科技房仲」為使命感的永慶房屋,早就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透過提出更創新的服務,滿足消費者的深層需求。

以消費者權益優先提供房屋成交行情服務

今年五月開始,永慶房屋將既有的e化服務再升級,推出「公開成交行情」及「推曳式地圖搜索」兩大改革性服務功能,這個具有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特性的創新服務,名為「超級宅速配」,也就是將過去六年來,永慶房屋先後研發的「聯賣捷運系統」「宅速配」「影音宅速配」等多種科技服務的特點,集合於大成。

對於永慶房屋而言,超級宅速配的兩大新服務之所以具有「革命」意義,是因為都必須靠永慶房屋的全體同仁們,願意共同捨棄傳統的思維,擁抱全新的經驗模式。

以「公開成交行情」的服務為例,永慶房仲集團董事長孫慶餘就坦言,「當我決定這樣做時,必然會面臨很多業者的反對。」但是,基於不斷朝向公開化、透明化、消費者自主化的方向,孫慶餘認為,「只要是對的事,就應該去做」,他認為公開成交行情,贏得客戶的信賴,對消費者和整體產業來說都有正面的幫助。

單手用滑鼠輕鬆找到最速配的房子

至於「拖曳式地圖搜尋」最大的特色在於,逐一將每個待售的房屋做好精確的定位,讓消費者在電子地圖上就能用滑鼠圈選找到交易物件,這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發的搜尋方式,即將改變消費者使用房仲網站的習慣。

孫慶餘指出,e化服務已經邁入Web 2.0的時代,隨著消費者參與網路的興趣愈來愈高,網站不再只是「入口」的概念,而是所有的內容和服務將由使用者來決定。

因此,當永慶房仲網想要將e化服務再提升時,便不斷導入了Web 2.0的概念,用網路使用者最需要的「互動、參與與共享」的精神,改變了房仲網站的使用模式,首先,便於今年一月份推出「個人化首頁」服務,接下來,「超級宅速配」更是在此概念下研發出的跨時代產品。孫慶餘指出,「超級宅速配」打破了下拉式選單,讓使用者不再是必須按「地址」找房子,而是真正能夠回歸到「位置」的概念,找到自己理想的房子。

孫慶餘用發生在直營店的實際案例來說明:有對母女一直想找台北市信義路四段與安和路口交叉口的房子,但是她們親自走訪,採取地毯的搜索,都找不到合適的房屋。就在路口徘徊之際,看到了永慶房屋的直營店面,當經濟人透過超級宅速配教導她們將想要尋找的區域「圈選」起來,赫然發現有這麼多的房屋可以選擇,這對母女不但讚嘆超級宅速配的創新設計,甚至因為只要利用滑鼠在電子地圖上拖曳圈選,本來不太會用電腦的老媽媽,很快地就會使用,並且直呼「簡單又好用!」

孫慶餘指出,當他決定採取「科技房仲」的策略來和同業區隔時,每年幾乎都編列至少二億元的預算,用在擴充資訊設備以及行銷宣導費用上,「很多人都覺得我們是在燒錢,但是每一次有新的服務推出,其他去業者莫不仿效跟進」孫慶餘自豪地說,因為他堅信「簡單又好用,就是永慶房屋給消費者最直接的回饋。」

偏執者的兩個故事

這一期,想先推薦大家看一篇《商業周刊》精選書摘—英特爾創辦人安迪‧葛洛夫面對病魔的兩個故事。

老、病、死,英雄也難逃,葛洛夫向來有一句名言「惟偏執者得以倖存」。看他如何面對攝護腺癌療法,甚至挑戰了醫生的專業,成功從六○%移轉率眾逃脫,我真的完全感受到他口中的偏執者,背後真正令人折服的精神是什麼。

令人唏噓的是,他從二○○○年起,又面對了另一場疾病的戰役,而且是一場頂多平手,絕不可能戰勝的戰役。在本次書摘中,葛洛夫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故事首度曝光。這場疾病,曾讓他手抖得無法拿起講稿,甚至無法寫字。這也解釋了為何葛洛夫從二○○○年就快速淡出舞台,在這一年之後,我們遍尋外電資料庫,都找不到他在公共場合的任何照片,他也不曾接受媒體訪問。

不過,葛洛夫畢竟還是被說服了,他願意接受《商業周刊》書面訪問。但是當我們預備了十個問題送給他,又出現了新變數——原本期望他能夠針對未來科技業的發展提出他的一些觀察,卻被直接拒絕。他不想談科技業!葛洛夫直接刪除《商業周刊》的問題,換上了自己提問的四個問題,每個問題,他的回答簡明扼要(據了解,是他口述,由公關記錄),都像是為他這一生做注解。

更好!搭配著他對抗疾病的這篇書摘來看,反而更引人深思。

葛洛夫形容自己一生是個解決問題的人。面對帕金森氏症這種漸進式的腦部疾病,甚至可能損傷葛洛夫最珍視的判斷力、研究真相的能力,他該如何面對?最終答案還沒出來,不過,就像書中所說,「他將極力客服,就和以前客服快樂生活的每一道障礙一樣。」我們祝福他繼續精彩出擊。

看完書摘,《商業周刊》也想與大家一起思考另一個重要的職場議題:如何預備自己,創造下一個黃金期?

面對逆境時,能像葛洛夫這般鎮定、勇敢又能抽離情緒解決問題者,不多。逆境時,我們對生涯的判斷,往往更容易失準;若能趁順境時,不耽溺舒適圈,好好為自己的下一步布局,更容易贏得好人生。

英雄力抗逆境,平凡人要提前布局。

做對每一件小事

有時候我非常慶幸我從事了一個極特殊的行業—文化出版,這個行業在臺灣一年生產約四萬種新書。每一種新書都是一種全新的商品,從市場調查到商品規畫、到生產、到行銷、到上市、到售後服務……,每一本書都要走完完整的產品生命週期,換句話說,每一個出版人一年出了多少種新書,就要面臨多少新產品上市的考驗。由於每一本書的營業規模都很小,大約只有新臺幣幾十萬元,但卻不能省略新產品上市的任何一個步驟,因此我形容出版事業是細微的繡花工作,沒有任何大事,只有無數的小事、小步驟、小流程、但所有的小事加載一起,就會決定一本書的成敗。

我只可以慶幸,是因為出版讓我面臨了最多的新產品上市實戰經驗,也讓我體會到『做好每一件小事』的重要,出版時已個最典型的『最好每一件小事,就會成功』的行業。

在此之前,我是一個大而化之,以做大事不拘小節自居的『神經大條』的人,對所有的小事不耐煩,甚至認為小事只會讓『雄才大略』的人耗損心力、浪費時間。我完全不知道『好大喜功』、『好高騖遠』就是我的毛病,我更不知道,我經營公司之所以賠錢的原因是『不務小節』,小事沒做對。

剛做出版的時候,我仍然大處著眼,不拘小節,喜歡做大書,對小書沒興趣。而我也確實做出了一些轟轟烈烈的產銷書,但仍然賺錢有限。聲勢很大,卻沒得到足夠的實質利益。仔細研究後,我發覺,我雖然做到了暢銷書、大書,但是因為小書不慎,小事沒做好,我也不知不覺中賠到了喜多不該賠的錢,因此總的來說,賺到了吆喝,沒賺到實利。小事是我的心腹大患。

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我發展出了一套做小事撰輯:要做大事先從小事做起,小事做得好,大事才有指望,能耐煩做小事,大事才能從容不迫。小事是大事的基礎。所有的大事,都可拆解成無數的小事,因此,小事都做對,加起來就變成大事。而小書賺小錢,大書賺大錢,大錢小錢都不放過,江海不擇細流以成其大,成其富。這就是我訓練自己耐煩做小事的過程。

我發覺我不是不會做小事,只是不耐煩,當我認同做小事之後,一切就豁然開朗了。每一件小事都可先拆解成幾個分解動作,再做成標準作業流程,然後再對每一次的工作結束,進行徹底檢討改進。

我還發覺很多有趣的事:做大事與做小事的方法完全不一樣,做大事靠才氣、靠創意、靠能力:做小事靠耐心,靠系統,靠制度、靠習慣。而組織如果能夠把小事做好,代表這個組織的結構嚴謹,不易出錯,是個不可靠而穩定的公司。

我真正會做生意,是從我能賺小錢,會做小生意開始。我真正會經營公司,是從我能做對每一件小事開始,感謝出版業對我的訓練。

做好第一印象,不滿意度降至1%

「我們很在意客戶接觸信義房屋這個品牌的最初關鍵時刻,」信義房屋總管理處經理張靜枝,想要成為房仲服務的龍頭,不能只是重視交易時的服務,面對交易前解除到的潛在客戶,也要端出最好的服務品質,讓他們一接觸到信義房屋,就留下深刻的好印象。

員工主動探索服務行為,進而流程化

因此信義房屋在2004年,從宏基標竿學院引進「關鍵時刻行為模式」概念:針對顧客決定交易前的需求,找出影響顧客決策的關鍵時刻;接著以—探索、提議、行動、確認—四大步驟,制訂具體且切中需求的服務流程。

然而,過去總是由管理階層從上而下頒布的規章,透過教育訓練要求第一線員工照做。現在信義房屋決定由員工當家,主動探索自己在服務時的行為,進而將其流程化,記錄成厚達五十頁的文件,讓其他同仁可以複製。甫推行一年,就讓客戶的不滿意度從2004年的8%降至2005年的1%

這個由員工自組的「關鍵時刻品質精進小組」(Moment of truth,簡稱MOT小組),以六到八人為一隊,每個業務區要自組一隊,由各分店派一名代表,無論是店主管、業務、秘書皆可自由參加。

每年底總管理處舉辦成果發表會,在將近二十個團隊中,遴選出表現優異的團隊,競逐「最佳顧客價值獎」、「活力獎」「優秀獎」(前兩項選出最優秀的一隊,可獲獎金四千元;最后一項是是評審評分超過八十分均可受獎)三項大獎。總部再將這些已確定可行的服務模式,推行到集團所有分店。

依網路留言回應需求,提高成交率

2006年底奪得「最佳顧客價值獎」的「藍海團隊」發現,越來越多潛在買主會先以網路留言,詢問相關資料,因此決定先針對網路留言的潛在買方客戶,分析他們在網路上留言、與信義房屋互動的關鍵時刻,最後決定針對「等待回應、來店接觸、回家思考」等階段,擬定細緻的服務。

一旦顧客上網留言註明自己的需求,分店秘書從諮詢部收到訊息後,十分鐘內就把諮詢傳給業務同仁,同時用簡訊通知留言者:「某某業務將在什麼時刻致電回覆。」讓留言者不必一直查看留言的回覆進度。

而留言者決定親赴分店前,分店秘書先寄出分店地圖,在約定來店的兩個小時前,再以簡訊提醒行程,隊長藍翠蓉笑著說:「如果約在下班時間,我們還會提醒他哪條路比較容易塞車,要換條路走。」而「藍海團隊」也依據各種可能情境,先行設計出多樣罐頭簡訊,減輕各分店同仁執行時的負擔。

藍翠蓉分享,曾有位客戶事先上網留言,希望在七期(台中)找到可裝設小耳朵的房子,因此分店業務在客戶來店前,在七期商圈地圖中標示符合需求的物件,寄給該客戶,讓他可以預覽所有物件所在的周邊環境,先行篩選。這樣貼心而且切中需求的服務,果然擄獲客戶的心,不到一個星期就簽下合約,完成交易。

