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3日星期三

臺灣唯一「公平貿易」商店

一屏半小店 發揚尤努斯精神

以保障價格購買第三世界生產者的商品,是「公平貿易」的精神,當初開店時不被看好,如今卻繳出驕傲的成績單。

五月十二日是世界公平貿易日,全球七十個國家、三百多個團體,張貼起大大小小的海報——「孩子們要公平貿易」。

公平貿易的精神,是透過消費者多付一點點錢,以保障價格購買第三世界生產者的產品,沒有中間商及跨國企業從中剝削,讓錢直接進到第三世界農人的口袋,給孩子溫飽、送孩子上學。並堅持不用農藥、化肥、致癌性化學藥劑,不以犧牲農人和孩子的健康為代價。

這一次,臺灣沒有缺席。有一家小店默默響應世界公平貿易日,義賣尼泊爾堪禪姜哈茶莊的公平貿易有機紅茶,所以全數捐給這個海拔一千八百公尺高山上的貧窮茶鄉,幫助茶農子女上學去。這家躲在臺北市永康公園角落的地球樹小鋪(Earth tree),只有一五坪大小,卻是臺灣唯一一家公平貿易商店。

一年前,當店主王靖宜好不容易得到日本最大的公平貿易團體People Tree首肯,成為第一家海外經銷商,朋友都不看好,十個有九個沒聽過公平貿易,等到聽懂了,卻說:「靠人家的同情心,一定會賠!」沒先想到,這家專做冷門生意的小店,卻創造出月營收三十萬元。

原始顧客,現在在地球樹兼職的熊凱琳,卻喜歡所自己在博物館上班,她俏皮的導覽,從肯亞工匠的肥皂石犀牛,到介紹隔壁印度棉花農的有機棉T恤,再跳到一旁公平貿易巧克力,融合了波利維亞的可可粉。菲律賓的黑砂糖、巴西堅果的滋味,就像環游世界一樣,小小的店宛若一座地球村。

最大的敵人是殺價心態

但在臺灣推銷公平貿易病不容易,它最大的敵人不是搞單價,而是臺灣人殺價心態。
「為什麼孟加拉的東西還賣那么貴?」就曾有客人用一副很怕被占便宜的口氣說:「我告訴你,孟加拉一天工錢才兩塊錢!」這種時刻,熊凱琳認為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她輕輕提醒,一天兩塊錢夠不夠生活呢?對方不講話。

不過,公平貿易的商品並不是靠人們的同情心來做生意,他們在品質上也投注心血。這一季,People Tree結合日本《Vogue》雜志與國際知名設計師一起設計服飾,公平貿易開始步入時尚殿堂,他們也和德國勃肯鞋(Birkenstock)合作推出涼鞋,請孟加拉上去的婦女團體,在鞋面刺傷美麗的繡花。

當消費者獲得健康、安心的保障,第三世界的生產者也得到了永續經營的機會。每項商品的生產,都要在一年前預定,由People Tree的設計師把設計帶給當地人,並由客戶先支付一半款項,好讓第三世界的生產者能有錢去買種子、針線、布料等材料。「我們做的,跟得到諾貝爾的貧窮銀行家尤努斯是一樣的呀!」王靖宜笑得開心。

每一件公平貿易商品,都將消費者與生產者聯結在一起,王靖宜相信,好東西,自然吸引人。

没有评论: