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著疲憊的身軀,拿出家裡的鑰匙,晚上十點半,這還是Vincent比較早回家的時間。
看見坐在客廳沙發等他回來的太太,Vincent 便坐過去,緩緩地吐一口氣說:『老闆要我下星期陪他到大陸,察看新工廠的完成狀況』,夫妻倆交談的第一句,習慣性地從工作狀況或兒子管教問題開始。為了個人成就與家庭,一生努力奉獻給公司與工作,但現在因經濟環境的改變,公司發展重心隨之外移,已是行銷副總的Vincent 也開始思索未來的路要如何走下去;於是萌生起退休的念頭,想要好好休息,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不過太太卻反問Vincent 退休後的生活要如何過,以及要如何準備?Vincent 不發一語,雙眼迷茫地望著天花板……。
靠自己,有夢就要去實現
相信大多數的上班族為了成就與財富,不斷地在工作崗位上了奮戰,甚至腦海中還未曾閃過『退休』的字眼。但因全球經濟的變動,社會結構正在形成『M型』社會,原來代表富裕與安定的中產階級,目前正在崩解消失中,絕大部分中產階級將向下沉淪為中下階層;屆時,你的理想退休生活會與現實差距有多大?
據英國保誠人壽和AC尼爾森公司(AC,Nielsen Taiwan)針對全國二十至六十五歲的成年人進行調查發現,有七成以上的受訪者對退休生活,是以旅游,從事公益活動、學習或再進修為主;甚至是如Vincent般,只想從繁忙的工作中抽身,過著什麼都不做,自由又悠閑的生活。
但這些具樂觀想法的受訪者,卻只有三分之一對達成退休生活目標充滿信心,因為退休生活的資金來源,以目前的社會制度來看,只靠企業退休金與社會保險是不夠的,所以個人的退休理財規劃,就是決定目標達成與否的重要關鍵。
時間+努力可以創造無憂的退休生活
至於如何設想自己的所需,保誠人壽業務系統總經理朱信附件議,要將無法預期的風險做好妥善的規劃,例如醫療費用超出預算、需要長期照護、活得太久、或是退休金準備不夠等,都是事先設想到。而『三十五至四十五歲是為退休做理財準備的最適年齡』,朱信福很中肯地說,因為這年齡層的上班族經過十年左右的累積,手邊應該已有一筆資金,而薪水也較初入社會時高,應該及早開始規劃退休資金,以保障未來的退休生活。
另外,朱信福認為,退休的理財規劃要趁早,即使目前的收入並不豐富,但最好還是定期定額提撥一定的金額,根據個人的投資屬性及風險承受度,選擇適合的投資標的,像是投資型保單中的變額年金險,藉由投資連結的資金,以定期定額的方式,透過長期投資分散的風險,有效為自己累積退休資金,保障未來的退休收入。在選擇變額年金時,可考慮零前置費用的商品,使所繳的保費百分之百都投入投資賬戶,更快速的累積退休基金,但是年金保險是為退休規劃作準備,如果保戶在年金給付開始日前提早領取賬戶價值,可能必須支付一定比例的解約費用。規劃『退休』,從現在開始,為自己許一個退休的夢幻未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