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3日星期三

1桌1公司 ,搶當「新電視媒體」

1桌1公司 搶當「新電視媒體」

YouTube的出現,帶動新一波網絡創業熱潮。
史丹佛校園裡。即將畢業的臺灣留學生林毅安,進入校園就業網絡,手指一按,十五個工作躍入眼前。「機會越來越多,」「但,我想創業。你看,這裡已經出了Yahoo!、Google,然後是YouTube……。」舊金山南市場(SOMA)區,洋溢追求夢想的蓬勃氣氛。這裡,曾因網絡泡沫一度蕭條,如今重新擠滿了新創立的網絡公司、酒吧與餐廳。「一發就像回到一九九八年,」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觀察。那一年,正是第一波網絡崛起的黃金時代。

走進舊金山一棟由荒廢倉庫改建的四樓辦公室,看約三十五歲的創投公司創辦人賀茲(Kevin E. Hartz)向我們解釋:「這裡有六家公司,每群桌子就代表一家公司!兩年前,YouTube也只有這麼大!」他們都想在這股熱潮裡,分一杯羹。賀茲拿著飛鏢瞄準靶心:「我也希望找到下一個YouTube!」 不只在美國西岸,在東方,模仿他們的追兵也不少。至去年十月底為止,中國模仿YOuTube的線上影音網絡站,至少一百五十家。

這些,都來自於飛速成長的網絡大餅。《時代》雜誌(Time)估計,即使網絡影音廣告只分到電視廣告十分之一預算,也是一年五十四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七百九十億元)的大市場。「到時候,我們會同情陳士駿和賀利只賣了十六億五千萬美元。」《時代》雜誌分析。

看到這個機會,媒體集團和軟體公司都動了起來。去年九月,微軟開始測試名為Soapbox的網絡影片分享服務,準備靠MSN的龐大用戶人口,建立巨大的影片分享平臺。

全世界營業額最大的媒體集團—新聞公司(News Corporation)也加入戰局,三月七日,美國新聞公司旗下的福斯互動媒體總裁拉文森(Peter Levinsohn)透露,新聞公司正在和其他的媒體公司談合作,準備創造能和YouTube一拚的新平臺。有人甚至已經替這個大家都跳下來淘金,YouTube下一步打算怎麼做?

第一步:

克服文化差異、版權問題

「YouTube現在正在快速全球化,」一位大陸大型網絡公司高階主管觀察。今年二月,陳士駿和創業夥伴賀利(Chad Hurley)展開亞洲之行,考察日本、韓國、大陸的市場,今年中,他們將推出日文、韓文版。此外,因為看上臺灣的寬頻普及率和媒體環境,YouTube將先進出繁體中文版,攻占臺灣市場後,再推簡體版。陳士駿透露,他今年五月將赴台親自了解臺灣市場。

想進入亞洲,YouTube必須學著適應亞洲使用者的特殊習慣,在美國,家用攝錄影機流行,加上學校從小就鼓勵上台報告自己的想法,上傳自己創作影片的概念,很容易被接受:但在亞洲,在部分人不見得願意自拍上傳。

從短片排行即可略知端倪:點進YouTube上的英語短片排行,最受歡迎的多半是網友的自拍內容;但是在中文熱門排行裡,幾乎所有最受歡迎的短片,都是電視節目的片段。YouTube要進亞洲,除了靠網友上傳,更需要內容供應的配合,這就牽涉到版權問題。

「YouTube未來還要克服文化差異,」一位Google大中華區的高階主管觀察。未來YouTube進軍亞洲,除了要解決版權問題,還將按網友的網絡位置(IP)判別觀眾來自哪裡,自動尋找適合他們的在地內容。

第二步:

搶攻一年十億的手機市場

此外,YouTube正在準備推出為手機設計的影音平臺服務。因為YouTube上分享的影片,多半是十分鐘以內的短片,無論是時間長度還是解析度,都符合手機的需求。

「手機上最適合的影片長度,是三十到四十秒的短片,」陳士駿分析,現在YouTube已經是供手機影片上傳的服務,「我們很有興趣做娛樂服務,做對所有人開放的平臺」。現在,你可以用手機上傳剛拍下的畫面,再轉寄給朋友分享,未來,你更可在車上點播網絡的趣味短片解悶。

今年二月,手機大廠諾基亞(Nokia)和伏得風(Vodafone)就同時宣布,將在手機裡內建YouTube的選項,手機業者稱這個概念為「行動Web2.0」,利用網絡的社群互動,打開全球一年十億的手機市場。

如何獲利則是擴張最重要的一步。

成為Google的子公司後,YouTube已經把Google的關鍵字廣告系統跟YouTube結合,現在你在YouTube上打關鍵字搜尋短片,旁邊就會跳出相關的網絡廣告。

第三步:

建立多贏新獲利模式

但是YouTube還有許多新獲利模式。陳士駿正考慮在網絡上賣有版權的電視劇或MTV,另一方面,YouTube跟電視公司達成協議,一旦有影片上傳,YouTube就能自動辨識這部影片是否為盜版影片,再讓電視公司決定要不要讓影片下架,如果電視公司決定保留,這部影片產生的廣告收入就由網站和電視公司均分。

即使是網友自創的影片,也有新的廣告模式出現。今年一月底,YouTube執行長賀利宣布要讓反有上傳影片的網友分紅,但可能的條件是,每段影片前要加上約三秒鐘的廣告,這個做法等於替每段分享上傳的影片標上價錢,YouTube的點播平臺就能像電視一樣按節目內容收費,不過媒體集團對於這個做法仍有意見。三月中,維康(viacom)充分YouTube提出侵權占訴,因此,解決法律爭議後,YouTube獲得模式才能無休真正底定。

YouTube動向已反映了他們的野心,它想成為越平台和國界的「新電視媒體」。「他們握有龐大的社群,其他人很難超越,」臺灣最大的影音網站webs-tv執行長陳銘蕘觀察。

今年中,YouTube就將登陸臺灣。往後,你將有越來越長的時間,看電視的時候,手裡握的不再是遙控器,而是滑鼠。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