基層員工會自訂策略、檢討成果

在藍海團隊針對網路潛在買主做服務品質改善策略之前,總部也接過網路留言,客訴抱怨沒有得到回應。現在集團把這套制度推廣到所有分店,2006年的網路客戶滿意度只有25%在2007年的前四個月中,就已經躍升為29%;潛在買主來店後的成交時間,從十五天縮短為一個禮拜。

由於每個月只能抽空開兩次會,討論總是超過預定時間,藍翠蓉回憶:「每次都討論到快要撞牆,好幾次七點下班後開始討論,一直到十二點才散會。」

團隊的八位成員,有三位曾經參與MOT工作,也有不熟悉MOT的「菜鳥」。總管理處提供四千元,作為團隊運作費用,也提供內部講師名單和參考書籍,讓各小組自行安排課程訓練,學習腦力激盪技巧,判斷什麼題目值得追蹤,也練習把想法做成一目暸然的圖表,運用分析工具,量化各個影響因素的權重。

「靠著老鳥帶菜鳥,讓基層員工也學著擬定策略、自行檢討執行成果,」張靜枝解釋。但從題目發想到自訂策略,全都來自這些基層員工在公務之餘的開會討論,2006年的成果發表會上,總經理薛建平看到他們一年的努力成長表示:「在信義沒有參加MOT,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高格調對低格調

Brow一字作眼眉解,大家都知道。為什么以眼眉為界,有格調高低之分,則是較為費解的事。但以highbrow表示高尚、知識性的,而lowbrow屬於通俗、甚至低級趣味的,已是約定俗成、眾所接受的定義了。中文裡有眼高於頂一詞,和英文裡的highbrow,有異曲同工之意。眼高於頂,不無傲慢(arrogant)、自負(conceited)的含義,但喜歡追求highbrow事物的人,必也自視甚高,不願與以lowbrow為樂的人群為伍。

又中文形容夫妻舉案齊眉、相敬如賓,這裡關係頗有highbrow的意味,雖然只是「齊眉」(level with the brow),而非highbrow,但絕非lowbrow,可為斷言。

凡和知性(intellectual)有密切關聯的東西,通常被歸為highbrow的範圍,如哲學、文學、古典音樂、西洋歌劇等屬highbrow,喜好這類東西的人是highbrow(作名詞用);至於只喜歡流行歌曲、靡靡之音、聽聽爵士音樂或是愛跑舞廳的人,則被視為lowbrow。這樣分類不見得很公平,故稱人喜歡highbrow的格調,有時帶有嘲諷的意思,不盡然是仰之彌高之意,大概喜歡highbrow格調的人,多半會曲高和寡,難免與人格格不入。

現在讓我們看一些highrow和lowbrow用法的例句。一位住在德州的人說:we do lowbrow betty here than highbrow where I live. You don’t come to Texas to hear classical music,you come here to listen to the blues。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我住的地方,低格調的事情要比高格調的事情容易做得多。譬如說,你不會來德州聽古典音樂,你來這裡只能藍調(the blues)」。

最近有一位才女之稱的美國作家 Theresa Duncan自殺,和她相戀十餘年的男友三星期后亦殉情,在《華盛頓郵報》引起很大的回響,稱之為The tragic end of a golden couple(一對金童玉女悲劇性的結束)。據郵報說,Duncan才思敏捷、無所不知,她寫的部落格(blog)可以bouncing from lowbrow to high(brow),from Kate Moss to Franz Kafka……,意即Duncan可以從Kate Moss一下子跳到Franz Kafka。這兩人是典型的lowbrow和highbrow。Kate Moss是英國超級名模,身價近億美元,緋聞亦多,是tabloid(小報)的新聞人物。Kafka是捷克猶太裔的存在主義小說家,和Kate Moss是完全不同的另類,也是lowbrow和highbrow的最佳代表。Duncan寫起文章來,忽而Kate Moss,忽而Franz Kafka,可見其上天入地的情形。

最後想提醒大家,除了highbrow和lowbrow,還有middlebrow,顧名思義,middlebrow是介乎兩者之間的中庸格調,表示不上不下,還算可以。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由高克毅先生主編多年的《譯叢》雜志(Renditions)有一期就叫Middlebrow Fiction專號(1982年),指從蒲松齡(《聊齋誌異》作者)的《醒世姻緣傳》到張恨水的《春外明史》和《啼笑因緣》等通俗小說,特別是鴛鴦蝴蝶派的作品,如曾樸的《孽海花》、徐忱亞的《玉梨魂》、魏子安的《花月痕》等。把這些小說列為middlebrow的作品,既沒有捧,也沒有太眨,還算恰如其份。這些消閒讀物,說的盡是人間悲歡離合,境界雖不高,卻也能賺一般讀者的眼淚,可供茶餘飯後的談助。

階層流動不再美國需要社福藥方

■ 馬丁沃夫專欄

高所得國家怕得不均與昌俱增,全球化是主要禍首嗎?這個議題的辯論結果可能決定美國是否會繼續對貿易採開放態度。萬一決策者無法想出回應高招,最後或許只能眼睜睜看阻隔進口的保護高牆豎起,不管這麼做有什麼好處。

所得不均加劇,成保護主義溫床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柏南奇(Ben Bernanke)日前發表一篇很具啟發性的演說,內容即點出上述議題。他的分析可總結出三大原則:「經濟機會應盡可能廣泛分配、盡可能均等公平;經濟結果不見得須有齊頭式平等,但應和每人經濟貢獻呈正比;面對最險惡的經濟結果,人應有權獲得某種保險保障。」

重點在於這些原則能否套用在今日現實,尤其是不均現象日趨顯著的此時,此一問題也就越顯得急切。因此柏南奇指出,過去三十年增加的所得似乎並未公平分配:「就實質數據來說,所得分配百分級距第五十級的所得在一九七九到二○○六年間增加約11.5%。同期第十級的薪資僅增加4%,而第九十級的薪資增加了34%。」

近期發表的幾份分析報告發現,所得分配處於金字塔頂端的族群,其所得增加幅度尤其可觀。同樣值得注意的是,自一九八○年代之後,企業獲利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率大幅躍升。

有此證據,自然不名衍生出另外三個大問題。這是真的嗎?是什麼原因造成所得不均程度提高?若有應對辦法,該採取什麼行動才是?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比很多人想的複雜。例如華府回圖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雷諾茲(Alan Reynolds)就表示,以所得稅收為研究基準,則稅制改變及邊際稅率降低一定會無可避免的影響研究結果。同樣的,企業獲利占GDP之比率大幅躍升之前,曾在一九七○年代大幅下滑,而薪資占GDP之比率下降似乎也未形成長期趨勢。

技術決定薪資,惡性循環禍首

現在再看第二個問題。柏南奇提到了三個標準的假設性答案:偏向技能屬性的技術變遷;由最具才幹者贏者通吃的市場;人口遷徒,以有慶全球化資本市場裡聰明玩家可以攫取的報酬。

柏南奇的結論符合一般觀點,而且在我看來,這裏觀點大致正確。「全球化之於所得不均,影響其實不大,幾乎可以肯定其重要性不如偏向技能屬性的技術變遷。」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巴格瓦第(Jagdish Bhagwati)一直如此認為,而且論點極具說服力。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芬斯特(Robert Feenstra)最近發表一份研究報告,其內容即支持這種論點。芬斯特教授指出,美國製造業非技術勞工相對薪資其實略有上升。一九八○年代,這類勞工就業機會還曾同步上揚。

一般的貿易理論無法解釋其中關聯。按常理,墨西哥很多不具特殊技能生產類勞工,其相對薪資應會上升,而美國同一屬性勞工薪資則會相對下降。這表示技術變遷是較合理的解釋。此外,芬斯特教授注意到另一個可能,即價值鏈從上到下不同工作的專業分工產生了新的機會,並由此提高技能勞工的需求,不僅貿易關係中的富國如此,窮國也如此,不過此一實證證據依舊顯示,技術變遷還是比羅關鍵的影響因子。更重要的一點是,長期而言,實質薪資多寡主要取決於生產力高低。而這點幾乎可以說是開放對經濟最大的貢獻。

英、美世代間流動及北歐國家

若有應對辦法該採取什麼行動才是?乍看之下,若能依照柏南奇的原則行事,根本不用擔心所得不均加劇。可是這反應錯得厲害,原因有二:第一,所得不均加劇將降低機會均等實現的可能;第二,失去工作必須為此付上更大代價,令人更加不平,也更無法接受。

或許有些意外,但證據顯示美國、英國的世代間流動(inter–generation mobility)小於北歐國家,甚至不及德國。若要合理解釋,應是父母的相對貧窮會反映在孩子的教育成就上。所以所得不均加劇直接影響到柏南奇第一項原則實現的可能。同理,商業環境越是競爭、企業與國內勞工之間越是缺乏認同,企業就越無能力或意願提供健保或退休金。

一國的傳統若多由企業主提供社會保險,則就業機會縮減、企業關廠停業所造成的傷害也就越難平復。結果保護主義就順勢興起以抵抗市場動作力量,政治正確、師出有名。

基於以上兩項原因,目前的趨勢不修正,柏南奇所謂的三大原則將不復存在。未來有兩種可能的發展:一種是堅持人是獨立個體,必須自立自強,現在這任的美國政府,依我看應該已經是這波保守浪潮的發展極致;另一種發展是創建一種不破壞努力誘因的支援系統,此一系統必須包括至少兩項元素,即為弱勢族群提供更多的教育基金(最理想的狀況是同時利用民間資源)以及全民健保。左派也會希望提高最低工資、提供所得者充裕津貼。

我不是建議美國擁抱歐洲全面干預的愚行。但若美國政府不以充裕資源提供公共服務,可能無法再維持這個充滿活力、對外開放、有階層流動機會的社會。看似矛盾,但一點也不矛盾。

益通光能吳世章的新投資思維:替代能源產業變「紅海」成本才會降

我到中國大陸設廠大約十年,這十年,他們對環境的態度變化很快!五年前,我們設廠的深圳寶安區,有一些電鍍工廠,電鍍用的廢水隨便排放,我去看,簡直污染得不像話。隨便排,看了會讓人心痛!
我和當地的領導講,這樣不行。現在,這些電鍍廠全被趕走了!以前台灣二仁溪的廢水排放污染搞了多久都搞不定,大陸短短的幾年就通通趕走了。

現在,到中國大陸設廠,要做「環境影響評估」,要注意溫室氣排放,重排放量、重污染的工業,他們會用扣稅等各種方式,嚴加處理!

