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義、巴西、越南等歐盟與新興國家紛紛加強採購下,台灣區機器公會發布我國今年上半年工具機出口值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近 20.8 %;但進口值則較去年同期下滑了近 25 %,顯示半導體、資訊、電子等高科技產業因面臨高油價與通膨威脅,短期對在國內繼續增加投資興趣缺缺,將衝擊其後續營收能力。
台灣區機器公會彙整海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今年上半年工具機較去年同期衰退了 24.6 %,其中切削工具機較去年同期負成長 25.6 %;而成型工具機較去年同期成長 4.7 %,進口金額分別為 9.57 億美元、 9.1 億美元、 4,708 萬美元。
機器公會副總幹事王正青指出,我國上半年所進口的各類工具機中,綜合加工機、車床、搪銑床、磨床成長、鍜壓沖剪機械等進口值都有所成長,顯示汽車、金屬、機械等傳統產業,對國外精密機械設備仍持續在投資,未來營運還有走高機會。
但顯示高科技業者未來營運要再挑戰新高,並不樂觀,其中半導體、資訊、電子、通訊、光電等產業所使用的非傳統型加工用工具機,上半年進口值則較去年同期驟減了 30.4 %,
雖然面臨全球性通膨與高油價等壓力下,台製工具機因具備價廉物美的全球性競爭優勢,外銷接單與出口持續暢旺,累計前 6 月台灣工具機出口達 19.22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0.8 %,其中切削工具機出口額為 15.29 億美元,較去年成長 22.7 %;成型工具機出口額為 3.93 億美元,也較去年同期成長 13.7 %。
受次貸與通膨等因素干擾,中國大陸、美國一向是我國工具機前兩大出口市場,今年以來輸出表現卻完全走樣,前 6 月我對其出口呈現負成長;反觀德國、土耳其、義大利、巴西、越南等諸多國家皆對我加強採購工具機,相較去年同期都大幅成長了 3 成至 1.3 倍,帶動了我國工具機上半年出口值仍能保有逾 2 成的高成長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