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源自中國,與唐盛於宋,卻在明朝式微。東瀛遣唐使奉派來中國,研習觀摩大邦的佛教文化,當時在寺廟裏盛行的抹茶文化,一併被他帶到日本,發揚光大,形成舉世矚目的茶道文化。不僅如此,以抹茶調味的加工食品,在市場商也慶受歡迎。
只適用於茶道表演的抹茶,製作嚴謹取得不易,相對價格也高昂;用以做為食品加工,則不敷成本。因而在市場所建的抹茶加工品,實際上是以茶粉製作完成。粉茶,是以綠茶烘乾研磨後,生產出的成品,一般俗稱為綠茶粉。
台灣生產的綠茶粉,在茶葉改良場的技術指導下,品質備受肯定,大量銷往日本做為糖果、餅幹、蛋糕、麵包、麵條、霜淇淋……等食品的最佳配料。愛茶亦愛咖啡的日本人,還流行喝抹茶咖啡(編按:將牛奶加入綠茶粉,調成抹茶牛奶,再加入咖啡中的新款喝法)。
抹茶咖啡今年成為日本新寵,重視咖啡也哈日的台灣,卻沒有跟上這波流行風。對它好奇的話,可到台北信義商圈的「遊茶奇香喫茶店」瞧瞧。
店主以自家精焙研磨出的綠茶粉,沖調出的抹茶咖啡,集茶香、奶香、咖啡香於一味。
與抹茶咖啡相較,珍珠奶茶真是唾手可得,它不但是台灣的庶民飲料,也象徵著台灣傳奇。
東南亞、北美洲、紐澳直至中國大陸,處處可見珍珠奶茶的身影,加了小圓子沖泡出來的這種奶茶,把想來可樂不離手的老外,也一一征服了。
珍珠奶茶(簡稱珍奶)好不好喝,關鍵首在沖茶用的紅茶品質。紅茶分產地也論等級,等級太差的紅茶,即使加入奶精、糖漿與冰塊,也產生不出茶奶衝撞出的濃鬱香氣。訪問賣珍奶的茶棧,目前多以錫蘭茶與越南茶為主。
顆顆晶瑩可愛、咬勁十足的大粉圓,讓珍珠奶茶比一般奶茶多了特色。
台灣早期配銼冰吃的白心小粉圓,是以地瓜粉製成;而珍珠奶茶專用的紅心粉圓,則是由木薯粉、天然膠加上紅糖做成。添加天然膠,是讓粉圓具備彈性,接觸冰塊後不易變硬。
台北長春市場不遠處的「松大茶行」,每天過了中午才開始賣珍珠奶茶。因為本身開茶行,對於紅茶的選用,感覺得出也較為用心。至於沖茶所用的奶精、糖漿,選用的也不是價廉的批發散裝品。
雖然不像一般奶茶小棧那般起眼,又有醒目標誌的松大茶行,卻是茶饕可以留步小歇的所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