他們的政策,都知道環保的重要。這不只是暖化的問題,是整體的環保方向調整。水污染、環境、空氣污染他們都在同時注意了。他們新的總體經濟控制計畫「十一五計畫」裡頭,已經包含了具體的節能減耗政策,影響不了了。

台灣很可惜,太多的內耗。如果意識形態轉換成了環保意識多好。在中國,只要國務一句話,很多事就能做成。像鼓吹再生能源,溫家寶(中國國務院總理)參觀無錫尚德(編按:時,說要用「鐵」的承諾來發展節能產業,尚德馬上擴廠,從這一點就看得出他們的積極。相較之下,在台灣,「能源法」喊了好多年,到現在還擺在那邊,沒有通過。全世界為了節能,都在做,台灣卻只有口號…。(語所無奈)

不要口號。台灣節能意識已落後對岸

節能產業,現在在大陸,是不得了啊!整個需求很大(編按:中國大陸計畫在二〇二〇年前投資新台幣六兆四千五百萬元)。你看〇八年的北京奧運,就是以地球、生態環保為主題。另外,像雲南、貴州,這些地方也都要跟我買太陽能電池!只是他們要低價位的,他們不怕面積大,只要便宜!可惜我生產的都是高效率的!(笑。編按: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越高,價格越貴)

中國的技術也在進步。我在八年前,就跑到北京去看一家北京索樂(Beijing Solar),他們那時候就相信綠色能源,何時太陽能變成用電,會是未來的主流,但當時還沒有好的技術。

過了八年,中國有太陽能上游的矽材料—粗晶,他們來推動越來越有利。而且中國在去年就實施「可再生能源法」,已經滿一年了。

他們為什麼那麼積極?因為二〇〇五年有人算過,全球一天用掉八千七百萬桶石油,一天二十四小時、有八萬六千四百秒,除下來,大概每秒鍾要用掉一千楹以上的石油,全世界每秒鍾用掉一千桶油!每秒一千桶吔!當油價漲到一桶一百美元時,這是會「痛」的。現在我們加油,一公升二十八元(新台幣),將來變成三十六元,你怎麼辦?

氣候持續暖化,油就用得越多,價格就會越高,蘊藏的油只會越來越少,每桶一百美元的高油價來臨,那時候怎麼辦?

暖化問題,對企業來說,是一個道德上的兩難。以美國為例,為了特定利益,本來連「京都議定書」都不肯簽。但暖化是大勢所趨,最後,連美國都不得不認同,政府也開始鼓吹再生能源。

過去,很多人有一種迷思、或是誤解,把節能產業看成是非常昂貴。現在,大家又瘋狂投入太陽能產業,這個產業將來也會變成「紅海」(指投資太多會殺價競爭)!要在「紅海」裡找出一片生路,不容易。但我卻認為,大家進來,很好啊,因為大家鬥陣(閩南語)來,才能把產業做大,讓太陽能發電成本快速下降,這對大家都好。

不怕競爭。新百年產業有無限商機

以現在的thin film solar cell(薄膜太陽能電池)為例,是目前號稱可以量產的電池,轉換效率也只有六%到九%,每瓦太陽能電池成本約兩美元,我還不滿意,希望兩年內,有人能做到每瓦只要一美元。這樣太陽能再生能源,就有可能跟傳統發電成本一樣,甚至更低。

事實上,現在不只節能產業看好,太陽能應用技術,是列充滿商機。中國大陸,現在有龐大的機車與汽車需求,光是汽車,每年市場需求就超過七百萬輛!如果將來漸漸改成油電混合車,這個商機有多大!

還有,中國大陸現在一年的摩托車製造近兩千萬輛,不過現在因為數量太多了,容易造成污染、犯罪,大城市裡就管控摩托車,像廣州市。這裡也有商機。像我把摩托車的四行程引擎,帶進來取代二行程的,更環保,更能減少廢氣排放。

另外,我們油電混合的摩托車已經研發好了,今年底就會推出!一百二十五CC,噴射引擎一台賣四萬三千元(新台幣),我一部油電混合的賣四萬二千元,比傳統機車還便宜,你說到時候會不會買我的?應該會吧,因為少油又環保!

油電混合車現在在台灣做不好,為什麼?因為在台灣,政府沒有給誘因。

在美國,一部油電混合車比傳統汽車貴三千到四千美元,但買油電車可以有減稅回饋。台灣一部油電車賣到一百二十五萬元,比一般汽車貴了五十萬,當然賣不出去!

太陽能是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是百年的產業!例如,我們現在還與裕隆汽車等公司合資生耀光電,生產太陽能電動天窗,現在,太陽能天窗只有奧迪A8列為標準配備,我們和裕隆合作研發太陽能天窗,未來希望成為裕隆車系的標準配備。

不只如此,像是太陽能遊艇等各種從太陽能出發的應用科技,可以有無限的想像。現在你們已經看到太陽能能照明、太陽能燈、發電背包等,我不能講太多,因為這是商業機密。

談那麼多新的投資,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希望大家能利用知識、採取行動,每個人都為地球的「慧命」(佛教用語),盡一分心力。

談環保,我把它分成三個層次,第一是做心靈環保,先把自己的需求欲望降低。接著,做生活環保,我在家塑膠代都會洗過再用,用到破才會丟。最後,才是做地球環保,偷偷告訴你,我們家是三天才倒一次垃圾,資源回收送人的比丟掉的垃圾還多!(開心的笑)

展茂停工,同業大鬆一口氣

四月起,彩色濾光片五代廠的供貨將出現難得的供需缺口!

資料顯示,全球五代線彩色濾光片外購需求約三十五萬片至三十八萬片,但全球產能供應量目前只有約三十一萬片,隨著展茂停止供貨,市場供需已出現缺口。「估計五代線第二季價格可以高漲10%。」和鑫光電內部如此預估。

同一時間,面板大廠友達率先喊出五月面析景氣可望復甦,專業研究公司Display Seach也預估,今年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將從去年的五千四百萬片成長到今年的八千二百萬片,大增超過五成以上。該公司大中華區總裁謝勤益更直言:整個面板景氣正從穀底翻身!

就在產業景氣即將否極泰來之際,屬於關鍵零組件大廠的展茂光電,卻因財務不佳加上公司經營爆發內訌醜聞,可能性提前三振出局。

展茂自三月底,所有廠房已全部停工,領不到薪水的員工陸續向外自謀生路,新舊董監事則發動連串訴訟要討回公道,至於聯貸給展茂為求生存,只能一路砍價求售,使得全球彩色濾光片供過於求的窘況遲遲不見改善。「有人倒,多少對產業是良性發展」,一位同業主管觀察。

特別是,五代線因為投入資金高,更是廠商獲利的主要來源,價值相對較高。當初,展茂為了建一個五代線,前任董事長余宗澤向銀行聯貸六十億、總計投入一百億元籌建,去年底正式營運。雖然這個五代線建得比國內同業晚,但因為一口氣拿下六家面板廠訂單,余宗澤一度信心滿滿期待,要靠這條五代線讓展茂轉虧為盈。

沒想到,不但這一天沒等到,余宗澤甚至還沒被請來救急的同學,掃地出門。

私募若成功

新股東可一舉拿下過半股權

「現在,任何人只要花兩億七千萬元,就能全面掌控展茂。」三月二十七日被自己同學在股東臨時會上拔掉執行長頭銜的余宗澤語帶無奈的說。

展茂這場股東臨時會,在新董事長簡宏平操盤下,通過要將公司資本額由一百一十五億元大舉增資至二百五十億元,而且要以每股兩毛錢的超低價辦理,私募如果成功,新股東將可一舉拿下展茂過半股東權。

換句話說,余宗澤一年前投資一百億元新建的五代線,外人現在只要拿出兩億七千萬元,就可全面接收,由於報酬率實在太高,難怪會讓展茂陷入一場血淋淋的惡門。

事實上,這就是簡宏平入主展茂的關鍵原因。「他就在於要進來把展茂賣掉!」余宗澤氣憤的說著,而這也是他當初始料未及的。

余宗澤與簡宏平原為台北大化工系同學,在學校時並不熟,畢業後也無聯絡。但三年前展茂上櫃後,簡宏平就主動找余宗澤敘舊,開始了解彩色濾光片行業。

期間,占面板材料成本約為15%的彩色濾光片,隨著面板廠自製率提升,加上面析本身供需失衡,使得彩色濾光片價格不斷下滑,國內相關業者個個虧損,展茂單是去年前三季就虧掉逾一成半的資本額。本業大虧,公司又因為舉債擴充五代廠,出現二十億元資金缺口,展茂去年底即爆發財務危機。

由於公司內部評估,只要十億元就可以解決財務危機,余宗澤仍向這位表示願意幫忙的同救援,今年一月四日,兩人約在遠東飯店談了三小時,立刻簽下一紙協議書,協議載明簡宏平要以新台幣二十億元資助展茂,條件是余宗澤讓出董事長職位作為交換。一月八日簡宏平順利「登基」,但承諾的資金卻未依約支援。

簡宏平非但未即時資助展茂,還在外頭大舉收購委託書,更在三月二十七日股東臨時會上,一舉將余宗澤停止職務並移送法辦。

一位股東回憶,當天現場氣氛詭異,幾個股東接連上台,跟主席一搭一唱,後來甚至強勢通過「超低價」的私募發行價。被架空的余宗澤,會還沒開完,人就氣得離開現場。

業界人士形容余宗澤是「請鬼抓藥單,結果被人整碗捧走」。余宗澤則是大嘆自己「引狼入室」,甚至在與簡宏平談判時,還沒確定簡到底有沒有資金,就簽下讓出董事長的協議,「我當時真的太急了!」余宗澤無奈回憶當初出茅廬決定。

再賣其他工廠

將公司資產分拆處理

公司丟了還不打緊,瓣經營階層還對對指出,余宗澤擔任董事長的展研公司,供應原料經展茂,卻涉嫌收取高額傭金。余宗澤有圖利自己嫌疑。

此外,五代廠合理造價不應該超過七十五億元,但展茂建造五代廠卻花了一百億元,價格太不合理,公司因而將其移送法辦。而余宗澤為湮滅證據,竟於股東臨時會後,帶人從公司搬走十二箱資料。

一面用訴訟打擊余宗澤,另一方面,展茂新發言人郭芳琪表示,董事會現在是希望引進私募基金,繼續營運五代線。至於展茂位於平鎮的四代與三,五代廠,未來則會清算掉。這顯示展茂的新經營團隊,打算將公司資產「分拆」處理。

用兩億七千萬元就能控制一個至少價值七十億元的新工廠,投資報酬率之高,自然引起外界興趣。郭芳琪表示,四月一日該公司已經發函大股東,若大股東不願投資,還會有其他人有興趣。

針對簡宏平的如意算盤,余宗澤同意,目前確實已有彩色濾光片同業對展茂的五代線表示感興趣。但「他們傾向先租後買,先用展茂廠房賺產能!」余宗澤說,有興趣的業者對於展茂現在可能面臨的司法訴訟,以及高達六十億的債務不定期有顧忌,因此不敢整廠直接買下,只打算先承租產能。

而目前,余宗澤已透過法律程序,籌組股東、員工和債權人自救會,於北、中、南成立連絡中心,正面與簡宏平對決。

已經停工的展茂五代線到底要如何處理?拖越久,對同業肯定越有利。可憐的是展茂的小股東,眼看景氣復甦在望,自己不但沒有賺到,手中的股票還可能因為經營權突然更替,反手變成壁紙。

展茂停工,同業大鬆一口氣

四月起,彩色濾光片五代廠的供貨將出現難得的供需缺口!

資料顯示,全球五代線彩色濾光片外購需求約三十五萬片至三十八萬片,但全球產能供應量目前只有約三十一萬片,隨著展茂停止供貨,市場供需已出現缺口。「估計五代線第二季價格可以高漲10%。」和鑫光電內部如此預估。

同一時間,面板大廠友達率先喊出五月面析景氣可望復甦,專業研究公司Display Seach也預估,今年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將從去年的五千四百萬片成長到今年的八千二百萬片,大增超過五成以上。該公司大中華區總裁謝勤益更直言:整個面板景氣正從穀底翻身!

