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7日星期六

越南 新興電子王國

美國商業週刊報導,拜英特爾到越南設廠之賜,許多高科技產業紛紛跟進,尤其是對許多對外投資的台商來說,一窩蜂擠向大陸投資已經不是趨勢,反而位在東南亞的越南,因為它的經濟正處在起飛階段,加上越南股市成長飛快,看在許多台商眼中,不管各行各業去投資幾乎都有商機,讓越南成為現在台商眼中新的投資寶地。台灣的鴻海和仁寶就是最好例證。
對此,越南政府也是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可望因此逐漸從成衣、傢俱傳統產業代工重鎮,變成電子產品代工中心。並定下截至到2010年要讓電子產品的出口達50億美元的宏偉目標。據越南電子業協會資料,越南去年出口總值達14億美元,比2005年成長34.1%。
可喜之處:
越南政府之所以有這種雄心壯志,是因為確定未來有不少外資將「錢」進此地,其中包括鴻海和仁寶。鴻海已是全球最大代工業者,國際知名如惠普、戴爾和蘋果等企業,都是其客戶。鴻海已向越南政府申請執照,想在此設廠生產數位相機、印刷電路板和音樂播放機等產品。投資金額將高達50億美元(約新台幣1,645億元),預估可創造3萬個工作機會;至於仁寶則計劃投資5億美元(約台幣165億元),在越南設置筆記型電腦製造廠,並考慮設置液晶電視組裝廠。
市場研究業者iSuppli公司6月時曾預估,越南在2006年到2011年間,代工業年成長率將逾100%。隨著愈來愈多大型製造商湧進設廠,越南的代工市場也將從3,600萬美元暴增到18億美元,為成長速度最快的產業。
擔憂所在:
雖然外國投資人注重的是出口市場,但越南本身也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市場。越南號稱為中國大陸之後亞洲成長第二快的經濟體,其快速崛起的中產階級如今也買得起手機、個人電腦和iPod等電子產品。英特爾表示,越南目前已有近1,000萬名手機用戶,且河內和胡志明市的個人電腦滲透率已逼近50%。但越南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如何培養出外資企業所需的大量人才。越南政府希望在2015年前讓合格的資訊技術人員倍增至33萬人,其中24萬人是電子和通訊專業人員,1.5萬人有碩士或博士學位。這個目標可說相當具有挑戰性。據越南軟體協會估計,越南去年僅有約9,000名資訊科技領域的畢業生。
對此,越南IDC負責人阮林(音譯)建議,政府可以求助於海外越僑,請他們協助傳授技術知識、創新和領導能力,以凸顯越南的成本優勢。
不過,總的說來越南的優勢已大於劣勢,再加上越南幾乎複製了中國市場的成展歷程,讓不少投資大陸的台商面對這一塊市場大餅可是躍躍欲試這一優勢,越南政府相信在未來會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克服其缺點的。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