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聚會的場合,無意中我分析了一家上市公司的營運狀況,我認為這家公司未來的發展看好。沒想到其中一個朋友竟真的就去買了這家公司的股票,從此以後我就不得安寧,他三不五時就問我,這家公司的進一步狀況如何?害我十分緊張,深怕害他賠了錢!
所幸這家上市公司十分爭氣,證明我的分析沒錯,這個朋友也真正賺了些錢,他表示要謝謝我,請我吃飯。我敬謝不敏,而且告誡自己,千萬不要再大嘴巴,沒事惹來一身麻煩。
對這個朋友,我從此不談任何事,因為我知道這個人不能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多話只會變成他「犯罪」的對象。
事後我跟另一位股市的業內友人談起這件事,他哈哈大笑,說我的這位朋友,完全不懂股市規矩。他說做股票的規矩是:每一個人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不能去打探消息,因為任何進一步的詢問,都會造成別人的緊張,對別人形成壓力。
這位股市行家進一步分析:不論聽到什麼消息,或者是明牌,都只能靜靜的聽,如果決定隨之進場買賣股票,也不要告訴別人:「我聽了你的話,買了什麼股票。」這句話隱含了壓力,隱含了別人要為你負這道義責任,會造成很大的不愉快。
最上道的投資人是自己負責。賺了錢,事後謝謝提供訊息的人;如果賠了錢,則雲淡風清,絕口不提,不要讓任何人知道,以免大家難堪。
聽到這種股票市場的潛規則,我不能不承認在股市這種高潮起伏、利益攸關的行業,果真有其成熟的一面。而「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更是每一個人都該養成的習慣。
問題是每個不肯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的人,大都渾然不自知。當有任何好事,或事情的結果與預期相符時,這種人通常會認為是自己的能力強,自己做了正確的決定,才會有好結果。但當事情不如預期時,他們就會說:「我是聽了你的建議……」「都是誰害我這樣做……」這種人會很「理性」的分析出,這些壞事都是因為別人的錯所造成的,他們自己都是別人錯誤的受害者。
這種不肯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的人數量非常多。能真正承認自己錯誤的人,則非常少。這些不愉快的經驗,讓我面對諮詢或被要求給建議時,通常三緘其口,佯做不知。因為開口之後,很可能要為別人的決定負道義責任,這是太沉重的壓力。
其實沒有人能不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不論是傷害或成果,都是當事人自己要面對。而所謂的不負責任,只不過是嘴巴上找個藉口,把責任賴給別人,好讓自己愉快一些罷了,這種有百害而無一益的事,只不過讓自己比較不難過而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