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買鞋,幾乎只要是「Made in China」,都可能變貴!財政部最終判定,九成的中國大陸進口鞋,必須被課百分之四十三點四六的反傾銷稅,這比原本的進口稅率高了六到九倍不等,這項措施將回溯到今年三月中旬,而且課徵期間長達五年;雖然大陸進口鞋佔國內市場的五成,但大陸鞋漲價,難保不會有其他業者跟著哄抬。
財政部7月10日指出,自中國進口的六大類鞋靴產品,包括紳士鞋、高跟鞋、馬靴、童鞋、涼鞋、休閒鞋等(不包括運動鞋、拖鞋、工作鞋),依「平衡稅及反傾銷稅課徵實施辦法」第16條及第40條第1項規定,自3月16日起,對進口六種鞋靴產品貨物課徵43.46%反傾銷稅,課徵期限至101年3月15日止,為期五年。財政部7月10日對中國大陸進口鞋靴做成傾銷終判,共13家中國出口鞋商將被課徵傾銷差率43.46%的反傾銷稅,課徵期間至民國101年3月15日止。
這是繼雲林毛巾業者控訴中國毛巾對台低價傾銷後,中國大陸第二宗出口商品遭我國課徵反傾銷稅。中國進口鞋靴課徵反傾銷稅後的稅負,將是一般進口鞋的六到九倍。今年前四月臺灣對大陸享有高達132.4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台灣對大陸鞋靴課徵高反傾銷稅,是否會掀起兩岸貿易大戰,受到關注,也為兩岸關係增添變數。
經濟部認為,若對中國進口鞋靴課徵為期五年的反傾銷稅,對國家整體經濟利益並無顯著負面影響,因此提交關稅稅率委員會審議通過,應對中國進口鞋靴課徵反傾銷稅。財政部7月10日召開關稅稅率委員會,並經財經兩部就傾銷及損害做最後認定,委員會亦認為中國進口鞋靴已符合課徵反傾銷稅的構成要件。
「中國進口鞋靴課徵反傾銷稅暨臨時課徵反傾銷稅案」,早先已經財政部在去年10月13日公告展開調查,之後分別經財政部及經濟部作成傾銷及產業損害初步認定,並自今年3月16日起對中國鞋靴課徵臨時反傾銷稅。
關稅稅率委員會針對財政部受理相關廠商提出的價格具結申請情形,總計61家申請價格具結的涉案廠商,除12家廠商因程式要件不符,以及一家廠商所提出的歷史出口價格及具結價格偏低,其具結申請不被核准外,其餘48家廠商所提價格具結案,稅率委員會均予同意。
進口鞋的關稅稅率一般約為5%到7.5%,中國鞋靴被課徵反傾銷稅後,稅負約是一般進口鞋的六到九倍。但是經核准接受價格具結案的48家中國鞋靴廠商,免課反傾銷稅,其進口量約只有8.5%。其餘13家未通過具結的中國鞋靴廠商,進口量超過九成,將被課徵43.46%的反傾銷稅。
財政部將要求海關提高涉案鞋靴產品的查驗比率,以防杜業者採取高價低報、虛報貨名、轉運或更換產品標示等行為,規避反傾銷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