就在產業景氣即將否極泰來之際,屬於關鍵零組件大廠的展茂光電,卻因財務不佳加上公司經營爆發內訌醜聞,可能性提前三振出局。

展茂自三月底,所有廠房已全部停工,領不到薪水的員工陸續向外自謀生路,新舊董監事則發動連串訴訟要討回公道,至於聯貸給展茂為求生存,只能一路砍價求售,使得全球彩色濾光片供過於求的窘況遲遲不見改善。「有人倒,多少對產業是良性發展」,一位同業主管觀察。

特別是,五代線因為投入資金高,更是廠商獲利的主要來源,價值相對較高。當初,展茂為了建一個五代線,前任董事長余宗澤向銀行聯貸六十億、總計投入一百億元籌建,去年底正式營運。雖然這個五代線建得比國內同業晚,但因為一口氣拿下六家面板廠訂單,余宗澤一度信心滿滿期待,要靠這條五代線讓展茂轉虧為盈。

沒想到,不但這一天沒等到,余宗澤甚至還沒被請來救急的同學,掃地出門。

私募若成功

新股東可一舉拿下過半股權

「現在,任何人只要花兩億七千萬元,就能全面掌控展茂。」三月二十七日被自己同學在股東臨時會上拔掉執行長頭銜的余宗澤語帶無奈的說。

展茂這場股東臨時會,在新董事長簡宏平操盤下,通過要將公司資本額由一百一十五億元大舉增資至二百五十億元,而且要以每股兩毛錢的超低價辦理,私募如果成功,新股東將可一舉拿下展茂過半股東權。

換句話說,余宗澤一年前投資一百億元新建的五代線,外人現在只要拿出兩億七千萬元,就可全面接收,由於報酬率實在太高,難怪會讓展茂陷入一場血淋淋的惡門。

事實上,這就是簡宏平入主展茂的關鍵原因。「他就在於要進來把展茂賣掉!」余宗澤氣憤的說著,而這也是他當初始料未及的。

余宗澤與簡宏平原為台北大化工系同學,在學校時並不熟,畢業後也無聯絡。但三年前展茂上櫃後,簡宏平就主動找余宗澤敘舊,開始了解彩色濾光片行業。

期間,占面板材料成本約為15%的彩色濾光片,隨著面板廠自製率提升,加上面析本身供需失衡,使得彩色濾光片價格不斷下滑,國內相關業者個個虧損,展茂單是去年前三季就虧掉逾一成半的資本額。本業大虧,公司又因為舉債擴充五代廠,出現二十億元資金缺口,展茂去年底即爆發財務危機。

由於公司內部評估,只要十億元就可以解決財務危機,余宗澤仍向這位表示願意幫忙的同救援,今年一月四日,兩人約在遠東飯店談了三小時,立刻簽下一紙協議書,協議載明簡宏平要以新台幣二十億元資助展茂,條件是余宗澤讓出董事長職位作為交換。一月八日簡宏平順利「登基」,但承諾的資金卻未依約支援。

簡宏平非但未即時資助展茂,還在外頭大舉收購委託書,更在三月二十七日股東臨時會上,一舉將余宗澤停止職務並移送法辦。

一位股東回憶,當天現場氣氛詭異,幾個股東接連上台,跟主席一搭一唱,後來甚至強勢通過「超低價」的私募發行價。被架空的余宗澤,會還沒開完,人就氣得離開現場。

業界人士形容余宗澤是「請鬼抓藥單,結果被人整碗捧走」。余宗澤則是大嘆自己「引狼入室」,甚至在與簡宏平談判時,還沒確定簡到底有沒有資金,就簽下讓出董事長的協議,「我當時真的太急了!」余宗澤無奈回憶當初出茅廬決定。

再賣其他工廠

將公司資產分拆處理

公司丟了還不打緊,瓣經營階層還對對指出,余宗澤擔任董事長的展研公司,供應原料經展茂,卻涉嫌收取高額傭金。余宗澤有圖利自己嫌疑。

此外,五代廠合理造價不應該超過七十五億元,但展茂建造五代廠卻花了一百億元,價格太不合理,公司因而將其移送法辦。而余宗澤為湮滅證據,竟於股東臨時會後,帶人從公司搬走十二箱資料。

一面用訴訟打擊余宗澤,另一方面,展茂新發言人郭芳琪表示,董事會現在是希望引進私募基金,繼續營運五代線。至於展茂位於平鎮的四代與三,五代廠,未來則會清算掉。這顯示展茂的新經營團隊,打算將公司資產「分拆」處理。

用兩億七千萬元就能控制一個至少價值七十億元的新工廠,投資報酬率之高,自然引起外界興趣。郭芳琪表示,四月一日該公司已經發函大股東,若大股東不願投資,還會有其他人有興趣。

針對簡宏平的如意算盤,余宗澤同意,目前確實已有彩色濾光片同業對展茂的五代線表示感興趣。但「他們傾向先租後買,先用展茂廠房賺產能!」余宗澤說,有興趣的業者對於展茂現在可能面臨的司法訴訟,以及高達六十億的債務不定期有顧忌,因此不敢整廠直接買下,只打算先承租產能。

而目前,余宗澤已透過法律程序,籌組股東、員工和債權人自救會,於北、中、南成立連絡中心,正面與簡宏平對決。

已經停工的展茂五代線到底要如何處理?拖越久,對同業肯定越有利。可憐的是展茂的小股東,眼看景氣復甦在望,自己不但沒有賺到,手中的股票還可能因為經營權突然更替,反手變成壁紙。

提高員工滿意度,讓離職率不到3%

美商馬氏(Mars)台灣分公司的產品包括寵物食品偉嘉(Whiskas)、寶路(Pedigree)與西莎(Cesar),其中西莎在狗罐頭市場占率高達五成,也是「狗濕糧」品類的第一名;另外甜食類產品,巧克力M&M、德芙(Dove)、士力架(Snickers)等,市占率占台灣巧克力市場一八%,排名第二。

這家公司的辦公室很不一樣,座位沒有隔板,桌子四張至八張併成一區,主管和同仁同樣排排坐,只要有人講笑話,全公司都聽得到;員工休息室也是「貓咪休息室」,上班時間會看到三隻貓或躺或臥在辦公桌上,這裡同時也是一家員工離職率只有二‧八%的企業。

瑪氏每年對員工進行Gallop Q12調查,針對四大項十二個問題,徹底了解員工對公司的看法,做為溝通對話的平台。

瑪氏連五次調查得分,從2004年第一次的3.33分(滿分五分),透過持續改造,進步到今年九月四‧一三分。

員工承諾度提升的關鍵,來自瑪氏創造「讓員工滿意」的工作環境;員工的滿意度也表現在離職率上,自2001年來,平均都維持在15%至20%左右的離職率,如今已降低到個位數。

每五週召開全省視訊會議 讓全員清楚了解銷售成績、成本

問卷的第一個問題、瑪氏得分最高的項目是:「我知道公司對我的工作要求」。平均分數為4.52分,滿意度從弱到強分為五等級,高達92%員工勾選4、5級分。瑪氏以透明化資訊來達到此水準。

例如,每五週的第一個星期二舉辦全省視訊會議,全公司員工都能詳知當月業績 、成本花費、下個月的預算和目標等,並以綠、黃、紅三色代表業務表現好壞,連不參與實際業務的總機小姐,都知道公司退、換貨的情況。

每月依客戶排定不同活動

白板記錄細節,成分揭露任務目標

另外,公司墻上有著類似行事曆的白板,橫坐標為一個月的時間軸,縱坐標是六個公司主要客戶,坐標內則是瑪氏各個品牌在不同時間點,針對不同客戶進行的活動安排,本週進行的豆豆,後面會註解需要多少備貨等細節。

不僅充分揭露任務目標,每天早上八點,業務部同仁和各部分主管的手機,就已收到昨天總業績與供貨數字的簡訊,每位員工一到公司,就會收到前日財報訊息的電子郵件。物流規畫經理解珈璇就說:「今天我努力了,明天數字就跳出來了。」問卷中第八題:「公司的使命/目標使我覺得我的工作很重要」,瑪氏平均得到四‧二三的高分。

此外,員工滿意度也來自瑪氏的薪酬獎勵制度。多數外商有雙週薪制,瑪氏則是每星期四發薪,「縮短發薪時間距離,等於提高激勵員工的頻率,」人力資源協理陳興雯說。

每週發薪提高激勵頻率
達每季業績目標,薪水在多給一週

總公司另外設定業績目標,只要「全公司」每季皆達成,員工就能以年薪2%、2%、2%、4%的比率,分四季領到10%的獎金,等於一季可多領一週薪水;若年終達成總年度目標,可再領取年薪10%的獎金。這個「全員奮鬥獎金」,讓瑪氏的薪資水準排進惠悅企管顧問公司百大企業的前二十五名。

「好奇怪!這不就等於吃大鍋飯?」曾在公司業績綁在一起的獎勵大呼不可思議,但也因如此,「大家不會互相推諉責任,只為同一個目標努力,無形中凝聚了向心力。」他說。

問卷中有一題:「在工作單位有一位最好的朋友?」竟有八九%同仁傾向同意,多位同仁異口同聲的以「家人」來形容彼此的感情。人資部副理張桂綺則補充,每年還提供員工家庭申請兩萬元上限的醫療補助費用,「連員工的家人也被視為瑪氏的一分子。」

過去瑪氏走過許多低潮:03年工廠關廠,德芙在市場上消失十八個月;04年路寶事件,為處理八千多件消費者賠償案件,公司停擺四個月;05年總公司任命英國籍總經理重整台灣分公司。
走過危機,現在的瑪氏,設定成為「十大好公司」要讓員工滿意帶動公司下一步的成長。

個人抑或私人

Personal or Private?個人抑或私人?

在《紐約時報》星期天雜誌寫語言專欄(On Language)的薩菲爾(William Safire),兩年多前寫過一篇探討personal or private 區別的文章,只有他引經據典,陳義過高,不適合中文讀者。我現在用同一題目以日常生活的例子,看看兩者的不同,希望能對英文有興趣的中文讀者有所幫助。

在美國凡是住豪宅的人,都會在門前或圍牆上插個牌子,說是Private Property or Residence No Trespassing,意卽私人產業或住宅,間人免進。這裡你不能說Personal Property or Personal Residence,反倒是政府對你的住宅課稅,則是personal property tax。新聞記者採訪,可以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但應避免的是personal questions,如每月收入多少?有無女友等,都是personal questions,被訪問者有權拒絕回答,不論問或答,若是涉及私人意氣,那就是getting personal。如果雙方已經有意氣之爭,但仍強調並無私人因素,可說nothing personal。

美國的私立學校教private school,絕對不能叫personal school,此處的private school是與 public school相對而言,後者卽公立學校。不過在英國public school和美國正相反,而是指私立學校,特別,特別是學生得住校的boarding school,通常這類學校只收男生。在美國這種boarding school叫prep (preparatory)school,學校多出身富有之家,學費昂貴,學生的穿著講究,有點貴族氣息,英文稱它是preppy。

美國官員們的活動包括會見賓客在內,每天早上或頭一天晚上都會公布,這是public schedule,不過也有些行程不公布,那是private schedule。如果官員見了某客人而不在日程表上,這樣的會見就是private meeting了。私人聚會時private party,私人飛機是private plane,如實公車卻可私用,那就是a compang car for personal use。 Private也有不對外公開之意,卽closed to the public 。又private做名詞用是士兵的意思,如Pfc表示是一等兵,英文全銜是private first class。

官員又稱public servant(公僕),一旦不做官,雖上至總統,都是private citizen,此即中文的一介平民或老百姓,為了謀生,他們多半join the private sector(加入私人企業)。這裡的private,都是不能以personal代替的。

又美國官員有時具有personal rank of ambassador,此指雖非特命全權大使(Ambassador Extraordinary and Plenipotentiary),但卻有大使頭銜。

中文裡的人情味,以英文表達,可用personaltouch。 The candidate’s personal touch won him many supporters。(競選人的人情味為他贏得許多人支持者。)若是豪無人情,公事公辦,就是impersonal。

從以上所舉的例子,不難看出personal和private的分野,在絕大多數情形下,是不能混為一談的。至於如何運用自如,就得靠多看、多聽、多模仿了。

面對最大信譽危機李焜耀密集「安內」

面對最大信譽危機李焜耀密集「安內」
—電郵安撫明基員工情緒、主動各董事會解釋/鄭呈皇、柳中平

五個月內,先有轉投資公司出納捲款,接著,連母公司都捲進內線交易風暴,李焜耀如何向員工和董事會解釋?

