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3日星期三

作帳疑雲籠罩 阿根廷經濟榮景塵?

儘管阿根廷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料比去年略降,而且歐美房地產市場已經有泡沫破滅的初步跡象,但阿根廷房地產市場卻是熱鬧滾滾,不僅商用辦公室需求增加,住宅買賣也是同樣熱絡,二○○七年的阿根廷房地產市場很有可能又是破紀錄的一年。這股房地產熱潮實際上反映了市場對阿根廷經濟的樂觀心理,但也有人質疑這不過是阿根廷執政黨選前刻意營造的一種假象。

阿根廷現在一片欣欣向榮,如此榮景絕非二○○二的初所能想像。

一九九○年代之初,阿根廷政府為防止通貨膨脹問題失控,開始實施嚴格的匯兌措施,每有一披索的本國貨幣在市面上流通,就必須相應保有一美元的儲備,同時阿根廷政府不斷釋出國家資產,自國際投資人手中換取振興經濟所需財源。但一比一的固定匯率讓進口品顯得特別便宜,且國家資產一樣有窮盡之時。

一九九○代末期,民營化已經無以為繼,阿根廷政府只好擴大舉債,之後經濟狀況每下愈況,都使得阿根廷外債問題日益嚴重。等到外債問題火燒眉毛,阿根廷政府才聽取建言緊縮開支,但此舉反而令阿根廷成長腳步停滯,經濟更形脆弱。

二○○一年底阿根廷終於無力償還到期的外債欠款,原本以一比一緊盯美元的本國貨幣被迫貶值,經濟狀況跌落到谷底,同時引發一連串政治危機,兩週內一連換上五位總統。當時國際市場普遍認為,阿根廷可能得花十年功夫才有復甦可能。但阿根廷只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就站了起來,去年年初阿根廷提前還清積欠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的所有貨款,總額約為一百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千三百億元)。

四年內出口總額增近一倍

阿根廷經濟復甦,國際經貿環境改善是其中一項原因。由於原物料價格上漲、亞洲需求激增,二○○六年阿根廷出口總額達到四百七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兆五千五百億元),而二○○十年同一數據不過二百六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八千六百億元)。

此外,二○○三年帶領正義黨(Partido Justicialista,即貝隆黨)勝選的季新尼(Nestor Kirchner)也都居功厥偉。季新尼的立場中間偏左,由於政策走實際取向,左右通吃,很受選民愛戴。自他上台之後,阿根廷經濟成長率連續四年突破8%,失業率降到十四年新低。去年季機關報尼政府提出債務重整方案,與八成的債權人取得協議,大幅度降低了阿根廷的外債負擔。據IMF預估,阿根廷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雖不若之前亮眼,仍會有6%的成長空間。

不過阿根廷經濟前景雖然光明,卻不是全然找不出陰影。受限於二○○五年的債務重整協議發展,阿根廷不得再對外發行公債,現在因國際游資充裕,而且投資人對新興市場的戒心不大,影響還算輕微。但如國際局勢改變,投資人的風險意識再度回升,加上原物料多頭行情反轉,阿根廷經濟勢必受到衝擊。

可是現在阿根廷未來的難以逆料,而是現況的無法掌握。最新例證就是剛公布的二月消費者物價數(CPI)報告。

三月五日是阿根廷政府撤換CPI指數編纂負責人之後首度公司CPI報告,這天阿根廷國家統計局(INDEC)表示,二月阿根廷消費者物價較一月上漲0.3%,低於一月1.1%的增幅。

但事前市場預期的漲幅至少應有0.5%,甚至部分經濟學家認為實際數字應超過2%。

多空不明恐動搖投資信心

事實上,二月底阿根廷政府突然宣布換上新人主管CPI編纂事務,就曾引發該國統計局內部人員強烈反彈,約有四百名統計局人員在辦公大樓外聚集抗議,直斥這是組織內政變,並指控突如其來的人事異動恐怕是為方便季新尼政府「作帳」,以替今年十月的大選鋪路。季新尼政府當然也隨即反擊,指這些示威者行逕惡劣有如黑手黨,意圖以骯髒的抹黑手段影響十月選情。

季新尼政府挾四年政績換來了高民意支持度,一般認為今年十月應可輕鬆連任,但一分CPI報告不免讓人懷疑阿根廷經濟現況是否另有文章。阿根廷政府而言,這起事件的後續影響可大可小,畢竟有這麼多人質疑阿根廷國家統計局的可信度,的確很有可能動搖該國國民及外國投資的人投資信心。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