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利亞(Nigeria)總統歐巴桑喬(Olusegun Obasanjo)兩年前提出一項野心勃勃的計畫,宣示要在2020年之前將這個位於非洲本部的產油國家發展成為世界二十大經濟體之一,這就是所謂的「奈及利亞願景」(Nigeria Vision),又被稱為「奈及利亞2012020計一畫」(Nigeria 20—2020)
歐巴桑喬的願景乍聽之下似乎有點夜郎自大,但也並非完全空穴來風。根據美國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在其著名的「金磚四國報告」(BRICs Report)的預測,2025年時,全球二十大經濟體除了目前的七大工業國(G7),還將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這「金磚四國」,至於其他九國則是南韓、墨西哥、印尼、土耳其、伊朗、越南、巴基斯坦、菲律賓和奈及利亞。歐巴桑喬不過是計畫提早一年實現目標而已。
奈及利亞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of Nigeria)總裁查克烏瑪索魯多(Chukwuma Aoludo)指出,高盛公司當時的報告估算奈及利亞2005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為九百三十億美元,經濟成長率為5.1%,然而實際上,奈及利亞該年的GDP就已經達到一千零五十億美元,而且連續三年的平均經濟成長率為7.4%,「所以只要能夠保持目前的成長速度,我們絕對能夠在2020年之前達成目標。」
話雖如此,但是在聯合國的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中,奈及利亞在一百七十七個會員國中名列第一百五十九名,全國至少三分之二的人口,每天的生活費不到一美元。由於內戰、地理限制和基礎設施不足等因素,奈及利亞自從一九九一年之後就未曾舉行過人口普照查,當時人口總數為八千九百萬人,世界銀行(World Bank)估算該國目前人口約為一億三千二百萬人,人口成長率為2.4%。無論確實數字是多少,奈及利亞都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且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成長下去,到2025年時,該國人口將達到二億四千五百萬人。這個數字將構成經濟上的重大負擔。
政治腐敗為最大絆腳石
不過貧窮並不是奈及利亞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政治上的貪污腐敗才是最嚴重的問題。軍閥出身的歐巴桑喬正一九九九年取得國內多數派系軍頭的支持,當選總統,並且在2003的順利連任。在此八年之間,歐巴桑喬政府中的新貴和盟友之私人財富也開始迅速膨脹。
根據「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組織今年一月底所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占奈及利亞全國總預算半數以上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經費支出,有嚴重「濫用、浪費和交代不清」的現象。這些預算原本應該用於提供基本教育、公共衛生和基礎建設,但實際成果卻「嚴重失敗而令人驚訝」。
歐巴桑喬政府辯稱全國性的肅貪工作早已進行多年,然而實際執行卻因對象而有所差別。瑞佛斯州(Rivers State)由於盛產石油,是奈及利亞最重的貧富差距以致造成治安敗壞,民兵猖獗。但由於該州州長彼得,歐迪利(Peter Odili)是歐巴桑喬的重要政治盟友,因此沒有人去認真追究瑞佛斯州的種種問題,今年該州還從聯邦政府獲得十三億三千萬美元的補助。
天然資產優勢逐漸減少
另一方面,由於國際原油價格的飆漲,奈及利亞這兩年來的經濟狀況的確出現明顯進步,不但已清償外債,而且還可以吸引了大量的避險基金。雖然私人企業仍遭寡頭壟斷,但是私人部門的投資還是持續上升,奈元(Naira)的匯率和利率也保持堅挺。
奈及利亞最大的天然資產是石油和天然氣,目前已知的石油蘊藏量為三百四十億桶,可供連續開採五十年;五兆立方公尺,居世界第五位,可供開採六十年以上。
但由於國際間近年來發展替代能源的腳步日趨積極,奈及利亞大學研究所(Post Graduate School, University of Nigeria)院長山姆•歐可耶(Sam Okoye)因此提出警告,如果單憑石油收入就想達到「2020年擠進二十大經濟體」的願景,那將是非常不切實際而且危險的幻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