三月十三日下午星期二下午,檢調單位兵分二路,搜索明基在桃園與台北的公司,罪名是涉嫌內線交易。

過去半年,明基真是多事之秋。先是二○○六年九月底宣布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失敗;十月初又發生轉投資的達方電子員工捲款匯出,導致達方上市案被迫延後;這次再爆發內線交易疑雲。

深陷風暴裡的明基董事長李焜耀,在三月二十日上午的董事會上首次為虧損請辭,最後被慰留。

不過,合併失敗事件外辦雖有責難,但不往來廠商或股市投資者,基本上還是支持明基,也佩服李焜耀的勇氣。這回捲入內線交易風暴,則讓明基形象受到大挑戰。「這不像掉業績,可以補救回來,」一位明基主管對這次公司名譽受衝擊表示憂心。

財務長遭收押,集團市值掉一百七十三億元

營收超過四千億元的明基友達集團,在此次內線交易案爆發後,震央主要在明基,因為股價狂瀉,集團市值掉了一百七十三個億元(三月十四日)。而十四日淩晨被收押的財務長游克用,因為不定期兼任轉投資的達信董事長、均豪董事、友達監察人,事發後,他的達信董事長職務已被暫時換下,明基內外都對老實忠厚的游克用被收押,感到驚訝不已。

此次事件可說是李焜耀接掌明基以來面臨的最大危機,儘管形象受創,但因內部溝通頻率加大,員工對「KY」(李焜耀英文名簡寫)的危機處理滿意度反而拉高。

將明基案移送法辦的臺灣證交所,早在數個月前開始進行明基涉嫌違法的蒐證,嗣經移送金管會後,再移送檢調處理。

證交所主管指出,證交所內部在篩檢明基進出口資料後,確實大吃一驚。因為過去雖然每年都會移送超過三十件疑似內線交易、操縱股價案件,但多屬已經窮途末路的老闆個人,或公司內部人(董、監事或經理人)利用親戚帳戶進出的案件。

但類似明基這種員工專戶提前賣股的,卻是頭一回。

二○○六年九月二十八日,明基宣布德國子公司(前西門子手機部門)將聲請破產保護,合計要認列虧損新台幣三百三十億元。就在宣布此重大利空前,明基設在馬來西亞的紙上公司CERO,竟賣出七千張員工配股閉鎖期、由公司負責保管的股票。

證交所主管指出,一般科技公司因應員工認股權閉鎖期問題,也有設員工股票專戶處理,但公司都是「代管」這些股票,到期要配發給員工時才會賣出,平時根本就不是進行交易;只有「職工福利委員會」一類的專戶,會有高賣低買股票的波段操作。明基這個替海外員工持股設立的專戶,為何會在大利空宣布前賣股?對此,李焜耀公開表示絕無不法情事,澄清公司有權利及義務管理海外員工股票,賣出動作並未圖利任何個人。

李焜耀雖然堅稱絕無不法,但明基集團財務部這次已非首度出事,五個月前,旗下達方電子爆發出納捲款一事,導致達方股票上市被迫延宕至今。

內控出現漏洞?五個月內兩家公司出事

二○○六年十月五日,達方一位薛姓出納,趁財務經理外出之際,盜取網路帳戶的授權密碼及金X,將新台幣五千六百三十三萬元公款轉到私人帳戶。該案隔了一個周末及中秋假期,六天後,達方才在證交所網站上輸入重大訊息、對外界揭露。一個小小出納,竟能從財務經理的電腦匯出巨款,顯示達方不但內控出現漏洞、付款作業流程也有重大瑕疵,這筆款項已無法追討回來。

而就在達方員工舞弊事發前一天、亦即十月四日,證交所上市審議委員會才通過達方股票上市,隔天公司就發生重大財務疏失。由於達方並未立即預報證交所;連串的錯誤讓證交所不得不搖頭,決定要求達方加強內控制度、補充專案報告,並重新審議其上市案創下證交所史上「重審」的首例。

集團內兩家公司接連發生內控問題,讓證次所對明基的內控感到奇怪。在達方出事後,李焜耀雖要求相關主管解釋,對危機發生的處理不夠快,也有所檢討;達方財務長林獻章表示,公司也將整個財務流程做了加強動作,甚至擴及集團所有公司,都要求加強內部控管。沒想到五個月後,明基又瀑發內線交易問題。

有達言的前車之鑑,這次李焜耀第一時間成立危機小組,且由他親自帶領。

檢調發動搜索後一個多小時,明基內部立刻由總經理李錫華與全球營銷總部總經理王文燦出面組成危機處理小組,對二十多位高階主管解釋此事件。一個多小時後,一對以李錫華署名的中文電子郵件及稍後的英文郵件,立刻透過網路傳達到全球一萬四千名明基員工的信箱。

內部溝通頻率加大爭取員工和董事會的支持

接下來的四十八小時,更連開了超過四次的內部會議。李錫華更每天發出信函級員工,告知最新進度。李焜耀也連發了至少兩封員工信,安撫員工情緒。儘管解釋的內容「比報紙要少很多」,但員工卻很受用。「至少內部溝通明顯增加,讓員工知道公司的政策方向究竟是什麼!」一位明基基層主管如此說。

在游克幫被收押後六個小時,李焜耀早上八點半就集邀二、三十位公司高階主管開會。他開宗明義就表示明基員工最重要的價值是誠信,他相信絕對無不法事情,隨後立刻要求各主管依據手上有的客戶和供應商名單,一一對外解釋「公司營運一切正常,不會有任何變動。」整個會議達兩個小時。

「希望大家要爭氣,把我們的品牌和業績拿出來……。」即便財務大臣已被收押,李焜耀在會議上仍對主管們充滿期待。

三月十六日一早,李焜耀更在臺北與董事會成員見面,針對這次事件提出其不意解釋。這場會議足足開了三個多小時,幾乎全員到齊。宏碁創辦人、李焜耀的老長官施振榮即使人在香港,也電話連線,聽取李焜耀對整件事戸的報告。最後,董事會選擇相信李焜耀。

儘管品牌形象受創,但要求主管要「爭氣」的李焜耀,在公司內部已靠著「資訊透明」,獲得員工和董事會的支持。接下來,就看他是否能用同樣原則,爭取投資人和檢察官的信任。

胡志強行銷中下一個要打王貞治牌

亞洲首富李嘉誠次子、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造訪台中,颱起一陣台中房地產投資熱潮。三月十七日當天,李澤楷坐著台中市長胡志強的公務車來到榮桂酒店,與台中企業主、民意代表聚餐。

一們與會者透露,當天一張大圓桌,坐了二十四個人,李澤楷一開始很客氣的說,「我是來學習的」、「如果要投資台中房地產的話,下次再組團派人來私下考察。」當天李澤楷談房地產話題的時間不到五分鍾,就開始閒聊別的議題。

五分鍾的談話,卻讓亞洲首富之子的台中行,被媒體報導成「港商的炒樓行」。台中房地產如果當真上漲,最該感謝的,恐怕是胡志強夫人邵曉玲。

在胡志強擔任新聞局長時代,李澤楷被父親李嘉誠從美國史丹佛大學叫回香港,管理Atar TV。當時二十歲出頭的李澤楷為了臺灣相關法令問題,曾親自與胡志強溝通,開啟胡、李兩人多年的交情。

去年十一月中,邵曉玲出車禍,李澤楷看到新聞後,親自打電話到台南奇美醫院給胡志強,表達要來探望邵曉玲。結果這一通電話,搭配上胡志強行銷台中的想法,一直等到今年二月底才敲定相關行程。

在李澤楷打響第一炮後,計劃打名人牌行銷台中的胡志強,下一個目標是旅日棒球天王—王貞治。胡志強將在三月二十三日赴日本拜訪王貞治,請他到台中棒球場參加活動,屆時將為台中再掀一波王貞治旋風。

美國調查顯示:稍胖的人較樂善好施

肥胖已經成為美國社會最新的集體焦慮和頭號公敵。

已經宣布角逐共和國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前任阿肯色州(Arkansas)州長麥克•哈克比(Gov. Mike Huckabee)主要政見之一就是實施全國學童「體重成績單」(Weight Report Cards)制度,幫助小朋友從小養成正確的飲食和運動習慣,控制體重。

哈克比本人於一九九六年當選州長時,也深為肥胖問題所苦,當時他連爬個州政府大廈前的階梯,都會喘的說不出話。但他後來憑藉著毅力和嚴格的減肥計畫,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減掉了五十公斤的體重。由於個人的經驗,哈克比在州長任內率全國之先於阿肯色州的公立學校實施「體重成績單」制度,並大聲疾呼以公共政策看待肥胖問題。

美國有66%的人過重

對於「肥胖」的定義,目前全球普遍採用的測量方式是「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又稱為BMI),亦即體重(以公斤為單位)除以身高的平方(以公尺為單位)所得到的商,如果不足18.5則是「過瘦」;介於18.5和25之間為「正常」;25和30之間屬於「過重」;三十以上就是「肥胖」了。

究竟美國人的肥胖問題有多嚴重呢?根據非營利性組織「美國健康信讬會」(The Trust for Americas Health)的一項研究調查,美國成年人之中人口比率從一九七六年的47%暴增到2004年的66%,而且其中半數以上達到「肥胖」的程度。

儘管體重越重就越容易罹患心血管、新陳代謝以及其他方面的疾病,但是最近公布的人比體重正常或較輕的人更快樂,也更慷慨。或許這項發現並不足以抵消肥胖所帶來的健康問題,但仍值得一提。
這項由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和印度第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在2001年共同進行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BMI「過重」的人在接受調查之前的一個月當中,比BMI「正常」的人少了11%;而曾經感到自己「一無是處」或「再怎麼努力也是徒勞」的人當中,屬於BMI「過重」的人也比「正常」的人少了18%。

除此之外,BMI「過重」的男性當中有68%在2001年期間曾經有捐款給慈善機構或活動,而BMI「正常」的男性當中只有62%曾經這麼做。BMI「過重」的男性捐款的金額平均較BMI「正常」的男性高出5%,而且也較常自願奉獻時間擔任志工。

但與一般刻板印象不同的是,BMI「過重」的男性其所得也比BMI「正常」的男性要來得高一些。

肥胖者反不如正常人慷慨

所以,在醫師眼中,BMI值介於18.5和25之間的人是屬於「標準體重」;但是在募款機構的眼中,理想的「大善人」應該是BMI值在28.5左右的男性。不過,根據這項調查的結果,BMI值一旦超過30達到「肥胖」的程度,個人的快樂和慷慨指標都呈現顯著下降,遠低於BMI「正常」的人。

