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業一向是台灣經濟穩定的基礎,其所創造的就業機會也是社會安定的根本。在經濟競爭全球化,以及中國大陸等新興國家低價優勢挑戰下,近年台灣傳統產業面臨許多困難,包括人才供需失衡、創新研發投入不足、品牌行銷能力待加強、政府資源相對不足、環評等行政效率有待改善等。
為此,行政院爲了提高傳統產業輔導經費、健全傳統產業投資環境、協助傳統產業提升競爭力,以及推動重點傳統產業發展等面向著手。與明(25)日將召開財經會談,討論「傳統產業輔導措施」,全力協助傳統產業提昇競爭力,未來一年將增編近20億元,透過中小企業即時技術輔導計畫、大企業帶小企業形成地方群聚產業等五大措施,全面提昇傳統產業的競爭力。
行政院實施「傳統產業輔導措施」中也選定金屬機械、化學工業及民生工業三大類、18項產業, 其中,金屬機械工業及化學工業,更設定產值倍增計畫,以期成為傳統工業兩大支柱。在金屬機械工業,再篩選半導體設備、鋼鐵產業、汽車零組件、工具機、智慧型機械人、機械零組件及金屬製品等七項重點產業;化學工業則是選定生技製藥、塑膠工業、LCD材料工業、石化工業等四項產業,為重點推動產業。為傳統產業重點輔導提昇競爭力的產業,行政院希望在2015年時三大傳統產業產值,可以由目前的7.2兆元躍升至10.59兆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