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建會委員會在最近通過「第一階段設置離岸式風力發電廠方案」。
能源局官員表示,據初步評估,國內離岸式可開發容量約120萬瓩,但第一階段先開放30萬瓩、100座風力發電廠,希望引進國外技術,發展國內風力相關產業。
經濟部將在9月上旬公告,開放第一階段設置離岸風力發電廠,核准籌設裝置容量為30萬瓩,總計商機200億元,有望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據瞭解,彰濱工業區、雲林、嘉義以及澎湖等臨海地區將是首選的設置地點。
200億元的商機,國內相關的廠商是躍躍欲試,其中包括積極發展發電機的東元電機、製作塔架的中鋼機械、葉片製作廠商先進複材、齒輪箱廠商台朔重工及漢翔與源潤豐等,均可望獲益。
由於我國正值風力機關鍵元件技術開發階段,根據目前國內風力發電開發案的自主性還較差,除塔架外機組幾乎全部仰賴進口的現狀,跟方面都積極配合:
能源局結合工研院與民間廠商合作,協助發展風力發電關鍵零組件,希望在第一階段開放離岸風力發電時,能順利引進國外技術,提升國內發展關鍵零組件產製能量與維修能力。
政府引用促產條例的規定,對購置利用風力能源機器設備,提供投資抵減及低利融資等措施,並提供中長期資金貸款,以促進國內風力發電關鍵零組件發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