這項研究並沒有解釋,何以BMI的高低會影響一個人快樂的感覺和慷慨的程度。對於這點,長期關注肥胖議題與公共政策的雪瑞庫斯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公共行政學教授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Brooks)倒是有一套看法。布魯克斯認為,現代的美國人工作時間越來越長,身邊又充斥著各種廉價食物和「加量不加價」的超值餐,想要維持「正常」體重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有些人寧願不要對自己過於嚴苛,同時對別人也慷慨一些,作為補償。

美國調查顯示:稍胖的人較樂善好施

肥胖已經成為美國社會最新的集體焦慮和頭號公敵。

已經宣布角逐共和國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前任阿肯色州(Arkansas)州長麥克•哈克比(Gov. Mike Huckabee)主要政見之一就是實施全國學童「體重成績單」(Weight Report Cards)制度,幫助小朋友從小養成正確的飲食和運動習慣,控制體重。

哈克比本人於一九九六年當選州長時,也深為肥胖問題所苦,當時他連爬個州政府大廈前的階梯,都會喘的說不出話。但他後來憑藉著毅力和嚴格的減肥計畫,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減掉了五十公斤的體重。由於個人的經驗,哈克比在州長任內率全國之先於阿肯色州的公立學校實施「體重成績單」制度,並大聲疾呼以公共政策看待肥胖問題。

美國有66%的人過重

對於「肥胖」的定義,目前全球普遍採用的測量方式是「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又稱為BMI),亦即體重(以公斤為單位)除以身高的平方(以公尺為單位)所得到的商,如果不足18.5則是「過瘦」;介於18.5和25之間為「正常」;25和30之間屬於「過重」;三十以上就是「肥胖」了。

究竟美國人的肥胖問題有多嚴重呢?根據非營利性組織「美國健康信讬會」(The Trust for Americas Health)的一項研究調查,美國成年人之中人口比率從一九七六年的47%暴增到2004年的66%,而且其中半數以上達到「肥胖」的程度。

儘管體重越重就越容易罹患心血管、新陳代謝以及其他方面的疾病,但是最近公布的人比體重正常或較輕的人更快樂,也更慷慨。或許這項發現並不足以抵消肥胖所帶來的健康問題,但仍值得一提。
這項由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和印度第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在2001年共同進行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BMI「過重」的人在接受調查之前的一個月當中,比BMI「正常」的人少了11%;而曾經感到自己「一無是處」或「再怎麼努力也是徒勞」的人當中,屬於BMI「過重」的人也比「正常」的人少了18%。

除此之外,BMI「過重」的男性當中有68%在2001年期間曾經有捐款給慈善機構或活動,而BMI「正常」的男性當中只有62%曾經這麼做。BMI「過重」的男性捐款的金額平均較BMI「正常」的男性高出5%,而且也較常自願奉獻時間擔任志工。

但與一般刻板印象不同的是,BMI「過重」的男性其所得也比BMI「正常」的男性要來得高一些。

肥胖者反不如正常人慷慨

所以,在醫師眼中,BMI值介於18.5和25之間的人是屬於「標準體重」;但是在募款機構的眼中,理想的「大善人」應該是BMI值在28.5左右的男性。不過,根據這項調查的結果,BMI值一旦超過30達到「肥胖」的程度,個人的快樂和慷慨指標都呈現顯著下降,遠低於BMI「正常」的人。

這項研究並沒有解釋,何以BMI的高低會影響一個人快樂的感覺和慷慨的程度。對於這點,長期關注肥胖議題與公共政策的雪瑞庫斯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公共行政學教授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Brooks)倒是有一套看法。布魯克斯認為,現代的美國人工作時間越來越長,身邊又充斥著各種廉價食物和「加量不加價」的超值餐,想要維持「正常」體重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有些人寧願不要對自己過於嚴苛,同時對別人也慷慨一些,作為補償。

美商永生傲視全球

十月初,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發佈美國洛杉磯及鄰近地區在科技、媒體、電訊與生命科學領域中成長前50名的公司,在這份排行榜中,美商永生名列第六名,而在進榜的生物科技公司中,則排行第一。
自2002至2006年,美商永生的營收成長率高達1888%,勤業眾信的副主席及區域經營合夥人Tony Buzzelli表示,勤業眾信成長50大榜中的公司都展現了優勢、願景及堅忍不拔的精神,才得以在今日極端競爭的科技產業中脫穎而出,並肯定美商永生是過去五年來少數能達成如此快速成長的公司之一。

對於這份殊榮,美商永生總裁肯‧傑森認為,這不僅反映了大眾對臍帶血移植的接受度日益增加,更重要的是,這對永生提供的臍帶血在白血病與其他血液疾病的臨床成果,是一大肯定。

臍帶血幹細胞 疾病治療的新力量

科學家目前最積極投入的領域就是——利用幹細胞治療疾病的研究,特別是臍帶血幹細胞,因為臍帶帶血中的幹細胞,相較於骨髓移植,臍帶血移植配對要求較寬鬆,配對成功率較高,大幅縮短病患的等待期。

在這股產業風潮與強大需求的商機之下,國內已有三家公捐臍帶血血庫設立及八家私人臍帶血公司相繼成立。大多數的私人臍帶血公司仍僅有能力提供「臍帶血存儲」的服務時,美商永生則是唯一一家國際化經營、同時經營公捐與私存臍帶血血庫,並擁有來自公捐血庫豐富的「臍帶血移植經驗」的公司。

美商永生獲移植醫師信賴

美商永生的優勢來自於擁有種族多元化且數量龐大的公捐血庫,因此可以讓那個移植醫師很容易在美商永生的公捐血庫找到配對吻合的臍帶血。

獨特的紅血球不分離儲存流程,可以保留大量有活性的幹細胞,而幹細胞數目是移植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先進的人類白血球組織抗原(HLA)的實驗室,可幫助醫師在選擇臍帶血時很快做出最好的判斷;加上與千秋醫學中心豐富的合作經驗,都是讓美商永生贏得醫師信賴的重要原因。

國際化經營 移植成功經驗冠全球

永生不僅擁有全世界最大的華人公捐臍帶血血庫,也是最多元種族的公捐血庫,具有超過兩萬單位臍帶血的豐富庫存配對。

除了在2006年被遴選為幫助建構美國國家臍帶血血庫的六家臍帶血業者之一外,最近,也將參與幫助建立親屬臍帶血血庫以備將來之需。

美國與台灣的永生臍帶血 中心已提供超過600例臍帶血供135個移植中心使用,包括美、澳、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巴西、以色列、西班牙及台灣,幾乎每天都有新患者使用美商永生臍帶血來接受治療。
未來,永生計畫將目前的成功模式複製到其他區域,規劃建立更完整的種族臍帶血血庫,版圖也將拓展到印度。

另外在地中海型貧血的治療上,台灣擁有全球最好的臍帶血移植醫師,隨著永生拓展全球佈局的腳步,美商永生希望促成其他地區的醫師也能學習到這樣經驗,讓更多病人受惠。

迎向未來 更完整多元種族臍帶血血庫

肯‧傑森清楚定位美商永生的發展策略,首先是建立更完整的多元種族臍帶血庫。他強調「臍帶血庫涵蓋的種族越完整,就越能提供合適的高品質活性臍帶血幹細胞,讓世界各地的醫師與研究人員在其中尋找到合適的配對對象。」

研究臍帶血未來運用

永生的策略是與全球頂尖專家合作,開發臍帶血幹細胞未來的醫學應用潛力,目前涉及的研究領域包括:神經再生醫學如脊髓損傷或中風、青少年型糖尿病、艾滋病、肝臟與腎臟疾病,以及傷口愈合如燒燙傷或糖尿病引起的潰瘍等。

成功移植經驗是選擇臍帶血銀行重要指標

為什麼臍帶血移植經驗對消費者儲存臍帶血的選擇如此重要?

「臍帶血不僅關乎『儲存』,日後的配對與移植環節既專業又復雜。」肯‧傑森解釋,除了儲存臍帶血的流程能否保留大量活性幹細胞外,配對與跟移植中心的合作經驗也是關鍵因素;更重要的是,唯有臨床成功的「移植」經驗,才能驗證儲存臍帶血的活性,也才能真正救人一命!

換句話說,累積公捐全球600例、台灣50餘例臍帶血移植個案的美商永生,是真正具有「實例」的臍帶血銀行,這也正是美商永生臍帶血銀行傲視其他臍帶血銀行的最大差異之處。

給父母的建議

隨著臍帶血儲存的觀念日漸普及,全球的私人臍帶血銀行競爭勢必更加激烈。

面對各家臍帶血銀行眾說紛紜的廣告說辭,肯‧傑森提供選擇臍帶血銀行的專業建議如下:有無豐富的成功移植案例、全球曾經合作的移植中心有哪些、臍帶血處理流程與儲存方式、是否能提供有效保護等。希望每位準父母替寶貝挑選到最專業的臍帶血銀行來保存寶寶珍貴的臍帶血。

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

一個朋友聚會的場合,無意中我分析了一家上市公司的營運狀況,我認為這家公司未來的發展看好。沒想到其中一個朋友竟真的就去買了這家公司的股票,從此以後我就不得安寧,他三不五時就問我,這家公司的進一步狀況如何?害我十分緊張,深怕害他賠了錢!

所幸這家上市公司十分爭氣,證明我的分析沒錯,這個朋友也真正賺了些錢,他表示要謝謝我,請我吃飯。我敬謝不敏,而且告誡自己,千萬不要再大嘴巴,沒事惹來一身麻煩。

對這個朋友,我從此不談任何事,因為我知道這個人不能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多話只會變成他「犯罪」的對象。

事後我跟另一位股市的業內友人談起這件事,他哈哈大笑,說我的這位朋友,完全不懂股市規矩。他說做股票的規矩是:每一個人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不能去打探消息,因為任何進一步的詢問,都會造成別人的緊張,對別人形成壓力。

這位股市行家進一步分析:不論聽到什麼消息,或者是明牌,都只能靜靜的聽,如果決定隨之進場買賣股票,也不要告訴別人:「我聽了你的話,買了什麼股票。」這句話隱含了壓力,隱含了別人要為你負這道義責任,會造成很大的不愉快。

最上道的投資人是自己負責。賺了錢,事後謝謝提供訊息的人;如果賠了錢,則雲淡風清,絕口不提,不要讓任何人知道,以免大家難堪。

聽到這種股票市場的潛規則,我不能不承認在股市這種高潮起伏、利益攸關的行業,果真有其成熟的一面。而「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更是每一個人都該養成的習慣。

問題是每個不肯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的人,大都渾然不自知。當有任何好事,或事情的結果與預期相符時,這種人通常會認為是自己的能力強,自己做了正確的決定,才會有好結果。但當事情不如預期時,他們就會說:「我是聽了你的建議……」「都是誰害我這樣做……」這種人會很「理性」的分析出,這些壞事都是因為別人的錯所造成的,他們自己都是別人錯誤的受害者。

這種不肯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的人數量非常多。能真正承認自己錯誤的人,則非常少。這些不愉快的經驗,讓我面對諮詢或被要求給建議時,通常三緘其口,佯做不知。因為開口之後,很可能要為別人的決定負道義責任,這是太沉重的壓力。

其實沒有人能不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不論是傷害或成果,都是當事人自己要面對。而所謂的不負責任,只不過是嘴巴上找個藉口,把責任賴給別人,好讓自己愉快一些罷了,這種有百害而無一益的事,只不過讓自己比較不難過而已。

品牌教父打造家鄉品牌

施振榮要把鹿港小鎮推向國際

施振榮回鄉自掏腰包數百萬元,塑造鹿港品牌,不過地方雜音不少,並不比作企業品牌容易。

提到臺灣的鹿港,會想到什麼?

一個文化古鎮、文人薈萃的鄉村?對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而言,鹿港除了是兒時故鄉,五月十四日後,更成為臺灣少數擁有「CI」(Corporate Identity,品牌識別)的小鎮

而背后推手,正是施振榮

今年初春他回鹿港過年,得知鹿港鎮要花一萬元舉辦「鹿港識別系統」比賽。這位「品牌教父」覺得點子雖好,但認為應藉此機會,將鹿港創造成「品牌小鎮」。

一想到這,他立刻打電話給鎮公所自愿幫忙,自掏腰包數百萬元,請設計捷運悠游卡的設計師蕭文平,花一個多月趕工出整套CI。

然而,之於施振榮,打造家鄉品牌,可不比打造企業品牌容易。

最初,品牌之路,多方聲音衝突交錯。

二月初,第一次會議,施振榮夫婦與蕭文平清晨開車南下鹿港。

由鎮長王惠美主持二十人、三小時的會議裡,施振榮先談品牌概念,認為鹿港要成為國際知名城鎮,一切要從品牌開始。講畢,部分地方仕紳「嗆聲」,認為「做品牌是百年大計,一定要先讓所有鎮民了解、教育,最後再推平品牌。」他們強調的是先取得全鎮民同意。

就在氣氛略顯尷尬時,鹿港豐安診所的院長蔡明忠起身說:「等到什麼都弄好再來玩,不可能的啦!」他認為鹿港過去太保守,讓文化變成包袱,走不出去。「如今又企業界願意幫忙,我們居然還在這說要從長計議,簡直是自絕於外!」說畢,轉身離開會議室。

嗆到logo和品牌的差異

最後,總算大家同意品牌要立刻做,教育民眾則同步進行。「取得共識,是做這品牌最困難的地方。」蕭文平說。後來又開了幾次會議,才將方對聲音平息。

然后施振榮說:「一個logo,一萬元也是設計,兩百萬也是設計。重點是如何傳達,如何實現?」鹿港品牌成立後,要如何讓它真正代表鹿港精神,獲得認同,「這才是logo和品牌的差異」。施振榮將持續以顧問身份,參與鹿港后續的品牌慶祝活動。

品牌成立的下一步,首先,給予優良店家品牌使用權;接著,在大型慶祝活動上是一步步將鹿港形象與品牌做結合。王惠美說:「了解後才發現,原來品牌是一件很複雜的事。」

元智大學遠東管理講座教授許士軍認為,鹿港品牌現在是有形,但要如何讓他成為「無形」,才能彰顯最大的價值,「就像法國的普羅旺斯,每個人一提都會有一個美好的畫面出現。」他說。

「一府一鹿三艋舺」,鹿港,國王臺灣三大城市之一,正透過品牌重建昔日風華。這也是企業家結合地方力量,深耕社區營造的正面示範。

哀怨最傷身

一個年輕人告訴我,他的主管不公正、不公平,特別喜歡漂亮的美女,對同時都特別好。而他這個努力工作的男性,完全不被重視,他想向主管抗議,卻不知如何啟齒。

我追問,他的主管怎麼不公平?他回答,最近一位女同事多加班兩天,他的主管就給她補一天假。而他已經長期加班,卻沒有補假。我再問:你有提出補假要求嗎?他說沒有。我再問:還有其他什麼證據證明主管愛女生、不公平呢?他想了想,也無法回答,他說:總之,他的主管見到女同事都和顏悅色,對男同事都疾言厲色,這不是不公平嗎?

這個年輕人,是典型的亟需關愛眼神的上班族。主管的認同會讓他士氣高昂,但如果沒有得到即使的肯定,他就會自怨自艾,懷疑組織的公平,懷疑主管的公正,不但會影響工作成果,有時候還會憤而離職。

我完全理解這位年輕人的心情,因為我也曾經如此自怨自艾過,我也曾認為主管不公平、只不過當我哀怨事,我採取的手段是加倍努力,用更大的成果,讓主管看見我,以扭轉主管的不公平。

事後證明,主管不是不公平。只是一時不察、沒注意到我的表現。而我在過程中的怨氣沖天、義憤填膺,對主管生氣,對同事不友善,對組織失望,其實完全沒必要。從此我學會了用健康的心情看是世界,也學會了遠離哀怨的方法。

哀怨是職場中最不健康、也最不營養的情緒。對每一個人來說,哀怨最傷心,哀怨也最傷身,哀怨還會害事。它就像躲在暗處的惡魔,偷偷占據你的內心一角,然後,逐漸擴大,占據你的靈魂全部,最後會主宰你的一切,讓你用悲觀、用負面來看世界,也讓你活在黑暗中。

哀怨不只是女人的專利,男人也常有,前面的例子,主角是傷己,既傷心又傷身。而男人哀怨,大多是傷人,用傷人害事來洩恨。

哀怨的魔鬼總是在組織中游走,任何組織都會有人臣服在哀怨之中,心靈脆弱者是哀怨魔鬼的最愛。缺乏主管關愛的眼神,看到同事有好的工作成果,自己的工作稍微不順心……都是哀怨魔鬼活躍侵入的時候,如果你無法用健康的態度來面對工作的起伏,哀怨就會讓你傷心又傷身,害人又害己。

既然哀怨最傷身,又如何能拒絕呢?我自己的經驗是:忘記小事,著眼於大是大非。哀怨最大的來源是「回報與主觀期待不對稱」。如果我們關注每一件小事,那麼「不對稱」將隨時存在,你就哀怨不滿,那哀怨將時時跟著你。忘記小事是遠離哀怨的第一步。至於大是大非,是我們觀察組織與主管是否公正公平的關鍵。我們該想的是主管是否正派,公司是否架構嚴謹,能給予每一個工作者正確的評價。如果主管不正派、公司不嚴謹,那我們就用腳投票,離開不公義之地,不要只是哀怨傷身。

物價管制 得不嘗失

因應物價上漲,行政院新成立的「穩定物價工作小組」在十一月六日決議,將油價連續漲幅上限由15%降為12%,同時也會注意廠商是否有乘機哄抬或聯合漲價。以有形之手來管制物價,表面上是政府保護人民,不過人民付的代價恐怕更大。

物價管制是以保護民眾為出發點,儘管立意良善,經濟學家對此卻大多持反對立場,原因是價格管制讓民眾付出許多隱性成本,其代價有時甚至比物價不管制時還大。

假設在原本市場價格時,汽油供需正好平衡,現在政府限制汽油價格上限比原先低,其直接後果就是汽油供不應求,有的消費者就因此買不到汽油。而價格無法發揮作用,其他機制就取而代之,例如排隊。這也是過去為什麼東歐等共產國家,常可見到民眾大排長龍買民生用品。

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九年,美國曾限制汽車價格,駕駛人也大排長龍等加油,其情況和蘇聯時期完全相同。消費者為汽油付出的價格:包括買汽油所付出的錢,以及排隊的成本,加總起來甚至可能超過汽油價格不受管制時,消費者所付出的成本。

事實上政府管制物價,還有另一種負作用,那就是使廠商降低產品品質。二次大戰期間,美國政府限令物價不可上漲,結果廠商為降低成本,幹脆吧漢堡裡的肉用肥肉取代,棒棒糖也越做越小。而房東也因租金不得上漲,懶得修繕房子,後來美國政府雖規定產品標準:如漢堡裡要用一定比例瘦肉、或是房子得每年重新粉刷等,但這通常意味著政府得進行更多管制,而這帶來的都是更龐大的成本。

廠商也會因此關掉那些原本提供低價產品的生產線,如某廠商本來有低價、低品質及高價、高品質兩種產品,現在政府限制該產品價格不得逾某一上限,結果使那些低價產品對廠商而言無利可圖,於是就關閉這條生產線,只產那些高價、高品質產品。

二次大戰期間,美國成衣業者就是如此因應物價管制,以致政府得用各種手段迫使業者繼續生產那些低價成衣。在一九七○年代物價管制,鋼鐵業者也放棄中價位鋼鐵,只產高價鋼,目的就是想只賣高價鋼而增加獲利。

中國抑制人民幣匯價,讓黑市橫行

價格管制的另一個後果是黑市,由於官方定的價格和市場水準有差,買、賣雙方都無法以合理的價格買進(賣出)產品,所以只能尋求地下交易。中國人民幣兌換外幣的黑市大行其道,正是官方抑制人民幣匯價之故。

管制物價讓通貨膨脹率下降,很可能只是一種幻覺,因為若把排隊、產品品質惡化、黑市、政府管制成本等都考慮在內,消費者付出的真實價格反而更高。

依美國羅格斯大學經濟學家Hugh Rockoff引述的研究:在二次大戰期間,政府管制物價,美國一般物價水準指數表面上相當平穩,但戰後管制解除,從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到一九四六年十二月,通貨膨脹率立刻翻升達18%,創下二十世紀但年最大增幅,這是因管制解除,過去所有隱性成本立刻躍上櫃面,因此就反映在物價上。

爬梳歷史,物價管制能奏效的例子幾乎絕無僅有,這種讓一般人可能付出更多代價的措施,絕不可拿來作為政府保護民眾的藉口。

當前不少國內人士指責政府面對物價上漲幾乎毫無辦法,但政府的「束手無策」或許對全民才是最有利的!

法拉利CEO再忙也要來

法拉利跑車去年十一月新上任的執行長尚•陶德(Jean Todt),三月十三日中午旋風訪台二十小時。這位法拉利新傳人在記者會上興奮的透露:「法拉利今年在臺灣的銷售量會成長三倍!」

儘管最看好中國大陸的成長,但是臺灣法拉利跑車一年銷量竟會成長三倍,這個數字還是讓陶德硬擠出時間,將臺灣排入他「登基」後首度全球業務巡視的一站。

身為法拉利新掌門,陶德這次巡迴行程原本不含臺北,由於法拉利車隊即將在墨爾本初戰,全球都在矚目,去年法拉利前王牌車手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退休後,繼承衣鉢的芬蘭悍將雷克南(Raikkonen),會開出怎樣的成績?面臨開幕在即,陶德原本規劃從南韓首爾直飛墨爾本,替首戰做準備。

但臺灣業績實在太好,一輛平均車價新台幣一千一百萬元、還得預購的法拉利跑車,今年銷量竟是去年三倍,在錢還比車跑的快的魅力下,陶德決定排出時間與臺灣親近一下。待旋風訪台二十小時結束後,再直飛墨爾本。

在記者會上,曾經做過車手的陶德自豪的說:「六十年來,法拉利的每一款車,都代表一段故事。」所以,消費者要買法拉利,不但得付高價,還得排隊等兩年。

不過,陶德也不忘鼓勵年輕人,當被問如何讓品牌親近大眾時,他笑著回答:「認真工作,或許你也買得起。」

抹茶咖啡與珍珠奶茶

抹茶源自中國,與唐盛於宋,卻在明朝式微。東瀛遣唐使奉派來中國,研習觀摩大邦的佛教文化,當時在寺廟裏盛行的抹茶文化,一併被他帶到日本,發揚光大,形成舉世矚目的茶道文化。不僅如此,以抹茶調味的加工食品,在市場商也慶受歡迎。

只適用於茶道表演的抹茶,製作嚴謹取得不易,相對價格也高昂;用以做為食品加工,則不敷成本。因而在市場所建的抹茶加工品,實際上是以茶粉製作完成。粉茶,是以綠茶烘乾研磨後,生產出的成品,一般俗稱為綠茶粉。

台灣生產的綠茶粉,在茶葉改良場的技術指導下,品質備受肯定,大量銷往日本做為糖果、餅幹、蛋糕、麵包、麵條、霜淇淋……等食品的最佳配料。愛茶亦愛咖啡的日本人,還流行喝抹茶咖啡(編按:將牛奶加入綠茶粉,調成抹茶牛奶,再加入咖啡中的新款喝法)。

抹茶咖啡今年成為日本新寵,重視咖啡也哈日的台灣,卻沒有跟上這波流行風。對它好奇的話,可到台北信義商圈的「遊茶奇香喫茶店」瞧瞧。

店主以自家精焙研磨出的綠茶粉,沖調出的抹茶咖啡,集茶香、奶香、咖啡香於一味。

與抹茶咖啡相較,珍珠奶茶真是唾手可得,它不但是台灣的庶民飲料,也象徵著台灣傳奇。

東南亞、北美洲、紐澳直至中國大陸,處處可見珍珠奶茶的身影,加了小圓子沖泡出來的這種奶茶,把想來可樂不離手的老外,也一一征服了。

珍珠奶茶(簡稱珍奶)好不好喝,關鍵首在沖茶用的紅茶品質。紅茶分產地也論等級,等級太差的紅茶,即使加入奶精、糖漿與冰塊,也產生不出茶奶衝撞出的濃鬱香氣。訪問賣珍奶的茶棧,目前多以錫蘭茶與越南茶為主。

顆顆晶瑩可愛、咬勁十足的大粉圓,讓珍珠奶茶比一般奶茶多了特色。

台灣早期配銼冰吃的白心小粉圓,是以地瓜粉製成;而珍珠奶茶專用的紅心粉圓,則是由木薯粉、天然膠加上紅糖做成。添加天然膠,是讓粉圓具備彈性,接觸冰塊後不易變硬。

台北長春市場不遠處的「松大茶行」,每天過了中午才開始賣珍珠奶茶。因為本身開茶行,對於紅茶的選用,感覺得出也較為用心。至於沖茶所用的奶精、糖漿,選用的也不是價廉的批發散裝品。

雖然不像一般奶茶小棧那般起眼,又有醒目標誌的松大茶行,卻是茶饕可以留步小歇的所在。

奈及利亞闖二十大經濟體 得先清除路障

奈利亞(Nigeria)總統歐巴桑喬(Olusegun Obasanjo)兩年前提出一項野心勃勃的計畫,宣示要在2020年之前將這個位於非洲本部的產油國家發展成為世界二十大經濟體之一,這就是所謂的「奈及利亞願景」(Nigeria Vision),又被稱為「奈及利亞2012020計一畫」(Nigeria 20—2020)

歐巴桑喬的願景乍聽之下似乎有點夜郎自大,但也並非完全空穴來風。根據美國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在其著名的「金磚四國報告」(BRICs Report)的預測,2025年時,全球二十大經濟體除了目前的七大工業國(G7),還將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這「金磚四國」,至於其他九國則是南韓、墨西哥、印尼、土耳其、伊朗、越南、巴基斯坦、菲律賓和奈及利亞。歐巴桑喬不過是計畫提早一年實現目標而已。

奈及利亞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of Nigeria)總裁查克烏瑪索魯多(Chukwuma Aoludo)指出,高盛公司當時的報告估算奈及利亞2005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為九百三十億美元,經濟成長率為5.1%,然而實際上,奈及利亞該年的GDP就已經達到一千零五十億美元,而且連續三年的平均經濟成長率為7.4%,「所以只要能夠保持目前的成長速度,我們絕對能夠在2020年之前達成目標。」

話雖如此,但是在聯合國的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中,奈及利亞在一百七十七個會員國中名列第一百五十九名,全國至少三分之二的人口,每天的生活費不到一美元。由於內戰、地理限制和基礎設施不足等因素,奈及利亞自從一九九一年之後就未曾舉行過人口普照查,當時人口總數為八千九百萬人,世界銀行(World Bank)估算該國目前人口約為一億三千二百萬人,人口成長率為2.4%。無論確實數字是多少,奈及利亞都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且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成長下去,到2025年時,該國人口將達到二億四千五百萬人。這個數字將構成經濟上的重大負擔。

政治腐敗為最大絆腳石

不過貧窮並不是奈及利亞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政治上的貪污腐敗才是最嚴重的問題。軍閥出身的歐巴桑喬正一九九九年取得國內多數派系軍頭的支持,當選總統,並且在2003的順利連任。在此八年之間,歐巴桑喬政府中的新貴和盟友之私人財富也開始迅速膨脹。

根據「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組織今年一月底所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占奈及利亞全國總預算半數以上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經費支出,有嚴重「濫用、浪費和交代不清」的現象。這些預算原本應該用於提供基本教育、公共衛生和基礎建設,但實際成果卻「嚴重失敗而令人驚訝」。

歐巴桑喬政府辯稱全國性的肅貪工作早已進行多年,然而實際執行卻因對象而有所差別。瑞佛斯州(Rivers State)由於盛產石油,是奈及利亞最重的貧富差距以致造成治安敗壞,民兵猖獗。但由於該州州長彼得,歐迪利(Peter Odili)是歐巴桑喬的重要政治盟友,因此沒有人去認真追究瑞佛斯州的種種問題,今年該州還從聯邦政府獲得十三億三千萬美元的補助。

天然資產優勢逐漸減少

另一方面,由於國際原油價格的飆漲,奈及利亞這兩年來的經濟狀況的確出現明顯進步,不但已清償外債,而且還可以吸引了大量的避險基金。雖然私人企業仍遭寡頭壟斷,但是私人部門的投資還是持續上升,奈元(Naira)的匯率和利率也保持堅挺。

奈及利亞最大的天然資產是石油和天然氣,目前已知的石油蘊藏量為三百四十億桶,可供連續開採五十年;五兆立方公尺,居世界第五位,可供開採六十年以上。

但由於國際間近年來發展替代能源的腳步日趨積極,奈及利亞大學研究所(Post Graduate School, University of Nigeria)院長山姆•歐可耶(Sam Okoye)因此提出警告,如果單憑石油收入就想達到「2020年擠進二十大經濟體」的願景,那將是非常不切實際而且危險的幻覺。

卓越的服務是獲利加速器

服務業並不一定對所有國家都重要,但對台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回頭檢視過去六十年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並把個別國家每十年的成績列表,你會發現很少有國家能在前十名出現兩次以上;台灣就出現了兩次。從一九六零到一九七零台灣的GDP平均成長率是一零%,而一九七零到一九八零,也平均成長九%,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長軌跡。現今台灣的成長率則在三%到四%之間。

目前服務業(包括銀行、保險、通信、零售、飯店業等)已經占台灣GDP的七成,因此台灣經濟要繼續成長,動力來自服務業的成長推動。台灣想達到當年成長的榮景,一定要讓服務業有明顯的改善。
有趣的是,大家總是認為新加坡是服務業中心。事實上,台灣服務占經濟的比率在亞洲各國中是相當高的。比較亞洲各國服務業占GDP的比率,台灣占六九%,高於新加坡的六三%和南韓的五零%。不過仍然少於香港的八六%和美國的七八%。我認為,這代表著台灣服務業還有很大的成長潛能。

但問題是,台灣服務業的生產力並不高。如果我們比較亞洲各國的服務業GDP和從業人數可以發現,南韓每個服務業人員可以創造二萬五千九百美元,台灣是四萬六千四百美元,而新加坡卻是四萬六千四百美元、香港是五萬三千四百美元。另外,台灣服務業生產力的成長並不迅速,台灣二零零五年的服務業人均生產力成長了六%(南韓為一二%),如果這個趨勢持續五到十年,台灣服務業的競爭力將較亞洲其他國家更差。

服務的好壞決定客戶滿意度

要提升服務業的成長,得由客戶的滿意度著手。在超過一萬次的訪問中,麥肯錫發現許多產業的客戶滿意度都由服務好壞所決定。以台灣銀行業為例,四八%的客戶滿意度來自於服務的好壞,只有二二%來自價格。航空業也有二零%的客戶滿意度來自於服務。

而這一點,會直接左右銀行提升獲利的能力。如以一到十分來表示銀行客戶的滿意度,我們發現當客戶滿意度為不好不壞的五分時,該客戶在該銀行投資更多資產的機會只有六%,但當客戶滿意度達十分時,幾率暴衝至七二%。由好(六分)提升到優異(十分),可拉出數十倍獲利的懸殊空間。

這也告訴了我們,要實踐客戶服務所帶來的利潤,光「好」是不夠的,必須是「卓越」。而卓越的服務是對手仿效不來的獲利加速器。

我們整理歐美服務業成功企業的法則,並從中歸納出三個可以幫助台灣企業達到卓越服務的要點。

形塑服務的文化勝過技巧訓練

第一,讓行為與服務文化一致。麗池卡爾登飯店(Ritz-Carlton Hotel)的策略是要求接到顧客抱怨的員工,得負責幫客戶解決問題。為了達成這點,麗池「授權」也「授錢」,給員工兩千美元的額度,當場幫助客人解決問題。

另外,麗池的人力資源部門有一個信念:雇用「態度」正確的員工,再給予適當的訓練。麗池相信,良好的服務態度是難以「教導」的。

這部分特別值得台灣企業借鑒。台灣企業在面試時,常識一面倒的考慮應徵者能力和技術。在職訓練也還是專注在能力和技術的訓練,忽略去形塑「文化」,因此服務的文化自然難以深根。

第二點是培養服務別人的能力。以星巴克(Starbucks)為例,該企業在三十多國、超過一萬二千家分店展現了高度的產品一致性,包括關鍵的「綠色圍裙手冊」(green apron book)。

每位星巴克員工在上任前都必須詳讀這本手冊,裡面記載了星巴克關鍵的標準作業程序(SOP),與企業原則和哲學。但重點是,這本小冊子之記載邊際效應最高(客戶最能感受到差異與滿足)的那幾條SOP,因為他們不期待全球星巴克員工背熟所有流程,而是專注最重要的那幾項SOP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SOP過多反而會混淆前台服務人員,而讓他們只能提供平庸的服務。但我們知道,唯有卓越服務才能創造利潤。因此,台灣企業一定要確認哪些SOP是真正對消費者有價值的,並在這些領域提供最佳服務。

第三個重點是績效管理。迪士尼(Disney)的公司文化是「創造神奇時光」,所有的雇員都叫做劇組員(cast member),這意味著他們不是在上班,而是無時無刻都在舞台上表演。

而迪士尼的績效管理系統就是圍繞著這樣的原則而設計。該樂園堅持管理階層得花七零%到八零%的時間,在前台服務人員的評估與指導上,一方面建立與示範,一方面也強化並評估前台人員的表現。

一句英文諺語說:「無法衡量的東西,就無法改善」(You can’t improve what you can’t measure.)。客戶經驗是很難衡量的,但台灣企業可以參考迪士尼的方法,利用焦點團體和客戶意見調查等,了解影響消費者滿意度的因素。

不同產業、不同企業都會找到不同的答案。但最重要的是,找到影響消費者的關鍵因素,然後盡可能投入一切資源,讓消費者能有驚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